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横向力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620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轨横向力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轮对与钢轨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响应数据;所述动态响应数据包括轴箱加速度数据、构架加速度数据、轮轨接触半径差数据;根据轮对受力情况建立轮轨垂向力辨识模型、轮轨横向力辨识模型及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轴箱加速度数据、构架加速度数据及轮轨垂向力辨识模型,确定轮轨垂向力;根据轮轨接触半径差数据及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轮轨接触角;根据轮轨垂向力、轮轨接触角及轮轨横向力辨识模型确定轮轨横向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轮轨横向力的评估、对轮轨相互作用状态的精确评估及对线路状态的辅助评判。对线路状态的辅助评判。对线路状态的辅助评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轨横向力确定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工务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轮轨横向力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0003]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轨道交通的重要特征,轮轨之间的作用力是衡量铁路运行安全的基本参数。因此,如何对高铁运行中轮轨力进行监测并基于监测数据对轨道

车辆系统进行状态评判是高铁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轮轨作用力同振动加速度一样,受行车速度、车辆和轨道状态等影响。同时测力轮对的制作过程、周期、运用比较复杂,当采用测力轮对测量时,还需要专门的标定装置,安装维护也比较复杂。因此现有技术只有少数轨检车安装测力轮对设备,仅在情况比较复杂,用于对轨道不平顺影响确认。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更容易的方式获得轮轨力,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高速铁路的检测能力,直接的从轮轨力方面进行安全评判。
[0004]现有技术中对于轮轨力的评估辨识方法很多,例如基于车辆轮轨力的辨识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轨横向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轮对与钢轨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响应数据;所述动态响应数据包括轴箱加速度数据、构架加速度数据、轮轨接触半径差数据;根据轮对受力情况建立轮轨垂向力辨识模型、轮轨横向力辨识模型及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轴箱加速度数据、构架加速度数据及轮轨垂向力辨识模型,确定轮轨垂向力;根据轮轨接触半径差数据及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轮轨接触角;根据轮轨垂向力、轮轨接触角及轮轨横向力辨识模型确定轮轨横向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轮轨接触半径差数据及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轮轨接触角,包括:根据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轮轨接触半径差与轮对相对于钢轨的横向位移LDWR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轮轨接触半径差数据、及轮轨接触半径差与LDWR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LDWR数据;根据动力学仿真模型确定轮轨接触角与LDWR之间的变化关系;根据LDWR数据、及轮轨接触角与LDWR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轮轨接触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动态响应数据确定轮对静平衡力数据及轮轨横向蠕滑力数据;根据轮轨垂向力、轮轨接触角及轮轨横向力辨识模型确定轮轨横向力之后,还包括:根据轮对静平衡力数据及轮轨横向蠕滑力数据对轮轨横向力进行修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动态响应数据确定轮轨横向蠕滑力数据,包括:根据动态响应数据确定横向蠕滑率及自旋蠕滑率;根据横向蠕滑率及自旋蠕滑率确定轮轨横向蠕滑力数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轮对受力情况建立轮轨垂向力辨识模型、轮轨横向力辨识模型及动力学仿真模型,包括:利用编程软件根据轮对受力情况建立轮轨垂向力辨识模型、轮轨横向力辨识模型及动力学仿真模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轨垂向力、轮轨接触角及轮轨横向力利用编程软件确定。7.一种轮轨横向力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轮对与钢轨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响应数据;所述动态响应数据包括轴箱加速度数据、构架加速度数据、轮轨接触半径差数据;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迪孙善超杨飞牛留斌田新宇李红艳马良德梁志明支洋杨静静刘丰收祖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