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9055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设于管道压力出口上方的阻热管;阻热管包括采用低导热金属制成的阻热管本体以及与阻热管上、下端口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下接头,下接头与管道压力出口连接,压力传感器装设在阻热管的上接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管本体设置在接头的一侧且具有一个位于其上端口上方的最高点,阻热管本体的最高点与上、下端口之间管段的同管段上任意两点之间具有同坡向的单向泄水坡度。阻热管本体上无冷凝水滞留点,当阻热管本体内有冷凝水析出时,冷凝回流至被测量管道中或存积在压力传感器与对应的管段之间,消除水锤现象,确保压力传感器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力检测设备,具体是一种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测量蒸汽或其他高温介质的压力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采用相应的隔热 及压力缓冲保护装置,为防过热高温介质直接与传感器直接接触,避免压力传感器在高温 环境中工作,压力传感器应通过低导热金属阻热管和管道连在一起,管道压力通过阻热管 传至压力传感器。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现有阻热管本体40’为卧式螺旋管,其下端通 过下接头42’连接被测量管道1压力出口,压力传感器3装设在阻热管本体的上接头41’ 端口中,压力传感器3通过信号线5连接表头2。这种采用卧式螺旋管制成的阻热管存在的 不足是当压力检测停止,阻热管内会有冷凝水析出,并存积在阻热管的下半圈螺旋段中而 形成积水,再次开始检测后,螺旋段中的积水在高速推动下产生水锤现象而直接冲击压力 传感器的受力膜片,水锤现象发生的压力升高值可能为正常压力的数十倍,直接造成压力 传感器的损坏,因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卧式螺旋型压力阻热管容易产生水锤现象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温蒸汽压 力检测保护装置,以消除水锤现象,确保设备检测运行安全,延长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设于管道压力出口上方的阻 热管;阻热管包括采用低导热金属制成的阻热管本体以及与阻热管上、下端口固定连接在 一起的上、下接头,下接头与管道压力出口连接,压力传感器装设在阻热管的上接头中;其 特征在于所述阻热管本体设置在接头的一侧且具有一个位于其上端口上方的最高点,阻 热管本体的最高点与上、下端口之间管段的同管段上任意两点之间具有同坡向的单向泄水 坡度。进一步,上述阻热管本体的上、下端口分别固定在上、下接头的侧壁上,阻热管本 体上、下端口对应处的上、下接头侧壁上对应设有贯通阻热管本体的连接孔。该阻热管大体 呈倒U形的弧形管。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阻热管本体的最高点与其上、下端口之间分别采用同 坡向单向泄水坡度的管段,阻热管本体上无冷凝水滞留点,当阻热管内有冷凝水析出时,冷 凝水在自重作用下回流至被测量管道中或存积在压力传感器与对应的管段之间,消除水锤 现象,保护压力传感器的安全,确保设备检测稳定可靠,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高温蒸汽压力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阻热管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3和图4。一种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主要包括被测量管道1、表头 2、用于检测流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3和阻热管4,数据处理装置2通过安装座固定在被测量 管道上,压力传感器3通过信号线5连接表头2。参照图3至图5。阻热管4采用低导热金属材料制成,包括阻热管本体40以及固 定焊接在阻热管本体40两端的上、下接头41、42 ;阻热管本体40的下端通过下接头42连 接被测量管道1的压力出口,压力传感器3装设在阻热管本体的上接头41中。参照图3至图5。阻热管本体40大体呈倒U形的弧形管,阻热管本体40设置在接 头的一侧且最高点位于其上端口的上方;阻热管本体40的上、下端口分别固定在上、下接 头41、42的侧壁上,阻热管本体40上、下端口对应处的上、下接头41、42侧壁上对应设有贯 通阻热管本体的连接孔。阻热管本体40的最高点与上、下端口之间管段的同管段上任意两 点之间具有同坡向的单向泄水坡度,在阻热管本体40上、下端口之间的整个管段上无冷凝 水滞留点,杜绝水锤现象。管道1内的高温蒸汽压力依次通过管道1压力出口、下接头42 连接孔、阻热管本体40、上接头41连接孔传至压力传感器3。参照图3、图5。在上、下接头41、42的相对面中部固接有加强柱43,该加强柱43 与上、下接头41、42 —体成型,以提高阻热管4的结构强度,避免压力传感器因流体压力变 化而发生抖动,保护压力传感器3的安全和工作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 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 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设于管道压力出口上方的阻热管;阻热管包括采用低导热金属制成的阻热管本体以及与阻热管上、下端口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下接头,下接头与管道压力出口连接,压力传感器装设在阻热管的上接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管本体设置在接头的一侧且具有一个位于其上端口上方的最高点,阻热管本体的最高点与上、下端口之间管段的同管段上任意两点之间具有同坡向的单向泄水坡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管本体 的上、下端口分别固定在上、下接头的侧壁上,阻热管本体上、下端口对应处的上、下接头侧 壁上对应设有贯通阻热管的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接头的 相对面之间固接有加强柱。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 热管大体呈倒U形的弧形管。专利摘要一种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设于管道压力出口上方的阻热管;阻热管包括采用低导热金属制成的阻热管本体以及与阻热管上、下端口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下接头,下接头与管道压力出口连接,压力传感器装设在阻热管的上接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管本体设置在接头的一侧且具有一个位于其上端口上方的最高点,阻热管本体的最高点与上、下端口之间管段的同管段上任意两点之间具有同坡向的单向泄水坡度。阻热管本体上无冷凝水滞留点,当阻热管本体内有冷凝水析出时,冷凝回流至被测量管道中或存积在压力传感器与对应的管段之间,消除水锤现象,确保压力传感器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文档编号G01L19/06GK201637536SQ201020111450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杨志宏, 梁鲁林, 潘荣辉 申请人:泉州日新流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蒸汽压力检测保护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设于管道压力出口上方的阻热管;阻热管包括采用低导热金属制成的阻热管本体以及与阻热管上、下端口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上、下接头,下接头与管道压力出口连接,压力传感器装设在阻热管的上接头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热管本体设置在接头的一侧且具有一个位于其上端口上方的最高点,阻热管本体的最高点与上、下端口之间管段的同管段上任意两点之间具有同坡向的单向泄水坡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鲁林潘荣辉杨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日新流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