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806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组件,包括有滤清器组件、压力阀组件以及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滤清器组件包括有滤清器上盖、堵盖、接地片、接线柱、滤芯组件以及滤清杯,接线柱穿过接地片圆孔,再压入滤清器上盖的接地台阶孔内,滤芯组件为空心圆柱状,安装在滤清杯壳体内,滤清器上盖设置在滤清杯上方,通过旋铆压装工艺连接,再将堵盖压入滤清器上盖对应孔位,完成管路密封,所述的滤清器组件与钢丝卡扣、压力阀组件、油泵组件相互装配,保证了燃油管路的供给。该滤清器上盖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成型周期短,通用性极强,尺寸易控制,塑性变性高,满足生产装配需求,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低,易上手,易返工,产品合格率高。品合格率高。品合格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燃油泵支架总成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燃油滤清器,是为了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油耗和环境污染,滤除发动机燃油系统中的有害颗粒和水分,以保护缸套、活塞环等,减少磨损,避免堵塞的装置。现有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0003]滤芯组件与滤清上盖连接处密封不良,继而导致从滤清杯内的进油口处进入的燃油就会有一部分不经过滤芯组件过滤而经出油口直接输入至发动机,由于燃油中存在微粒杂质容易堵塞喷油嘴,同时对发动机磨损较大,导致发动机不工作影响其使用寿命。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出油管路简单,压力阀泄压稳定,工作无异响,整体结构紧凑,密封性好的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该滤清器上盖构紧凑、设计合理,成型周期短,通用性极强,尺寸易控制,塑性变性高,满足生产装配需求,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低,易上手,易返工,产品合格率高,满足产品的工作性能要求。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由滤清器上盖、堵盖、接地片、接线柱、滤芯组件、滤清杯等零部件组成滤清器组件,接线柱穿过接地片圆孔,再压入滤清器上盖的接地台阶孔内,按照需求提供接地功能;滤芯组件为空心圆柱状,安装在滤清杯壳体内,滤清器上盖设置在滤清杯上方,通过旋铆压装工艺连接,再将堵盖压入滤清器上盖对应孔位,完成管路密封。所述的滤清器组件与钢丝卡扣、压力阀组件、油泵组件相互装配,保证了燃油管路的供给。滤清器组件压入油泵组件,油泵组件的两侧卡扣与滤清器上盖的对应卡槽相互锁定,同时油泵组件的油嘴与滤清器上盖进油口配合进行限位;将压力阀组件的进油端与十字筋对准滤清器组件对应的安装位置压入,再安装钢丝卡扣,保证压力阀组件与滤清器组件安装牢固,压力阀结构可对管路燃油压力调整加压。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滤清器组件自身结构互为不可拆卸装配方式,滤清器组件与油泵组件、压力阀组件之间为相互可拆卸装配方式,管路密封可靠。
[0007]为了保证滤清器组件自身的密封牢固,滤清器上盖的旋铆焊接口为两个中空圆柱,中空圆柱分为外圆柱和位于外圆柱内的内圆柱,外圆柱和内圆柱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外圆柱和内圆柱均加工成型有拔模斜度,外圆柱适配滤清杯口径呈过盈配合,内圆柱适配滤芯组件设计的对接头呈过盈配合,最后通过旋铆压装工艺连接,保证管路密封、连接强度高。
[0008]为了滤清器上盖与接线柱连接可靠,密封性能好,具有接地功能。滤清器上盖设置
接地台阶,接地台阶孔与接线柱三段树杉型倒扣过盈配合,防止接线柱脱落以及保证管路密封性能,开口处设有工艺斜角结构方便安装,安装后接地片抵住滤芯组件进行接地;同时在接地台阶两侧设置限位筋,限位筋内侧宽度与接地片宽度呈间隙配合,方便安装,限制接地片旋转,防止工作过程中接地片旋转落空,导致接地功能失效的问题。
[0009]优选的,因模具设计问题,滤清器上盖进油管与出油管各由一根模具芯支插入,芯支插入口为通孔结构,但在设计上此处应为堵孔结构,此时管路需要外部零部件压装达到管路密封效果。使用堵盖压入滤清器上盖对应孔位,开口处设有工艺圆角结构方便安装,堵盖外径与滤清器上盖的管道通孔内径呈过盈配合,完成管路密封,模具设计简单,物料成本低。
