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674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化系统。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吸附设备、第一输送设备、解析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所述吸附设备内装有用于吸附烟气的活性焦,用于吸附烟气并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通过第一输送设备输送至解析设备中,并将净化后的烟气排出;所述解析设备用于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焦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的活性焦通过第二输送设备输送至吸附设备进行再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化系统是一种成套工业装置,在净化烟尘的装置能力,净化效果,设备结构,节能降耗,生产控制等方面达到完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化系 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烟气净化主要以湿法为主,在消耗大量原水和石灰石的同时,生成脱硫 石膏。在西北富煤缺水地区,水资源成为在无水地区电厂烟气净化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电厂 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在石灰石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土石、粉尘、废气、废水、噪 声及地震波等,不但造成了水土的流失,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成的脱硫石膏采用抛 弃的处理方法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脱硫石膏会渗入土地、农田后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从而 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寻求既可以大型化、不耗水、不产生二次污染,又能回收硫资源的净化烟气 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其中活性焦干法脱硫就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应用活性焦、活性焦进行烟气净化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早期技术研究和应用主 要集中在德国、日本和美国。随着活性焦净化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各个国家都形成了具有自 己特色的烟气净化技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德国的BF法、Reinluft法、Lurgi法;日 本的日立法、住友法;美国的Westraco法。随着研究的深入,活性焦以良好的吸附性、加工 性、再生稳定性等优点,逐渐占据了碳法净化的主导地位。目前国外已有规模为180X 104m3/ h的活性焦脱硫装置,其表现出的问题是由于采用错流吸附技术,导致烟气分布不良,吸附 不均勻,活性焦利用率低;而且设备利用率低、维护量大;与我国目前需要净化的电厂装机 容量比,规模不够大。国内的活性焦脱硫技术起步较晚,多以中试装置和小型应用为主。普遍存在着以 下问题处理能力偏小,开车周期短,设备结构复杂,活性焦消耗量大,运行成本高,无法适 应大规模烟气处理的需要和市场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国内的活性焦脱硫技术多以中试装置和小型应用为主,且存在处 理能力偏小,开车周期短,设备结构复杂,活性焦消耗量大,运行成本高,无法适应大规模烟 气处理的需要和市场的推广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化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 化系统包括吸附设备、第一输送设备、解析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所述吸附设备内装有用于 吸附烟气的活性焦,用于吸附烟气并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通过第一输送设备输送至解析设 备中,并将净化后的烟气排出;所述解析设备用于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焦进行再生,并将再生 后的活性焦通过第二输送设备输送至吸附设备进行再利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化系统是一种 成套工业装置,在净化烟尘的装置能力,净化效果,设备结构,节能降耗,生产控制等方面达到完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吸附设备包括净化前烟气进气口、净化后烟气出气口、氨气进气口、 第一进料缓冲仓、布料器、第一烟气均布器、第二烟气均布器、收料器、脱氮吸附层、脱硫吸 附层和卸料缓冲仓;所述净化前烟气进气口、净化后烟气出气口和氨气进气口均位于吸附 设备的同一侧面上,所述净化烟气进气口位于第二烟气均布器的下方,所述净化后烟气出 气口位于脱氮吸附层的上方,所述氨气进气口位于脱氮吸附层和脱硫吸附层之间;所述第 一进料缓冲仓位于吸附设备的左上方,其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 ;所述布料器设置 于脱氮吸附层的上方并可在脱氮吸附层的上方做来回运动;所述第一烟气均布器设置于脱 氮吸附层的下方并设置于脱硫吸附层的上方;所述脱硫吸附层设置于第一烟气均布器的下 方并设置于第二烟气均布器的上方;所述收料器设置于第二烟气均布器的下方并可在第二 烟气均布器的下方做来回运动;所述卸料缓冲仓位于吸附设备的右下方,其包括第二进料 口和第二出料口。进一步,所述第一烟气均布器包括多个第一烟气均布器单元,所述第一烟气均布 器单元为漏斗形状,其中漏斗的进料口位于脱氮吸附层下方,脱硫吸附层位于漏斗的出料 口的下方。进一步,所述第二烟气均布器包括多个第二烟气均布器单元,所述第二烟气均布 器单元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组成,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并倾斜设置,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上开口和下开口,且上开口的大小大于下开口的大小,所述 第三侧板倾斜设置并与第一侧板相连接形成盛放活性焦的空间,所述第三侧板和第二侧板 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烟气与活性焦对流口。进一步,所述解析设备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的进料层、加热解析层、冷却层和出料层;所述进料层是由第二进料缓冲仓与进料锁气仓组成,进料锁气仓设置在第二进料缓 冲仓上方;在进料锁气仓上方还设有物料储存仓;在所述第二进料锁气仓上设有空气排放 口和惰性气体入口 ;所述加热解析层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漏斗装置和气体循环加热装置,气 体循环加热装置是连接于第一漏斗装置上的出气口和进气口之间的加热管,所述出气口连 接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与排气阀相连通,循环风机还与换热器相连通,换热器与进气口相 连接,在所述的进气口和换热器之间还设有流量分配阀;所述冷却层包括至少一层第二漏 斗装置,在第二漏斗装置上方设有物料冷却区;所述出料层由下料缓冲仓和下料锁气仓组 成,下料缓冲仓设置在所述冷却层的第一漏斗装置的下方并与冷却层连通,下料锁气仓设 置在所述下料缓冲仓的下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烟气均布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解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活性焦吸附原理活性焦吸附是使烟气通过吸附层时,烟气中的S02、N0x、02被吸附在活性焦孔隙中, 烟尘被挡在活性焦层内。活性焦脱硫过程以吸附催化氧化过程为主,不单是常规活性焦的 简单物理吸附还具有化学吸附功能,在有氧气和水蒸汽存在的条件下,SO2在活性焦内表面 转化为吸附态的H2SO4,其化学反应式如下SO2+1/202+H20 = (H2SO4)*Γ表示吸附态,下同)在吸附塔上层通入NH3,此时活性焦作为脱硝催化剂,以活性焦空隙表面上的含 氮、氧官能团作为活性基团,进行催化还原反应Ν0+ΝΗ3+1/402 — Ν2+3/2Η20N0+NHx0-AC — N2+H20+0H_ACAC 活性焦活性焦除了对SO2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外,对HF、HCl的吸附效率达到50%以上, 对灰尘的吸附效率达到70%以上,对SO3的吸附能力则更高,还有对烟气中的重金属离子具 有较强的吸附能力。HgO — HgO*Hg+H2S04* — HgSO4*HgCl — HgCl*Hg+l/202 — HgO* HgCl2 — HgCl2*Hg0*+H2S04* — HgSO4*图1为本技术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吸附设备2、第一输送设备31、解析设备4和第二输送设备32 ;所述吸附设 备2内装有用于吸附烟气的活性焦,用于吸附烟气并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通过第一输送设备 31输送至解析设备4中,并将净化后的烟气排出;所述解析设备4用于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焦 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的活性焦通过第二输送设备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活性焦对流吸附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系统包括吸附设备、第一输送设备、解析设备和第二输送设备;所述吸附设备内装有用于吸附烟气的活性焦,用于吸附烟气并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焦通过第一输送设备输送至解析设备中,并将净化后的烟气排出;所述解析设备用于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焦进行再生,并将再生后的活性焦通过第二输送设备输送至吸附设备进行再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开元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