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027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型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种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整体均采用Q355钢材质,主横梁一的两端分别各连接有主横梁二,主横梁一的两端各分别对称连接有钢立柱,钢立柱的下端同轴连接有钢立柱标准节和钢立柱调整节,钢立柱调整节上设置有卸落块,钢立柱上在垂直方向上每隔5米设置横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大盖梁施工墩高20米及以上不稳定,安全性差,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安拆和精度调整,解决了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大盖梁施工的难题。的难题。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施工结构
,具体地说是一种一种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主要作用是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到下部结构。有桥桩直接连接盖梁的,也有桥桩接立柱后再连接盖梁的。
[0003]大盖梁施工时需要有支撑结构,现有技术中对于墩高20米及以上施工时,通常其稳定性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在临海滩涂地质时需要地基处理,额外增加成本;且支架无法整体转移,盖梁标高控制精度不高,刚度不足导致盖梁施工中有较大扰动影响施工效率,以及支架的安装拆除需要再高空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通过设置从上至下的支撑体系,并用钢管作为立柱和斜撑,以及卸落块设置在底部的方式,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安拆和精度调整,解决了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大盖梁施工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通过设置从上至下的支撑体系,并用钢管作为立柱和斜撑,以及卸落块设置在底部的方式,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安拆和精度调整,解决了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大盖梁施工的难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整体均采用Q355钢材质,主横梁一的两端分别各连接有主横梁二,主横梁一的两端各分别对称连接有钢立柱,钢立柱的下端同轴连接有钢立柱标准节和钢立柱调整节,钢立柱调整节上设置有卸落块,钢立柱上在垂直方向上每隔5米设置横连杆,钢立柱上位于横连杆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交叉连接的斜撑钢管三和斜撑钢管四,横连杆与钢立柱交接处通过三向法兰与斜撑钢管一的一端连接,斜撑钢管一的另一端与主横梁二连接,斜撑钢管一上与斜撑钢管二的一端连接,斜撑钢管二的另一端与钢立柱连接,卸落块包括上下承重结构和左右对称结构,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上下承重结构的调整范围为10~15cm。
[0007]斜撑钢管二与钢立柱连接的一端与斜撑钢管三和斜撑钢管四与钢立柱连接的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0008]主横梁二的外侧张拉平台下设置有与横梁二连接的张拉平台支架。
[0009]横连杆为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板和筋板的钢管,且钢管上等距分布有吊耳。
[0010]横连杆的钢管采用直径426,壁厚16mm材质钢管。
[0011]横连杆与钢立柱通过抱箍方式形成整体。
[0012]卸落块为精轧螺纹钢材质。
[0013]斜撑钢管一上与斜撑钢管二内部等距离分布有平联架。
[0014]钢立柱之间通过插销的方式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6]解决了墩高20米及以上大盖梁施工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解决了支架无法整体转移的问题,该体系安装完成后解决了盖梁支架安拆施工人员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问题,该体系卸落块设置于下部,减少了盖梁标高控制精确度不高的问题,该体系采用Q355钢材的主横梁解决了常见盖梁体系中刚度不足导致盖梁施工过程扰动的问题,该体系的出现解决了在临海滩涂地质需要地基处理的难题,结构牢固可靠,使用方便、稳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横连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卸落块结构一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卸落块结构二