[0010]为了滤清器组件与油泵组件之间为相互可拆卸装配方式。滤清器组件压入油泵组件,装配到位后油泵组件的两侧卡扣与滤清器上盖的对应卡槽相互锁定,限制油泵组件向下掉落以及大角度的转动,油泵组件最大外径与滤清器上盖的安装孔内径呈间隙配合,方便安装,安装孔设有工艺斜角结构方便安装;同时油泵组件的油嘴O型密封圈外径与滤清器上盖的进油口内径过盈配合保证管路密封,进油口设有工艺斜角结构方便安装;滤清器上盖的进油口抵住油泵组件限制油泵组件向上移动,滤清卡槽到进油口的距离与油泵卡扣到油泵抵住面的距离呈间隙配合,方便安装。拆卸更换油泵组件时,使用工具将滤清器上盖两侧卡槽向外撬动,即可将油泵组件向下推动取出,方便快捷,易安装、维修。
[0011]为了滤清器组件与压力阀组件之间为相互可拆卸装配方式。通过压力阀组件的阀座进油管与十字筋对准滤清器上盖对应的滤清密封管、方形限位板压入,阀座进油管上的O型密封圈最大外径与滤清密封管内径为过盈配合,保证压力阀组件与滤清器组件的管路密封性能,十字筋与方向限位板为间隙配合,十字筋端口设有工艺倒角方便安装,阀座进油管、十字筋与滤清器组件的双重配合有效防止压力阀塑料座在工作过程中的晃动及其转动;压力阀组件装配到位后,将钢丝卡扣对准压力阀组件的阀座限位卡槽以及滤清器组件的滤清限位卡槽,推压到位完成锁定,即可限制了压力阀组件的各个方向位移,保证压力阀组件与滤清器组件安装牢固,防止压力阀组件在工作过程中脱落,钢丝卡扣与阀座限位卡槽宽度、滤清限位卡槽宽度均呈间隙配合。拆卸更换压力阀组件时,使用工具将钢丝卡扣拆卸取下,即可将压力阀组件向下推动取出,方便快捷,易安装、维修,在生产装配、维修更换时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低、易上手、易反工。
[0012]优选的,所述的滤清器上盖设置一处线束卡钩,方便线束的整理。
[0013]优选的,所述滤清器上盖的材料为POM共聚甲醛材料,具有良好的尺寸成型稳定性,较高的表面硬度,自润滑性、摩擦性和出色的电绝缘性。可耐甲醇汽油、乙醇汽油、普通汽油等多种常规的燃油介质,在高温下保持相当的化学稳定性。
[0014]对本方案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1.滤清器组件自身结构互为不可拆卸装配方式,滤清器组件与油泵组件、压力阀组件之间为相互可拆卸装配方式,管路密封可靠。
[0016]2.保证滤清器组件自身的密封牢固,滤清器上盖的旋铆焊接口为两个中空圆柱,中空圆柱分为外圆柱和位于外圆柱内的内圆柱,外圆柱和内圆柱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外圆柱和内圆柱均加工成型有拔模斜度,外圆柱外径φ48.9mm适配滤清杯口径φ49.4mm呈过盈配合,内圆柱内径φ12.9mm适配滤芯组件设计的对接头φ13mm呈过盈配合,最后通过旋铆
压装工艺连接,保证管路密封、连接强度高。
[0017]3.滤清器上盖与接线柱连接可靠,密封性能好,具有接地功能。滤清器上盖设置接地台阶,接地台阶孔φ2.8mm与接线柱三段树杉型倒扣φ3.1mm过盈配合,防止接线柱脱落以及保证管路密封性能,开口处设有工艺斜角结构方便安装,安装后接地片抵住滤芯组件进行接地;同时在接地台阶两侧设置限位筋,限位筋内侧宽度5.6mm与接地片宽度5.3mm呈间隙配合,方便安装,限制接地片旋转,防止工作过程中接地片旋转落空,导致接地功能失效的问题。
[0018]4.因模具设计问题,滤清器上盖进油管与出油管各由一根模具芯支插入,芯支插入口为通孔结构,但在设计上此处应为堵孔结构,此时管路需要外部零部件压装达到管路密封效果。使用堵盖压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组件,包括有滤清器组件、压力阀组件以及油泵组件,其特征在于:滤清器组件包括有滤清器上盖、堵盖、接地片、接线柱、滤芯组件以及滤清杯,接线柱穿过接地片圆孔,再压入滤清器上盖的接地台阶孔内,滤芯组件为空心圆柱状,安装在滤清杯壳体内,滤清器上盖设置在滤清杯上方,通过旋铆压装工艺连接,再将堵盖压入滤清器上盖对应孔位,完成管路密封,所述的滤清器组件与钢丝卡扣、压力阀组件、油泵组件相互装配,保证了燃油管路的供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滤清器组件与油泵组件、压力阀组件之间为相互可拆卸装配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滤清器上盖的旋铆焊接口为两个中空圆柱,中空圆柱分为外圆柱和位于外圆柱内的内圆柱,外圆柱和内圆柱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外圆柱和内圆柱均加工成型有拔模斜度,外圆柱适配滤清杯口径呈过盈配合,内圆柱适配滤芯组件设计的对接头呈过盈配合,最后通过旋铆压装工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燃油泵支架总成滤清器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接地台阶的安装孔与接线柱设计的三段树杉型倒扣过盈配合,防止接线柱脱落以及保证管路密封性能,同时在接地台阶两侧设置限位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陆叶俊豪黄美元陈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睿峰电喷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