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Tau蛋白的捕获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31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抗Tau蛋白的捕获抗体,所述捕获蛋白命名为23H9E4,其具备如SEQ ID NO:1、2、3所示的重链可变区HCDR1、HCDR2、HCDR3,和如SEQ ID NO:9、10、11所示的轻链可变区LCDR1、LCDR2、LCDR3;同事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编码23H9E4单克隆抗体的核苷酸序列,包含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分子、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Tau蛋白的捕获抗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抗Tau蛋白的捕获抗体。

技术介绍

[0002]微管系统是神经细胞骨架成分,可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微管由微管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组成,Tau蛋白是含量最高的微管相关蛋白。正常脑中Tau蛋白的细胞功能是与微管蛋白结合促进其聚合形成微管;与形成的微管结合,维持微管稳定性,降低微管蛋白分子的解离,并诱导微管成束。Tau蛋白基因位于17染色体长臂。正常人中由于Tau蛋白mRNA剪辑方式不同,可表达出6种同分异构体。Tau蛋白为含磷酸基蛋白,正常成熟脑中Tau蛋白分子含2~3个磷酸基。而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患者脑的Tau蛋白则异常过度磷酸化,每分子Tau蛋白可含5~9个磷酸基,并丧失正常生物功能。
[0003]Tau蛋白异常磷酸化AD患者脑中Tau蛋白总量多于正常人,且正常Tau蛋白减少而异常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大量增加。AD患者脑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后与微管蛋白的结合力仅是正常Tau蛋白的1/10,也失去其促进微管装配形成的生物学功能并丧失维持微管稳定的作用,PHF

Tau与微管蛋白竞争结合正常Tau蛋白及其它大分子微管相关蛋白,并从微管上夺取这些蛋白导致微管解聚,破坏正常的微管系统,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则自身聚集成PHF/NFT结构。AD患者脑中受累神经元微管结构广泛破坏,正常轴突转运受损,引起突触丢失神经元功能损伤,发生脑神经退行性病变。AD患者脑中发现三种Tau蛋白,即胞浆正常Tau蛋白(C

Tau),可溶于水的异常磷酸化Tau蛋白(ADp

Tau)以及异常修饰聚集成PHF的Tau蛋白(PHF

Tau),它存在泛素蛋白修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Tau的单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如SEQIDNO:1、2、3所示的重链可变区HCDR1、HCDR2、HCDR3氨基酸序列、和如SEQIDNO:9、10、11所示的轻链可变区LCDR1、LCDR2、LCDR3。
[0005]在某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HCDR1、HCDR2、HCDR3以及轻链可变区LCDR1、LCDR2、LCDR3是通过据Kabat、IMGT、Chothia、AbM或Contact编号系统定义的。在某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HCDR1、HCDR2、HCDR3以及轻链可变区LCDR1、LCDR2、LCDR3的分区是通过Kabat规则进行的,所述可变区的CDR1使用“CXXXXXXXX”,CDR3使用“CXX+
···
+WGXG”,其中X代表任何氨基酸。
[0006]进一步,所述单克隆抗体还包括重链可变区框架区HFR1、HFR2、HFR3、HFR4;轻链可变区还包括轻链可变区框架区LFR1、LFR2、LFR3、LFR4,其中,重链可变区框架区HFR1、HFR2、HFR3、HFR4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4、5、6、7所示,轻链可变区框架区LFR1、LFR2、LFR3、LFR4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2、13、14、15所示。
[0007]进一步,所述单克隆抗体还包括与单克隆抗体重链可操作地连接的第一信号肽,
和/或与单克隆抗体可操作地连接的第二信号肽。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3所示;所述第二信号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
[0009]进一步,所述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具有与SEQ ID NO: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95%以上同一性;所述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具有与SEQ ID NO: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95%以上同一性。
[00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是人源化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提供了一种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进一步包含与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片段缀合的细胞毒性药物。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克隆抗体和其功能片段包含重链可变结构域的全部或一部分和/或轻链可变结构域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体和其功能片段是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重链可变结构域的全部或一部分组成的单结构域抗体。
[0012]在某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克隆抗体和其功能片段进一步包含免疫球蛋白(Ig)恒定区,其任选地进一步包含重链和/或轻链恒定区。在某些实施例中,重链恒定区包含 CH1、铰链和/或CH2 CH3区(或任选地CH2 CH3 CH4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体和其功能片段的恒定区可与野生型恒定区序列一致或相差一或多个突变。
[0013]进一步,所述单克隆抗体还包括其功能片段。
[0014]进一步,所述功能片段包括核苷酸功能片段或氨基酸功能片段。
[0015]在某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体涵盖其任何功能片段。如本专利技术所用,术语“功能片段”或“片段”是指由抗体的一部分形成的抗体片段,其包含一或多个CDR或与抗原结合但不包含完整天然抗体结构的任何其它抗体片段。功能片段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双功能抗体、Fab、Fab'、F(ab')2、Fv片段、二硫键稳定的Fv片段(dsFv)、(dsFv)2、双特异性dsFv(dsFv dsFv')、二硫键稳定的双功能抗体(ds双功能抗体)、单链抗体分子(scFv)、scFv二聚体(二价双功能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骆驼化单结构域抗体、纳米抗体、结构域抗体和二价结构域抗体。功能片段能够结合至与亲本抗体所结合相同的抗原。功能片段还包括抗体能够发挥功能的氨基酸片段的相对应核酸片段,包括RNA与DNA片段,包括但不限于mRNA、tRNA、rRNA、snRNA、hRNA、反义RNA、tCRNA、dsRNA、SCRNA、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各种病毒RNA、单链DNA、闭环DNA、连接DNA等。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前面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在制备诊断、预防、治疗Tau蛋白相关疾病的产品或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0017]进一步,所述产品包括试剂、试剂盒、层析试纸。
[0018]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预防/治疗有效量的前面所述的单克隆抗体。
[0019]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020]进一步,所述辅料包括佐剂、载体、赋形剂、助流剂、甜味剂、稀释剂、防腐剂、染料/着色剂、增味剂、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悬浮剂、稳定剂、等渗剂、pH调节和/或缓冲剂、溶剂、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
[0021]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通过口服施用、栓剂施用、局部接触施用、静脉施用、肠胃外施用、腹腔施用、肌肉施用、病灶内施用、鞘内施用、鼻内施用或皮下施用。
[00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可特定地配制成以固体或液体形式施用,包括适
于以下方式施用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Tau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包括如SEQ ID NO:1、2、3所示的重链可变区HCDR1、HCDR2、HCDR3氨基酸序列、和如SEQ ID NO:9、10、11所示的轻链可变区LCDR1、LCDR2、LCDR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还包括重链可变区框架区HFR1、HFR2、HFR3、HFR4;轻链可变区还包括轻链可变区框架区LFR1、LFR2、LFR3、LFR4,其中,重链可变区框架区HFR1、HFR2、HFR3、HFR4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5、6、7所示,轻链可变区框架区LFR1、LFR2、LFR3、LFR4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13、14、15所示。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相关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1)在制备诊断、预防、治疗Tau蛋白相关疾病的产品或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2)在检测体外神经细胞或组织是否神经原纤维缠结中的应用。4.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咏翔庞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凯祥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