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缓释载体和缓释滴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49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缓释载体和缓释滴丸,该缓释载体包含油相芯层、含第一高分子物质的中层及含第二高分子物质的外层,其中,外层和中层之间有微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缓释载体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层滴丸结构难以达到理想的定向结肠缓释效果的问题,该缓释滴丸对待释放物质的包埋率好、存活率高,耐胃酸和胆盐效果好,能够定向在结肠中停留和缓释,稳定性优异,制备工艺安全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生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益生菌缓释载体和缓释滴丸


[0001]本技术涉及保健品领域,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益生菌缓释载体和缓释滴丸。

技术介绍

[0002]缓释滴丸应用于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缓释滴丸具备多种优点,最为突出的是缓释滴丸的包埋作用能够防止敏感物质化学和物理降解,能够使相互接触会不利的物质分离,能够掩盖物质的原有气味、颜色或味道,能够控制物质的分散性,且能够防止被包封物质被破坏。
[0003]益生菌作为一类益生功能成分,其功能作用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科学研究也逐渐揭开益生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机制。常规益生菌产品以粉剂、片剂、胶囊剂为主,一方面无法达到很好的肠溶效果,导致益生菌在胃酸中破坏,另一方面没有很好的肠道停留能力,使得益生菌在肠道中过早释放或过晚释放。
[0004]为了解决益生菌肠溶缓释问题,益生菌缓释滴丸作为一种开发方向,但现有益生菌缓释滴丸存在以下问题:单层益生菌滴丸不能耐受胃酸,不能保证滴丸内部益生菌活着到达肠道,因此目前多采用双层或三层滴丸。例如,专利CN201711334957.X公开了一种双层益生菌滴丸,其设置了耐胃酸层和芯层,然而,耐胃酸层进入小肠后即崩解,在小肠处释放益生菌,使得胆盐敏感型益生菌被胆盐所灭活,不能保证胆盐敏感型益生菌的活性;又如,专利CN201880063102.4公开了一种由非氢化油脂构成的三层结构胶囊,其设置外层(耐胃酸层)、中层(保护层)和益生菌芯层,然而普通的三层结构胶囊,外层脱落时易带走中层结构,难以达到理想的定向结肠缓释效果;专利CN202111098705.8公开了一种胃肠道控释型益生菌珠,其为三层滴丸,采用固态油相材料作为中层。但固态油相在肠道内会软化并被小肠胆汁所分解,无法保证完全避免胆汁对芯层益生菌的杀伤。
[0005]因此,仍需进一步开发新的益生菌缓释载体和缓释滴丸,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缓释载体及应用该缓释载体的缓释滴丸,该缓释载体具有三层结构,在外层和中层之间有特定的微孔结构,从而保证外层脱落时可与中层完全剥离开,而不影响中层结构的完整性,进而有利于缓释滴丸中益生菌的定向缓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层滴丸结构难以达到理想的定向结肠缓释效果的问题。采用该缓释载体的缓释滴丸,其待释放物质的包埋率好、存活率高,耐胃酸和胆盐效果好,定向在结肠中停留和缓释,稳定性优异,制备工艺安全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缓释载体,如图1所示,包含:油相芯层100、
中层102以及外层104,其中,外层和中层之间有微孔结构103,其中微孔结构103的放大示意图见图2。
[0009]根据本技术,所述外层也称为耐胃酸层,所述中层也可称为保护层。现有技术中的三层缓释载体结构在进入体内作用时,外层脱落时易带走中层结构,难以达到理想的定向结肠缓释效果。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在外层和中层之间设定微孔结构,可以保证外层脱落时与中层完全剥离开,而不影响中层结构的完整性,进而有利于缓释滴丸中益生菌的定向缓释。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上述缓释载体还可以包括下列附加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之一: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层分散有第一高分子物质。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层分散有第二高分子物质。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缓释载体的外层还分散有酸。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层还含分散有碳酸盐。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微孔结构为纳米微气孔。根据本技术,该纳米微气孔可更好地实现外层与中层剥离,从而保证外层完全脱落而不影响中层。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酸包括硫酸、盐酸、醋酸、磷酸或乳酸。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外层的pH值为2.5~3.0,例如2.5、2.6、2.8、3.0等。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碳酸盐包括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锌、碳酸铁或碳酸钡。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碳酸盐优选为纳米级碳酸盐颗粒,所述纳米级碳酸盐颗粒的粒径为200nm~600nm,例如,200nm、250nm、300nm、310nm、400nm、500nm、600nm。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碳酸盐为碳酸钙,优选为碳酸钙颗粒,更优选粒径为300nm~600nm的碳酸钙颗粒。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高分子物质选自卡拉胶、结冷胶或果胶,优选为结冷胶,例如低酰基结冷胶。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前述的第二高分子物质包括明胶、琼脂、结冷胶或卡拉胶果胶。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高分子物质包括明胶。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明胶包括小肠溶明胶蛋白,更优选地,所述小肠溶明胶蛋白的分子量为23

33kDa。使用23

33kDa的小肠溶明胶蛋白,可有效提高滴丸的耐胃酸效果,阻止滴丸结构被胃酸中的酶液所破坏,并保证滴丸进入小肠后外层迅速脱落,暴露出中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高分子物质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是具有较好的耐胃酸效果的可食用或者药用的高分子即可。
[00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层还分散有益生菌。
[002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益生菌包括吸附结肠的益生菌。
[002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吸附结肠的益生菌包括对结肠细胞吸附率不低于12cfu/cell的益生菌。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益生菌的活性不低于10

20亿个/g。
[00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益生菌包括乳杆菌。
[003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乳杆菌包括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或植物乳杆菌。上述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都具有吸附结肠黏膜的特异性。
[003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层中分散的益生菌、第一高分子物质及碳酸盐的质量比包括(4~11):(1~3):(0.1~0.5),例如,4:1:0.1、5:2:0.4、10:1.5:0.3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使得所上述中层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耐胃酸效果,所述中层中分散的益生菌、第一高分子物质及碳酸盐的质量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0032]根据本技术,通过在中层中添加吸附结肠的益生菌菌体,能够使中层具备吸附结肠黏膜的效果,从而延缓滴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油相芯层;中层;及外层;其中,所述外层和中层之间有微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分散有第一高分子物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分散有第二高分子物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益生菌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还分散有酸,所述中层还分散有碳酸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益生菌缓释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盐为纳米碳酸盐颗粒。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松梁文孙文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