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46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光源、导光元件、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及第三棱镜片。光源用以发出照明光束,导光元件配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第一棱镜片配置于导光元件上,且包括多个第一棱镜,其中每一第一棱镜的第一顶角朝向导光元件。第二棱镜片配置于第一棱镜片上方,且包括多个第二棱镜,其中每一第二棱镜的第二顶角朝向导光元件。第三棱镜片配置于第二棱镜片上方,且包括多个第三棱镜,其中每一第三棱镜的第三顶角朝向远离导光元件的方向。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亦被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具有准直出光的功效。有准直出光的功效。有准直出光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光源模块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显示器的领域中,液晶显示器已成为常见的主流显示器之一。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现有的背光模块的主要元件包括基本光源、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以及两张棱镜片等,其中两张互相垂直的棱镜片,其作用在于限制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使得大部分的光线在全视角半高宽25
°


25
°
的范围内出光,以达到集光增亮的效果。
[0003]然而,在实际使用上,针对单人使用或隐私性需求较高的显示器,背光模块只需要提供足够的正向亮度,满足使用者的观看需求即可,具有较大的可视角度将会造成不必要的能耗。现有技术可以使用逆棱镜片替换,使其在防窥方向上的出射光线控制在半高宽20
°
以内,以达到准直出光的需求。但逆棱镜片的棱镜结构需制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斜率的斜面以达到光学的需求,如此导致结构设计复杂且制作工艺较高,使得逆棱镜片的成本远高于一般泛用的棱镜片。此外,逆棱镜片仅能在与垂直入射光源方向的视角有较明显的收敛(半高宽例如为20
°
),在平行视角的半高宽仍然较大(半高宽例如为60
°
)。
[0004]“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专利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可对出射光在水平与垂直视角两个方向都进行收敛,使出射光朝向特定的视角聚集,以达到准直出光的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可对出射光在水平与垂直视角两个方向都进行收敛,使出射光朝向特定的视角聚集,以达到显示装置的隐私需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8]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光源、导光元件、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及第三棱镜片。光源用以发出照明光束,导光元件配置于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第一棱镜片配置于导光元件上,且包括多个第一棱镜,其中每一第一棱镜的第一顶角朝向导光元件,且每一第一棱镜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棱镜片配置于第一棱镜片上方,且包括多个第二棱镜,其中每一第二棱镜的第二顶角朝向导光元件,每一第二棱镜沿着第二方向延伸,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大于75
°
且小于105
°
。第三棱镜片配置于第二棱镜片上方,且包括多个第三棱镜,其中每一第三棱镜的第三顶角朝向远离导光元件的方向,且每一第三棱镜沿着第三方向延伸,且第三方向与第一方
向的夹角小于15
°

[0009]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块及一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的上方。
[0010]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中,采用了棱镜的顶角朝向导光元件的第一棱镜片与第二棱镜片,采用了棱镜的顶角朝向远离导光元件的方向的第三棱镜片,第一棱镜片的棱镜延伸方向与第二棱镜片的棱镜延伸方向大于75
°
且小于105
°
,且第三棱镜片的棱镜延伸方向与第一棱镜片的棱镜延伸方向小于15
°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可对出射光在水平与垂直视角两个方向都进行收敛,使出射光朝向特定的视角聚集,以达到准直出光的需求,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因而可达到防窥的效果,以符合隐私需求。
[0011]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1B为图1A的背光模块沿着第一方向D1切开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4]图2A为图1A中的第一棱镜片沿着第二方向D2切开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2B为图1A中的第二棱镜片沿着第一方向D1切开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2C为图1A中的第三棱镜片沿着第二方向D2切开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A为图1B之照明光束从导光元件的出光面出射时所形成的光斑图。
[0018]图3B为图1B之照明光束在通过第一棱镜片后所形成的光斑图。
[0019]图3C为图1B之照明光束在通过第二棱镜片后所形成的光斑图。
[0020]图3D为图1B之照明光束在通过第三棱镜片后所形成的光斑图。
[0021]图4是图1A的背光模块分别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视角的光强度分布图。
[0022]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中的第一棱镜片、其下方的导光元件与光源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上视示意图。
[0023]图5B为图5A的背光模块中的第二棱镜片及其下方的导光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0024]图5C为图5A的背光模块中的第三棱镜片及其下方的导光元件的上视示意图。
[0025]图6为图1A至图2C之背光模块在不同的第二棱镜的顶角大小θ2下的辉度变化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8是图7的背光模块分别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视角的光强度分布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或第三棱镜片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10A与图11A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两实施例的背光模块中的第二棱镜片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10B为图10A的第二棱镜片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11B为图11A的第二棱镜片的剖面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列表
[0035]100、100a、100d、210:背光模块
[0036]110:光源
[0037]112:照明光束
[0038]120、120d:导光元件
[0039]121:光学微结构
[0040]122:出光面
[0041]124:底面
[0042]126:入光面
[0043]130、130a:第一棱镜片
[0044]131:第一顶角
[0045]132、132a:第一棱镜
[0046]140、140a、140b、140c:第二棱镜片
[0047]141、141b、141c:第二顶角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包括光源、导光元件、第一棱镜片、第二棱镜片及第三棱镜片,其中所述光源用以发出照明光束;所述导光元件配置于所述照明光束的传递路径上;所述第一棱镜片配置于所述导光元件上,且包括多个第一棱镜,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棱镜中的每一个的第一顶角朝向所述导光元件,且所述多个第一棱镜中的每一个沿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棱镜片配置于所述第一棱镜片上方,且包括多个第二棱镜,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棱镜中的每一个的第二顶角朝向所述导光元件,所述多个第二棱镜中的每一个沿着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大于75
°
且小于105
°
;以及所述第三棱镜片配置于所述第二棱镜片上方,且包括多个第三棱镜,其中所述多个第三棱镜中的每一个的第三顶角朝向远离所述导光元件的方向,且所述多个第三棱镜中的每一个沿着第三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的夹角小于1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片、所述第二棱镜片与所述第三棱镜片满足160
°
≦θ1+θ3≦200
°
、θ2<θ1及θ2<θ3,且56
°
≦θ2≦62
°
,其中θ1为所述第一顶角的角度大小,θ2为所述第二顶角的角度大小,且θ3为所述第三顶角的角度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棱镜片的出光面、背对所述第一棱镜片的底面及连接所述出光面与所述底面的入光面,所述入光面朝向所述光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入光面的夹角落在80
°
至100
°
的范围内,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皆平行于所述出光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在垂直于所述出光面的厚度随着远离所述入光面而递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棱镜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第二棱镜沿着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玮邱文彦翁兆泓刘明达杨越峰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扬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