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为主横梁一,2为主横梁二,3为斜撑钢管一,4为斜撑钢管二,5为钢立柱,6为斜撑钢管三,7为斜撑钢管四,8为横连杆,9为卸落块,10为平联架,11为钢立柱标准节,12为钢立柱调整节,13为张拉平台支架,14为法兰板,15为筋板,16为钢管,17为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见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整体均采用Q355钢材质,主横梁一1的两端分别各连接有主横梁二2,主横梁一1的两端各分别对称连接有钢立柱5,钢立柱5的下端同轴连接有钢立柱标准节11和钢立柱调整节12,钢立柱调整节12上设置有卸落块9,钢立柱5上在垂直方向上每隔5米设置横连杆8,钢立柱5上位于横连杆8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交叉连接的斜撑钢管三6和斜撑钢管四7,横连杆8与钢立柱5交接处通过三向法兰与斜撑钢管一3的一端连接,斜撑钢管一3的另一端与主横梁二2连接,斜撑钢管一3上与斜撑钢管二4的一端连接,斜撑钢管二4的另一端与钢立柱5连接,卸落块9包括上下承重结构和左右对称结构,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上下承重结构的调整范围为10~15cm。
[0024]斜撑钢管二4与钢立柱5连接的一端与斜撑钢管三6和斜撑钢管四7与钢立柱5连接的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0025]主横梁二2的外侧张拉平台下设置有与横梁二2连接的张拉平台支架13。
[0026]横连杆8为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板14和筋板15的钢管16,且钢管16上等距分布有吊耳17。
[0027]横连杆8的钢管16采用直径426,壁厚16mm材质钢管。
[0028]横连杆8与钢立柱5通过抱箍方式形成整体。
[0029]卸落块9为精轧螺纹钢材质。
[0030]斜撑钢管一3上与斜撑钢管二4内部等距离分布有平联架10。
[0031]钢立柱5之间通过插销的方式连接。
[0032]本专利技术的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牢固可靠,使用方便,结构稳定,使用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体系,该体系可以在应对20m墩高以上的盖梁支架搭建时,采用横连杆8进行固结,
增加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0033]在盖梁支架悬挑受力点设置第一道横连杆8,后续横连杆8设置以第一道为参照,高度超过5m设置一道,横连杆8与钢立柱5间采用法兰盘连接,钢立柱5设置三向法兰盘接头。
[0034]横连杆8长度可根据实际桥梁墩柱间距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横连杆8长度设置8m,采用直径426壁厚16mm材质钢管进行加工,两端设置筋板法兰盘。
[0035]在33.05m悬挑大盖梁施工过程中,仅需调节下部4处卸落块9就可以快速对盖梁整体标高进行微调。
[0036]卸落块9由堆成的结构1、2组成,结构1采用上下方式承重式放置,结构2采用左右对称式设置,结构1与2间采用C42精轧螺纹钢双螺母进行固定,每个卸落块水平方向设置3根精轧螺纹钢、12个T40螺母进行连接固定,结构1的作用是上下承重调整支架的高度,可调整范围为15cm;
[0037]结构2的作用是固定结构1的具体高度,确保通过结构1承压至结构2利用精轧螺纹钢进行固结高度,形成受力传导体系至结构1底部一块构件与承台形成受力传导。
[0038]卸落块9的调节需要调节精轧螺纹钢螺母的间隔距离,进而调节结构1的高度,螺母间距离越近直至结构2间紧贴,卸落块9的调节高度最大,当螺母距离越远,直至结构1间紧贴,则卸落块9调节高度最小,仅保留卸落块9原始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整体均采用Q355钢材质,主横梁一(1)的两端分别各连接有主横梁二(2),所述主横梁一(1)的两端各分别对称连接有钢立柱(5),所述钢立柱(5)的下端同轴连接有钢立柱标准节(11)和钢立柱调整节(12),所述钢立柱调整节(12)上设置有卸落块(9),所述钢立柱(5)上在垂直方向上每隔5米设置横连杆(8),所述钢立柱(5)上位于所述横连杆(8)的上部分别设置有交叉连接的斜撑钢管三(6)和斜撑钢管四(7),所述横连杆(8)与所述钢立柱(5)交接处通过三向法兰与斜撑钢管一(3)的一端连接,所述斜撑钢管一(3)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横梁二(2)连接,所述斜撑钢管一(3)上与斜撑钢管二(4)的一端连接,所述斜撑钢管二(4)的另一端与所述钢立柱(5)连接,所述卸落块(9)包括上下承重结构和左右对称结构,之间采用螺栓固定,所述上下承重结构的调整范围为10~1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盖梁施工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钢管二(4)与所述钢立柱(5)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斜撑钢管三(6)和斜撑钢管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孝庆周敏李青云王伟代晋杰魏威孙鹏威唐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