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9346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S1、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进行模具设计;S2、材料选取:根据产品特点以及使用要求进行模具制造所需材料的选取;S3、样品制造:通过将设计好的3D模型导入3D打印设备,通过3D打印设备将产品打印出上、下模具样品。本申请通过3D打印技术将设计好的模具生产出上、下模具样品,通过粘土分别将上、下模具样品进行倒模,将倒模后的粘土烘干固化后,将融化的材料浇筑在粘土中,由于粘土能够将上、下模具样品中的型腔以及其他设计的孔、槽相关特征进行倒模,大大减少了模具生产步骤,从而提高了产生效率。从而提高了产生效率。从而提高了产生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制造
,具体为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袋的绿色高能电池,具有高电压、高比能量、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众多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电动车等行业,原电池中有正极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接的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负极相接的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现有技术中采用阴阳极片与电池连接,阴阳极片由金属制成,在阴阳极片的生产中需要使用模具成型。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14393751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制备方法、模具及轨道车辆连接件,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工艺设计;S2:模具设计制造,根据S1设计的形状对模具主体进行加工以及非主体模具部分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模具主体加工,采用立体光固化成型法对模具主体进行加工并在其分型面加工成敞开式;S2.2:模具主体硬化,将加工成的模具主体放入紫外线烘箱进行硬化:S2.3:模具主体粗打磨;S2.4:模具主体细打磨;S2.5:对非主体模具和型板进行加工;S3:模具组装,将模具进行组装;S3.1:非主体模具与模具主体安装;S3.2:型板与模具主体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模具制备效率,减少开发周期,而且减少光敏树脂用量,降低了模具制备成本。
[0004]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在制备时,往往需要经过设计、选材、加工、装配等操作,而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铣床、切割机、车床等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打孔、切割等操作,使得模具的制备耗费大量的时间,使得模具的制备效率较低,现提出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具有模具制备效率较高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0007]S1、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进行模具设计;
[0008]S2、材料选取:根据产品特点以及使用要求进行模具制造所需材料的选取;
[0009]S3、样品制造:通过将设计好的3D模型导入3D打印设备,通过3D打印设备将产品打印出上、下模具样品;
[0010]S4、粘土上、下模具的制备:取两个相同规格的容器,分别将容器内表面均匀涂抹防粘剂,将粘土平铺至容器内部,将上表层粘土均匀涂抹防粘剂,分别将上、下模具样品竖直插入粘土后将粘土表面抹平,将粘土烘干并从容器中取出;
[0011]S5、模具铸造:将选取好的材料加热融化至液态,将融化后的材料分别浇筑在粘土上、下模具中,待其冷却固化成型;
[0012]S6、模具打磨:对固化后的模具进行打磨抛光;
[0013]S7、模具装配:将上、下模具使用金属部件进行装配;
[0014]S8、试模:将产品的制作材料加入模具型腔内部进行冷却成型,检查生产处的产品是否达标;
[0015]S9、若达标则能够投入生产,若不达标,则需对模具进行重新调整生产。
[0016]优选的,所述模具设计包括绘图与3D模型的构建,所述绘图方式为手绘、平面绘图软件(例如CAD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3D模型的构建使用3D建模软件,所述3D建模软件为UG、Pro/E、CAD、3D Max、Solidworks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优选的,所述材料选取包括但不限于钢铁、铜、铝合金、锰、铁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优选的,所述样品制造中打印出的样品与设计模具尺寸比例为一比一,所述样品表面光滑无毛刺,所述上、下模具样品由硬质塑料制成。
[0019]优选的,所述粘土上、下模具的制备需要分别将上、下样品模具的型腔一侧紧贴粘土,且上、下样品模具的另一侧与粘土表面水平,所述烘干需要放置恒温箱二十四小时,再放置于烘箱低温烘干二十四小时至四十八小时。
[0020]优选的,所述模具铸造需要对粘土上、下模具进行预加热,所述模具打磨需要对型腔进行适度打磨且打磨后表面粗糙度Rn为0.2~0.4μm。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申请通过3D打印技术将设计好的模具生产出上、下模具样品,通过粘土分别将上、下模具样品进行倒模,将倒模后的粘土烘干固化后,将融化的材料浇筑在粘土中,由于粘土能够将上、下模具样品中的型腔以及其他设计的孔、槽相关特征进行倒模,能够生产与模具样品尺寸相同的模具,大大减少了模具生产步骤,从而提高了产生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
[0027]S1、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进行模具设计;
[0028]S2、材料选取:根据产品特点以及使用要求进行模具制造所需材料的选取;
[0029]S3、样品制造:通过将设计好的3D模型导入3D打印设备,通过3D打印设备将产品打印出上、下模具样品;
[0030]S4、粘土上、下模具的制备:取两个相同规格的容器,分别将容器内表面均匀涂抹防粘剂,将粘土平铺至容器内部,将上表层粘土均匀涂抹防粘剂,分别将上、下模具样品竖
直插入粘土后将粘土表面抹平,将粘土烘干并从容器中取出;
[0031]S5、模具铸造:将选取好的材料加热融化至液态,将融化后的材料分别浇筑在粘土上、下模具中,待其冷却固化成型;
[0032]S6、模具打磨:对固化后的模具进行打磨抛光;
[0033]S7、模具装配:将上、下模具使用金属部件进行装配;
[0034]S8、试模:将产品的制作材料加入模具型腔内部进行冷却成型,检查生产处的产品是否达标;
[0035]S9、达标,投入生产。
[0036]通过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进行模具设计,能够通过将设计好的3D模型导入3D打印设备,通过3D打印设备将产品打印出上、下模具样品,取两个相同规格的容器,分别将容器内表面均匀涂抹防粘剂,将粘土平铺至容器内部,将上表层粘土均匀涂抹防粘剂,分别将上、下模具样品竖直插入粘土后将粘土表面抹平,将粘土烘干并从容器中取出,通过防粘剂能够便于脱模,将选取好的材料加热融化至液态,将融化后的材料分别浇筑在粘土上、下模具中,待其冷却固化成型,并对其打磨抛光,从而能够生产出所需模具。
[0037]其中,模具设计包括绘图与3D模型的构建,绘图方式为手绘、平面绘图软件(例如CAD等)中的一种或几种,3D模型的构建使用3D建模软件,3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操作步骤如下:S1、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尺寸、形状进行模具设计;S2、材料选取:根据产品特点以及使用要求进行模具制造所需材料的选取;S3、样品制造:通过将设计好的3D模型导入3D打印设备,通过3D打印设备将产品打印出上、下模具样品;S4、粘土上、下模具的制备:取两个相同规格的容器,分别将容器内表面均匀涂抹防粘剂,将粘土平铺至容器内部,将上表层粘土均匀涂抹防粘剂,分别将上、下模具样品竖直插入粘土后将粘土表面抹平,将粘土烘干并从容器中取出;S5、模具铸造:将选取好的材料加热融化至液态,将融化后的材料分别浇筑在粘土上、下模具中,待其冷却固化成型;S6、模具打磨:对固化后的模具进行打磨抛光;S7、模具装配:将上、下模具使用金属部件进行装配;S8、试模:将产品的制作材料加入模具型腔内部进行冷却成型,检查生产处的产品是否达标;S9、若达标则能够投入生产,若不达标,则需对模具进行重新调整生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阴阳极模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设计包括绘图与3D模型的构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平方先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勖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