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小麦红粒和白粒的分子标记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550 阅读:9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鉴别小麦红粒和白粒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红粒小麦川麦42和四川栽培白粒小麦川W565杂交,构建F2群体用于红粒基因的遗传分析,1015个F2植株被收获用于鉴定籽粒颜色和川麦42红粒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标记,其中,F2群体中241个白粒单株被选出,构建F2-3家系,用于验证F2的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2携带的红粒基因进行作图,从而更快速、准确、有效的选择白粒品种、淘汰红粒品种,加快了白粒小麦育种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鉴别川麦42红粒和白粒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红粒小麦川麦42和四川栽培白粒小麦川W565杂交,构建F2群体用于红粒基因的遗传分析,1015个F2植株被收获用于鉴定籽粒颜色和川麦42红粒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分子标记,其中,F2群体中241个白粒单株被选出,构建F2-3家系,用于验证F2的结果;其特征在于:该分子标记技术具体步骤如下:  (1)DNA提取和SSR标记:苗期取双亲、F2和F2-3幼嫩叶片,利用CTAB法提取DNA;选用小麦3D染色体长臂上SSR引物筛选双亲川麦42和川W565的遗传差异;  PCR反应条件、扩增体系如下:15ul体系:  1×PCR缓冲液,模板1.5ul,镁离子浓度1.5mM,dNTP浓度0.2mM,引物浓度为0.2uM,rTaq酶1U,加无菌去离子水或ddH↓[2]O水至15ul;  PCR程序为:  1)94℃预变性5min  2)降落PCR程序共11个循环每一循环降低1℃  94℃,45秒  65℃,45秒  72℃,45秒  3)常规PCR程序30个循环  94℃,45秒  55℃,45秒  72℃,45秒  4)最后一步扩增:72℃,10min  电泳检测: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为6%,其中,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39∶1,每个点样孔内扩增产物的上样量为5-8ul,220V恒压条件下预电泳20min后400V恒压条件下电泳1h后0.1%硝酸银染色10分钟,2%的NaOH和1.5%甲醛显影至条带出现,最后照相保存;  (2)性状鉴定:小麦完全成熟时,收获F1种子、F2单株和F2-3家系种子,每一株系取30-40粒种子放在5%NaOH溶液里浸泡过夜,肉眼鉴定籽粒颜色,种子为黑红色的是红粒,为稻草黄色的是白粒;  (3)遗传距离计算和连锁图构建:利用双亲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扫描F2群体中白粒单株,结合鉴定籽粒颜色的结果,通过卡方检验估算F2群体观察值和预期值间分离比的适合度,用Mapmaker3.0计算标记与抗病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用Kosambi功能计算图距,LOD值为3.0,用Mapdraw绘制遗传图谱;  (4)结果  1)根据籽粒颜色鉴定,川麦42红粒基因R-D1是显性遗传的,1015个F2植株中有774株红粒、241株白粒,分离比为3∶1,表明川麦42携带的红粒基因受单基因控制;  2)8个3D染色体长臂上的SSR引物被用于扫描F2群体中241个隐性单株,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武云李俊胡晓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