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119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7
本申请公开一种传动机构,其包括第一外齿轮、第二外齿轮、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输出法兰、输出连接盘、输出连接装置、平衡盘和平衡连接装置。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将第一外齿轮与第二外齿轮相连接,并使得第一外齿轮与第二外齿轮能够相互独立地作行星运动的同时能同步旋转,以使得第一外齿轮的扭矩传递至第二外齿轮。输出连接装置将输出连接盘与第二外齿轮和输出法兰相连接,以使输出连接盘与第二外齿轮作同步旋转运动,从而将第二外齿轮的行星运动转换成输出法兰的旋转运动。本申请的传动机构具有较好的刚性,能够实现达到较大的承载能力,可以适用于较大的承载范围。此外,本申请的传动机构的传动精度高,装配难度较低。装配难度较低。装配难度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偏心传动机构大多采用结构相同的两片外齿轮,其分别布置在偏心量相等,偏心方向180
°
对称布置的偏心轴上,并且需要通过行星架输出两片外齿轮的转速和偏心扭矩,行星架穿过两片外齿轮。行星架占用传动机构的空间大,刚性差,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其包括外壳、偏心轴、第一外齿轮、第二外齿轮、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输出法兰、输出连接盘、输出连接装置、平衡盘和平衡连接装置。所述外壳具有内齿。所述偏心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偏心轴上设有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套设在所述第一偏心部和所述第二偏心部上,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外壳啮合传动。所述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外齿轮与所述第二外齿轮相连接,并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外齿轮与所述第二外齿轮能够相互独立地作行星运动的同时能同步旋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外齿轮的扭矩传递至所述第二外齿轮。所述输出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齿轮的与所述第一外齿轮相反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可以旋转,以输出动力。所述输出连接盘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齿轮和所述输出法兰之间,所述输出连接装置将所述输出连接盘与所述第二外齿轮和所述输出法兰相连接,以使得所述输出连接盘与所述第二外齿轮作同步旋转运动,从而将所述第二外齿轮的行星运动转换成所述输出法兰的旋转运动。所述平衡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齿轮的与所述第二外齿轮相反的一侧,所述平衡连接装置将所述平衡盘与所述第一外齿轮相连接,所述平衡盘与所述第一外齿轮同步旋转。
[0004]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输出连接盘和所述第二外齿轮形成第一同步旋转组件,所述平衡盘和所述第一外齿轮形成第二同步旋转组件,所述第一同步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二同步旋转组件在运动时达到动平衡。
[0005]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大体质量相同,所述输出连接盘和所述平衡盘大体质量相同。
[0006]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偏心轴带动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作行星运动,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外齿轮,所述第二外齿轮通过所述输出连接装置和所述输出连接盘带动所述输出法兰转动,以通过所述输出法兰输出动力。
[0007]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上互相配合的数个销、数个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销和所述孔之间的数个销套。
[0008]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平衡盘上设有平衡盘长孔,以套设在所述偏心轴上,所述平衡盘长孔的长度方向的孔壁包括相对于所述平衡盘的中心对称设置的一对直壁段,所述一对直壁段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平衡盘能够相对于偏心轴沿所述平衡盘长孔的长度方向运动。
[0009]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平衡盘上设有平衡盘长孔的直壁段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偏心轴的直径。
[0010]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平衡盘的与所述第一外齿轮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0011]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平衡盘与所述端盖之间没有连接。
[001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输出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组输出连接装置和第二组输出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输出连接装置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输出连接盘相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二外齿轮和所述输出连接盘之间能够产生相对直线运动且同步旋转。其中,所述第二组输出连接装置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输出法兰相连接,并使所述输出连接盘和所述输出法兰之间能够产生相对直线运动且同步旋转。其中,所述第一组输出连接装置为线性滑块机构或线性轴承机构,所述第二组输出连接装置为线性滑块机构或线性轴承机构。
[0013]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组输出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二组输出连接装置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二外齿轮和所述输出连接盘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输出连接盘和所述输出法兰之间的相对直线运动的方向相垂直。
[0014]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线性轴承机构由滑块、滑槽和设置在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之间的滚柱形成。
[0015]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平衡连接装置为线性滑块机构或线性轴承机构。
[0016]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外齿轮上设有与所述内齿相啮合的第一外齿,所述第二外齿轮上设有与所述内齿相啮合的第二外齿。
[0017]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机构,其包括外壳、偏心轴、第一外齿轮、第二外齿轮、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输出法兰、输出连接盘和输出连接装置。所述外壳具有内齿。所述偏心轴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偏心轴上设有第一偏心部和第二偏心部。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且套设在所述第一偏心部和所述第二偏心部上,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外壳啮合传动。所述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外齿轮与所述第二外齿轮相连接,并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外齿轮与所述第二外齿轮能够相互独立地作行星运动的同时能同步旋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外齿轮的扭矩传递至所述第二外齿轮。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上互相配合的数个销、数个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销和所述孔之间的数个销套。所述输出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齿轮的与所述第一外齿轮相反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可以旋转,以输出动力。所述输出连接盘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齿轮和所述输出法兰之间,所述输出连接装置将所述输出连接盘与所述第二外齿轮和所述输出法兰相连接,以使得所述输出连接盘与所述第二外齿轮作同步旋转运动,从而将所述第二外齿轮的行星运动转换成所述输出法兰的旋转运动。
