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转育川麦42高产位点的分子标记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535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辅助转育川麦42高产位点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川麦42及其亲本(人工合成小麦SYN769,普通小麦SW3243,川6415),以及小麦品种川农16,和已经建立的CM42×CN16重组自交系材料126个,采用SSR分子标记,检测CM42中人工合成小麦SYN769的导入位点;研究CM42遗传背景中人工合成小麦SYN769的遗传位点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贡献和遗传效应;发掘CM42遗传背景中人工合成小麦SYN769导入的高产位点;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转育小麦高产位点的技术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快速准确对川麦42遗传背景中的高产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为高产育种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转育川麦42高产位点的分子标记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提取DNA,DNA提取方法按照CTAB法提取;  1.11、用于DNA提取小麦材料共131个:川麦42(CM42),川麦42的亲本3个,分别为人工合成小麦SYN769、普通小麦SW3243和川6415,川农16(CN16),和川麦42×川农16构建的重组自交系126个;  1.12、取以上131个材料,每个材料随机取10粒种子,在培养皿中发芽,5-10天待长成幼苗后,每个材料取新鲜幼嫩叶片3-5克川农16,此步骤中分子标记法同于上述步骤1.21的分子标记法;  1.32、比较2者分子标记的电泳图谱,找出差异;  1.33、分析出川麦42与川农16有明显差异的位点;  1.4分子标记分析川麦42×川农16的重组自交系  将找到的川麦42与川农16有明显差异的位点SSR标记的引物扩增川麦42,川农16和重组自交系,此步骤中分子标记法同于上述步骤1.21的分子标记法;  1.5川麦42中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  利用分子标记和重组自交系1年2点的田间数据,通过Excel和SPSS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性检验,分析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的遗传效应。  1.6结果  根据川麦42×川农16的重组自交系分子标记和田间数据分析结果,在遗传位点Barc1183上,川麦42基因型即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能促进分蘖能力、有利于提高有效穗、单位面积粒数;川麦42基因型同时能提高小麦收获指数、生物生产率和籽粒生产率,并最终能显著提高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川麦42基因型平均值较CN16基因型的显著增产,高达8.41%,因此,川麦42中的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Barc1183是一个高产的遗传位点。FSA00000028198200021.tif于液氮中迅速研磨至粉末;  1.13、将上述粉末置于1.5ml EP管中,粉末占EP管体积的1/3,然后加入预热的95℃的2×CTAB提取缓冲液约500ul,轻摇混匀;  1.14、将EP管置入65℃恒温水浴1小时,期间轻轻混匀2-3次;1.15、取出EP管,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V/V=24∶1),轻轻上下颠倒充分混匀直至上清呈牛奶状;  1.16、静置5-10分钟后,放入离心机中10000rmp离心15分钟,;  1.17、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异丙醇轻轻摇匀后,置-20℃的冰箱中至少2小时;  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武云李俊胡晓蓉汤永禄李朝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