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570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8
本申请涉及液态硅橡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包括包括按重量份计的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硅橡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荧光液态硅橡胶具有优良的弹性高、可塑性和耐候性等特点,同时还结合了荧光材料的荧光效应。荧光液态硅橡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装饰品,如手环、项链、鞋带、钥匙扣等。这些装饰品在白天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在黑暗的环境下就会发出明亮的荧光效果,极具视觉冲击力,非常适合夜间或低光环境下使用。
[0003]目前,荧光液态硅橡胶在服饰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并且正在不断拓展。例如,有一些品牌的鞋子上采用了荧光液态硅橡胶制成的标志,使其在夜间非常显眼;有一些运动品牌也将荧光液态硅橡胶用于制作运动配件,如跑步臂带、自行车灯等。
[0004]液态硅橡胶本身耐磨性较差,作为衣物表面图案容易发生磨损、剥落,影响衣物的美观度,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添加助剂的方式来增强液态硅橡胶的耐磨性能,但同时液态硅橡胶本身的粘附性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液态硅橡胶在提高耐磨度时粘附性下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荧光液态硅橡胶。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荧光液态硅橡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荧光液态硅橡胶,包括按重量份计的100

15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

20份交联剂、5

10份稀释剂、30

50份改性硅粉和1

10份荧光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主要的基础材料,硅粉表面经过改性处理后具有更好的亲和力,能够更好地与硅橡胶分子进行结合。改性硅粉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微纳米级别的孔隙结构,这些特点使得硅橡胶分子能够更加容易地填充到改性硅粉的表面和孔隙中,从而形成更加紧密的结合,提高了液态硅橡胶的粘附性和耐磨能力。
[0008]可选的,包括按重量份计的1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份交联剂、8份稀释剂、40份改性硅粉和8份荧光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各组分之间的配比,使荧光液态硅橡胶达到更好的耐磨效果和粘附性。
[0010]可选的,所述交联剂为含二甲基链节和甲基氢链节的聚甲基硅氧烷。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二甲基链节和甲基氢链节的聚甲基硅氧烷可以有效地串联硅氧烷分子,形成三维交联结构,使得荧光液态硅橡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耐氧化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强度,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柔软性和低压缩变形率,从而提高液态硅橡胶的整体性能。
[0012]可选的,所述稀释剂选用十二烷基苯或环已基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苯和环己基甲基环四硅氧烷可以通过调节液态硅橡胶材料的黏度、分散度和流动性,使荧光液态硅橡胶的性能更稳定。
[0014]可选的,还包括10

15份纳米氧化铝。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氧化铝可以通过其带来的高比表面积和强度,增强硅橡胶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张剪强度等物理性能,同时也可以增强硅橡胶材料与模具材料之间的粘附力和拉伸性,与改性硅粉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荧光液态硅橡胶的耐磨度和粘附性。
[0016]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二甲基硅氧烷、交联剂和稀释剂放入反应釜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混合搅拌,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5

30摄氏度下;S2、加入改性硅粉与纳米氧化铝,并继续混合搅拌;S3、加入荧光剂,并再次混合搅拌,直到荧光剂均匀分布在整个体系中,混合完成后通过过滤除杂,即可得到液态硅橡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惰性气体保护来避免氧化反应的发生,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采用该生产工艺所制备的液态硅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同时解决液态硅橡胶在提高耐磨度时粘附性下降的问题。
[0018]优选的,所述改性硅粉的制备过程为:A1、将10

30g硅源与0.5

2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A2、在80

100℃下进行水解反应,将硅源分解成纳米级的SiO2颗粒并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3

4h;A3、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改性硅粉。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引入硅源分解过程中,可以控制SiO2颗粒的大小和表面电荷密度等物理特性,进而提高其在液态硅橡胶中的分散性和增强粘附性的作用。
[0020]优选的,所述硅源为硅酸钠或硅酸二乙酯中的一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用不同的硅源来使改性硅粉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由于采用改性硅粉,使得液态硅橡胶中硅链排列更加致密,增加硬度和刚度,从而提高其耐磨性能和抗拉剪强度。同时,改性硅粉的表面也经过化学改性处理,加入液态硅橡胶后可以大大增强与织物的粘附性。
[0023]2、本申请优选通过纳米氧化铝可以通过其带来的高比表面积和强度,增强硅橡胶材料的耐磨性和抗张剪强度等物理性能,同时也可以增强硅橡胶材料与模具材料之间的粘附力和拉伸性,与改性硅粉配合使用,进一步提高荧光液态硅橡胶的耐磨度和粘附性。
[0024]3、本申请的方法通过惰性气体保护来避免氧化反应的发生,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采用该生产工艺所制备的液态硅橡胶具有耐高温、耐氧化、耐腐蚀等优异的性能,同时解决液态硅橡胶在提高耐磨度时粘附性下降的问题。
[0025]4、本申请的方法优选通过将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引入硅源分解过程中,可以控制SiO2颗粒的大小和表面电荷密度等物理特性,进而提高其在液态硅橡胶中的
分散性和增强粘附性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改性硅粉的制备例制备例1改性硅粉的制备:A1、将10g硅源与0.5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A2、在90℃下进行水解反应,将硅源分解成纳米级的SiO2颗粒并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4h;A3、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改性硅粉。
[0028]制备例2改性硅粉的制备过程为:A1、将30g硅源与2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A2、在90℃下进行水解反应,将硅源分解成纳米级的SiO2颗粒并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4h;A3、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改性硅粉。
[0029]制备例3改性硅粉的制备过程为:A1、将20g硅源与1.5g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A2、在90℃下进行水解反应,将硅源分解成纳米级的SiO2颗粒并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4h;A3、过滤、洗涤和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100

15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

20份交联剂、5

10份稀释剂、10

30份改性硅粉和1

10份荧光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12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份交联剂、8份稀释剂、20份改性硅粉和8份荧光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含二甲基链节和甲基氢链节的聚甲基硅氧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选用十二烷基苯或环已基甲基环四硅氧烷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服饰的荧光液态硅橡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0

15份纳米氧化铝。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用于服饰的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广卢军颖杨粟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天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