[0018]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偏心轴带动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作行星运动,所述第一外齿轮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外齿轮,所述第二外齿轮通过所述输出连接装置和所述输出连接盘带动所述输出法兰转动,以通过所述输出法兰输出动力。
[0019]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传动机构,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上互相配合的数个销、数个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销和所述孔之间的数个销套。
[0020]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齿轮的与所述第二外齿轮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0021]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传动机构,所述输出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组输出连接装置和第二组输出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输出连接装置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输出连接盘相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二外齿轮和所述输出连接盘之间能够产生相对直线运动且同步旋转。其中,所述第二组输出连接装置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输出法兰相连接,并使所述输出连接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2),所述外壳(102)具有内齿(802);偏心轴(106),所述偏心轴(106)设置在所述外壳(102)内,所述偏心轴(106)上设有第一偏心部(212)和第二偏心部(214);第一外齿轮(114)和第二外齿轮(116),所述第一外齿轮和所述第二外齿轮(116)设置在所述外壳(102)内并且套设在所述第一偏心部(212)和所述第二偏心部(214)上,所述第一外齿轮(114)和所述第二外齿轮(116)与所述外壳(102)啮合传动;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所述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外齿轮(114)与所述第二外齿轮(116)相连接,并配置为使得所述第一外齿轮(114)与所述第二外齿轮(116)能够相互独立地作行星运动的同时能同步旋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外齿轮(114)的扭矩传递至所述第二外齿轮(116);输出法兰(108),所述输出法兰(108)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齿轮(116)的与所述第一外齿轮(114)相反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可以旋转,以输出动力;输出连接盘(122)和输出连接装置,所述输出连接盘(122)设置在所述第二外齿轮(116)和所述输出法兰(108)之间,所述输出连接装置将所述输出连接盘(122)与所述第二外齿轮(116)和所述输出法兰(108)相连接,以使得所述输出连接盘(122)与所述第二外齿轮(116)作同步旋转运动,从而将所述第二外齿轮(116)的行星运动转换成所述输出法兰(108)的旋转运动;以及平衡盘(124)和平衡连接装置,所述平衡盘(124)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齿轮(114)的与所述第二外齿轮(116)相反的一侧,所述平衡连接装置将所述平衡盘(124)与所述第一外齿轮(114)相连接,所述平衡盘(124)与所述第一外齿轮(114)同步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连接盘(122)和所述第二外齿轮(116)形成第一同步旋转组件,所述平衡盘(124)和所述第一外齿轮(114)形成第二同步旋转组件,所述第一同步旋转组件和所述第二同步旋转组件在运动时达到动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齿轮(114)和所述第二外齿轮(116)大体质量相同,所述输出连接盘(122)和所述平衡盘(124)大体质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106)带动所述第一外齿轮(114)和所述第二外齿轮(116)作行星运动,所述第一外齿轮(114)的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外齿轮(116),所述第二外齿轮(116)通过所述输出连接装置和所述输出连接盘(122)带动所述输出法兰(108)转动,以通过所述输出法兰(108)输出动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外齿轮同步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齿轮(114)和所述第二外齿轮(116)上互相配合的数个销、数个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销和所述孔之间的数个销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盘(124)上设有平衡盘长孔(742),以套设在所述偏心轴(106)上,所述平衡盘长孔(742)的长度方向的孔壁包括相对于所述平衡盘(124)的中心对称设置的一对直壁段
(744),所述一对直壁段(744)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平衡盘(124)能够相对于偏心轴(106)沿所述平衡盘长孔(742)的长度方向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盘(124)上设有平衡盘长孔(742)的直壁段(744)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所述偏心轴(106)的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104),所述端盖(104)设置在所述平衡盘(124)的与所述第一外齿轮(114)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外壳(102)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盘(124)与所述端盖(104)之间没有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组输出连接装置和第二组输出连接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输出连接装置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外齿轮(116)与所述输出连接盘(122)相连接,并使得所述第二外齿轮(116)和所述输出连接盘(122)之间能够产生相对直线运动且同步旋转;其中,所述第二组输出连接装置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外齿轮(116)与所述输出法兰(108)相连接,并使所述输出连接盘(122)和所述输出法兰(108)之间能够产生相对直线运动且同步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组输出连接装置为线性滑块机构或线性轴承机构,所述第二组输出连接装置为线性滑块机构或线性轴承机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输出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正富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瀚晟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