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74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及其生产工艺,该PVC人造革其包括采用压延工艺复合成一体的面层、底层和衬布层,底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S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尤其是一种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人造革是一种外观、手感似皮革并可代替其使用的塑料制品,通常以织物为底基,涂覆合成树脂及各种塑料添加制成。PVC人造革,中文名称为聚氯乙烯人造革,通常包括面层、衬布层和底层,具有动物皮的质感,同时具有耐刮、耐磨、耐酸、耐碱、防水、强度好、使用寿命长等优异的性能,逐渐取代PU人造革,在各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PVC人造革要达到一定的柔软程度,必须大量的加入低分子增塑剂,因低分子量的增塑剂容易受温度、压力及接触介质的影响而迁移到革面,造成革面发粘、污染、革变硬而导致使用性能下降。而且,在压延法生产PVC人造革的过程中,发泡是高温发泡,而高温烘箱温度是靠锅炉来提供供热的,所以发泡温度的高低,决定了锅炉升温的最高温度;高温发泡容易导致诸如增塑剂等含有细小分子的组分挥发,造成热损耗,使得各组分有效利用率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发泡产量。此外,现有PVC人造革的发泡层通常是在发泡工段才能形成细小泡核,所需发泡温度高,发泡速率慢,形成的泡孔存在细密性及均匀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提供一种组分比例合理,便于提高塑化温度和发泡温度的一致性,以及提高泡孔的细密性及均匀性的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并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易的压延法生产PVC人造革的生产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其包括采用压延工艺复合成一体的面层、底层和衬布层;
[0007]所述底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0008][0009][0010]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0011][0012]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其包括采用压延工艺复合成一体的面层、底层和衬布层;
[0013]所述底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0014][0015]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0016][0017]作为优选,所述环保增塑剂为对苯二甲酸二辛脂。
[0018]作为优选,所述重质碳酸钙的细度为400

500目;轻质碳酸钙的细度为1000

1250目。
[0019]作为优选,所述加工助剂为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
[0020]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1]本专利技术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是先根据底层的各组分重量份数制备底层,并与衬布层进行压延贴合,收大卷并冷却定型,得到一级半成品,再根据面层的各组分重量份数制备面层,并与一级半成品的底层进行压延贴合,收大卷,得到二级半成品,然后将二级半成品送入具有阶梯温度设置功能的烘箱中,烘箱的7个温控区从进口到出口依序设置温度为170℃、180℃、190℃、190℃、190℃、180℃和140℃,以发泡速率30m/min以及相同的塑化温度和发泡温度进行塑化和发泡,冷却定型后,对面层表面进行压纹定型和表面处理,切边,收大卷,得到PVC人造革。
[0022]作为优选,一级半成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1)根据底层的各组分重量份数,称取SG

5型聚氯乙烯树脂、环保增塑剂、重质碳酸钙、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钡锌稳定剂、粉体整泡剂、AC发泡剂、加工助剂和环保色饼;
[0024]1.2)将SG

5型聚氯乙烯树脂、环保增塑剂和重质碳酸钙同时投入至高速混料机中,在温度50

55℃下进行搅拌混合均匀,逐渐升温至100

110℃后,加入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钡锌稳定剂、粉体整泡剂和AC发泡剂,继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0025]1.3)将步骤1.2)中的混合料加入密炼机,同时加入加工助剂和环保色饼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40

145℃,形成块状物料;
[0026]1.4)步骤1.3)中的块状物料温度在155

165℃时进行放料,进入开炼工段以预塑化温度170

180℃进行预塑化,再通过传送带将块状物料传送到四辊压延机进行压延;
[0027]1.5)四辊压延机将步骤1.4)中预塑化的块状物料均匀涂布到衬布上,控制压延温度为180

190℃,以使压延工段形成具有泡核的底层与衬布层相贴合,收大卷并冷却定型,得到一级半成品。
[0028]作为优选,二级半成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2.1)根据面层的各组分重量份数,称取SG

3型聚氯乙烯树脂、环保增塑剂、轻质碳酸钙、液体钡锌稳定剂、加工助剂和环保色饼;
[0030]2.2)将SG

3型聚氯乙烯树脂、环保增塑剂和轻质碳酸钙同时投入至高速混料机中,在温度50

55℃下进行搅拌混合均匀,逐渐升温至100

110℃后,加入液体钡锌稳定剂,继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0031]2.3)将步骤2.2)中的混合料加入密炼机,同时加入加工助剂和环保色饼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140

145℃,形成块状物料;
[0032]2.4)步骤2.3)中的块状物料温度在155

165℃时进行放料,进入开炼工段以预塑化温度170

180℃进行预塑化,再通过传送带将块状物料传送到四辊压延机进行压延;
[0033]2.5)四辊压延机将步骤2.4)中预塑化的块状物料均匀涂布到一级半成品的底层上,控制压延温度为180

190℃,以使压延工段形成的面层与一级半成品的底层相贴合,收大卷,得到二级半成品。
[0034]作为优选,烘箱中的塑化温度和发泡温度均为190℃。
[003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本专利技术在底层上添加的改性纳米氧化锌为食品级,能够促进AC发泡剂进行低温发泡,从而降低发泡温度,同时兼具稳定剂的作用。同时由于添加的加工助剂属于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该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粉体流动性,促进了块状物料的预塑化,使得烘
箱中的塑化温度能够降低,以使塑化温度和AC发泡剂的发泡温度在同一温度下同时进行,确保塑化温度和发泡温度的一致性,使其在底层发泡形成的泡孔更加细密和均匀。
[0037]本专利技术通过对PVC人造革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进行合理设定,并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科学控制,使其在压延工段中即可形成针尖大小的泡核,相比现有PVC人造革采用传统生产工艺只能在烘箱的发泡工段才能形成的细小泡核可以提前到压延工段形成,能够将烘箱中发泡温度降低20℃以上,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采用压延工艺复合成一体的面层、底层和衬布层;所述底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所述面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增塑剂为对苯二甲酸二辛脂。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质碳酸钙的细度为400

500目;轻质碳酸钙的细度为1000

125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剂为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是先根据底层的各组分重量份数制备底层,并与衬布层进行压延贴合,收大卷并冷却定型,得到一级半成品,再根据面层的各组分重量份数制备面层,并与一级半成品的底层进行压延贴合,收大卷,得到二级半成品,然后将二级半成品送入具有阶梯温度设置功能的烘箱中,烘箱的7个温控区从进口到出口依序设置温度为170℃、180℃、190℃、190℃、190℃、180℃和140℃,以发泡速率30m/min以及相同的塑化温度和发泡温度进行塑化和发泡,冷却定型后,对面层表面进行压纹定型和表面处理,切边,收大卷,得到PVC人造革。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延法生产的PVC人造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一级半成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根据底层的各组分重量份数,称取SG

5型聚氯乙烯树脂、环保增塑剂、重质碳酸钙、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钡锌稳定剂、粉体整泡剂、AC发泡剂、加工助剂和环保色饼;1.2)将SG

5型聚氯乙烯树脂、环保增塑剂和重质碳酸钙同时投入至高速混料机中,在温度50

55℃下进行搅拌混合均匀,逐渐升温至100

110℃后,加入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钡锌稳定剂、粉体整泡剂和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义田学峰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路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