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39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在工厂预制钢梁并运至现场,将钢梁安装于桥墩上;S2、将桥面板分为正弯矩区域、负弯矩区域以及两侧桥墩上方区域,在钢梁上铺设正弯矩区域以及两侧桥墩上方区域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养护,待桥面板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除模板;S3、在钢梁上铺设负弯矩区域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养护,待桥面板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除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域混凝土桥面板的抗裂性能,且在一次施工完成后,后续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混组合连续梁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国内外均有一定程度的应用,采用钢与PC混凝土组合连续梁体系不但有效降低了自重,增强连续梁桥的跨越能力,特别能够缩减跨越高速公路、铁路线路,对占道有时间要求的施工,使施工发生事故的风险减少,提高生产效率。虽然钢混组合梁结构体系具有诸多有点,但也存在不利因素:由于中间桥墩处为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被支座上顶导致其两侧的混凝土桥面板向下弯曲,造成该出混凝土桥面板容易开裂,长久以往会造成内部钢筋的锈蚀,影响钢混组合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能有效提高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域混凝土桥面板的抗裂性能,且在一次施工完成后,后续操作方便。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此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根据设计图纸,在工厂预制钢梁并运至现场,将钢梁安装于桥墩上;
[0006]S2、将桥面板分为正弯矩区域、负弯矩区域以及两侧桥墩上方区域,在钢梁上铺设正弯矩区域以及两侧桥墩上方区域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养护,待桥面板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除模板;
[0007]S3、在钢梁上铺设负弯矩区域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养护,待桥面板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除模板。
[0008]优选的是,所述S1中桥墩上安装有支座,将钢梁吊装安装于所述支座上。
[0009]优选的是,所述正弯矩区域为两桥墩之间的中间部位,所述负弯矩区域为中间桥墩上方及两侧区域。
[0010]优选的是,所述S2中,在正弯矩区域的钢梁上焊接剪力钉,通过混凝土浇筑,将其浇筑于正弯矩区域的混凝土桥面板中。
[0011]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3中负弯矩区域的桥面板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筋笼和取代底部钢筋的拉力组件;所述钢筋笼设置于拉力组件上方,之后通过混凝土浇筑为一个整体;
[0012]所述拉力组件包括主传动钢杆、若干从动蜗杆、橡胶套和钢套;
[0013]所述主传动钢杆沿横桥向延伸且位于负弯矩区域的桥面板底部,所述主动传动钢杆上间隔设置多个齿轮;多个蜗杆与多个齿轮一一对应啮合,所述蜗杆沿纵桥向延伸,所述钢套包括上钢套和下钢套,所述蜗杆两端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固定于下钢套上,所述蜗杆上间隔设置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缠绕于所述蜗杆上,所述上钢套罩设并固定于下钢套上,通
过钢套将主传动钢杆和从动蜗杆与桥面板的混凝土隔离,所述上钢套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通过橡胶套与钢筋笼的底部钢筋连接,所述钢丝绳与钢筋笼的底部固定,所述钢套位于主传动钢杆的一端以及主传动钢杆延伸出负弯矩区域的桥面板,主动传动钢杆的延伸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其转动。
[0014]优选的是,位于中间部位的桥墩支座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钢梁与支座之间的作用力,所述压力传感器、驱动装置均与PLC控制器连接;
[0015]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为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所述PLC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转动,通过从动蜗杆转动收紧钢丝绳至设定拉力。
[0016]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能有效提高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域混凝土桥面板的抗裂性能,且在一次施工完成后,后续操作方便。
[0017]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负弯矩区域的受力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桥面板的受力,在负弯矩区域的混凝土桥面板内预埋拉力组件,当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大于设定阈值时,通过驱动装置和传动组件对钢丝绳进行缠绕,钢丝绳在缠绕于从动蜗杆上时,使钢筋笼向下受力,从而通过钢筋笼向下的力抵消支座上顶的传力,减少混凝土的受力,从而达到抗裂的目的。
[001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钢混组合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负弯矩区域的桥面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拉力组件俯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钢梁,2桥墩,3支座,4正弯矩区域桥面板,5负弯矩区域桥面板,6钢筋笼,7钢丝绳,8齿轮,9主传动钢杆,10从动蜗杆,11橡胶套,12下钢套,13驱动装置,14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26]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根据设计图纸,在工厂预制钢梁1并运至现场,将钢梁1安装于桥墩2上;
[0028]S2、将桥面板分为正弯矩区域桥面板4、负弯矩区域桥面板5以及两侧桥墩2上方区域,在钢梁1上铺设正弯矩区域以及两侧桥墩2上方区域模板,两侧桥墩2上方区域可以和该
侧的正弯矩区域一起搭设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养护,待桥面板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除模板;
[0029]S3、在钢梁1上铺设负弯矩区域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养护,待桥面板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除模板。
[0030]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S1中桥墩2上安装有支座3,将钢梁1吊装安装于所述支座3上。
[0031]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正弯矩区域为两桥墩2之间的中间部位,所述负弯矩区域为中间桥墩2上方及两侧区域。
[0032]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S2中,在正弯矩区域的钢梁1上焊接剪力钉,通过混凝土浇筑,将其浇筑于正弯矩区域的混凝土桥面板中。
[0033]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
[0034]所述步骤S3中负弯矩区域的桥面板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筋笼6和取代底部钢筋的拉力组件;所述钢筋笼6设置于拉力组件上方,之后通过混凝土浇筑为一个整体,钢筋笼6在绑扎时底部形成一个凹型槽,用于容纳拉力组件;
[0035]所述拉力组件包括主传动钢杆9、若干从动蜗杆10、橡胶套11和钢套;
[0036]所述主传动钢杆9沿横桥向延伸且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设计图纸,在工厂预制钢梁并运至现场,将钢梁安装于桥墩上;S2、将桥面板分为正弯矩区域、负弯矩区域以及两侧桥墩上方区域,在钢梁上铺设正弯矩区域以及两侧桥墩上方区域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养护,待桥面板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除模板;S3、在钢梁上铺设负弯矩区域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养护,待桥面板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除模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桥墩上安装有支座,将钢梁吊装安装于所述支座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弯矩区域为两桥墩之间的中间部位,所述负弯矩区域为中间桥墩上方及两侧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正弯矩区域的钢梁上焊接剪力钉,通过混凝土浇筑,将其浇筑于正弯矩区域的混凝土桥面板中。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梁匝道桥的抗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负弯矩区域的桥面板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筋笼和取代底部钢筋的拉力组件;所述钢筋笼设置于拉力组件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义华殷爱国张致玮高兵刘亮邹明郭炜欣刘世忠王隽夫周辉王伦敦徐亮周拥文冯耀鹏陈圳浩宋伟付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