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4744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所述量子点色转换层包括像素层,所述像素层上设有红色像素孔、绿色像素孔、蓝色像素孔,所述制作方法如下步骤:所述的量子点材料由光固化胶水或者热固化胶水混合制作。同时转印的模板表面经过疏水层处理,转印的模板凹槽采用通孔,方便待转印的材料很好的转移到对应的背光板的像素孔里,依次转印红、绿、扩散粒子等材料,通过此转印的方法制作量子点色转换层。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问题,规避了喷墨打印、光刻工艺等图案化制作对材料的严苛的性能要求,使得图案化制作工艺对材料的工艺要求更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钙钛矿量子点与荧光粉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因LED显示具有高亮度、高能效、高色域、高对比度等优点,业界普遍认为Mini

LED/Micro

LED技术将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由于LED红光芯片成本高、RGB三色芯片衰减速度不一致造成色偏、波长一致性差等问题,科学工作者们正在积极地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案。单色Micro

LED显示器件的制作工艺研究有很多,制作工艺也较为成熟。全彩Micro

LED显示器件的制备当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三基色LED芯片拼装、荧光粉光转换层、三色投影。投影显示技术原理本身不适于平板显示,三基色拼装在巨量转移方面也面临巨大的难题。而借助量子点色转换层方案,是实现全彩显示的一种更便捷、可行的方法。目前,使用蓝光芯片搭配量子点色转换膜层实现三原色的技术方案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在用于下一代显示器的各种发光材料中,量子点因其独特的光电特性而引人注目,例如高亮度和窄发射光谱、广泛的颜色可调性、高量子产率和良好的稳定性。目前,光刻法或者喷墨打印法都在尝试。但不管是光刻法还是喷墨打印法,它们的共同缺点是相关设备昂贵、材料技术要求极高,以及效率低等问题。通常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在显示基板上制备量子点层,但是,受限于工艺的限制,通过喷墨打印技术无法在中小尺寸的显示基板上制备量子点层。通过模板转印的方法制作色转换层器件,规避了工艺对材料的要求,使得的工艺更加的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在原位制备钙钛矿绿光量子点/聚合物粉末中添加红光荧光粉等功能性材料,实现了量子点与荧光粉结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所述量子点色转换层包括像素层,所述像素层上设有红色像素孔、绿色像素孔、蓝色像素孔,所述制作方法如下步骤:
[0005]步骤1)分别配制含有红光量子点的可固化胶液A、含有绿光量子点的可固化胶液B、无发光量子点的可固化胶液C;
[0006]步骤2)将可固化胶液A填充到一号模板的凹槽中,将可固化胶液B填充到二号模板的凹槽中,将可固化胶液C填充到三号模板的凹槽中;所述一号模板的凹槽位置与量子点色转换层上红色像素孔的位置对应、所述二号模板的凹槽位置与量子点色转换层上绿色像素孔的位置对应、所述三号模板的凹槽位置与量子点色转换层上蓝色像素孔的位置对应;所述一号模板、二号模板、三号模板上的凹槽底部均设有通孔;
[0007]步骤3)将一号模板的凹槽与像素层上的红色像素孔对齐,将可固化胶液A转移到红色像素孔内;将二号模板的凹槽与像素层上的绿色像素孔对齐,将可固化胶液B转移到绿色像素孔内;将三号模板的凹槽与像素层上的蓝色像素孔对齐,将可固化胶液C转移到蓝色像素孔内;
[0008]步骤4)对像素层进行胶液固化处理,得到量子点色转换层。
[0009]可选的,所述步骤3)中通过凹槽底部的通孔施加向可固化胶液施加气压,使可固化胶液转移到像素孔内。
[0010]可选的,所述一号模板、二号模板、三号模板上均设有疏水层。
[0011]可选的,所述像素层与蓝光基板贴合。
[0012]可选的,所述红光量子点材料、绿光量子点材料为InP系量子点材料、硒化铬系量子点材料、卤素钙钛矿量子点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0013]可选的,所述红色热固化胶、绿色热固化胶、扩散粒子热固化胶或者红色光固化胶、绿色光固化胶、扩散粒子光固化胶。可选的,所述扩散粒子为氧化钛颗粒、二氧化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0014]可选的,所述扩散粒子为氧化钛颗粒、二氧化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扩散粒子粒径为10~1000纳米之间。
[0015]可选的,所述可固化胶液A中含有20

40wt%的红光量子点材料、15

25wt%的扩散粒子;可固化胶液B中含有20

40wt%的绿光量子点材料、15

25wt%的扩散粒子;可固化胶液C中含有40

60wt%的扩散粒子。
[0016]可选的,所述可固化胶液A、可固化胶液B、可固化胶液C为光固化胶液;所述可固化胶液A、可固化胶液B、可固化胶液C中还含有2%

5%的光引发剂。
[0017]可选的,光固化胶水单体包括三缩丙二醇二丙稀酸脂、甲基丙烯酸β

羟乙酯、苯乙烯、苯基缩水甘油醚、1,4

丁二醇二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丙稀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乙二醇二丙稀酸酯、三乙醇二乙烯基醚、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醚二脂、聚酯二醇、丙烯酸羟基酯中的至少一种;
[0018]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苯甲酸二甲胺乙酯、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1

羟基

环己基苯甲酮、2

甲基

(4

甲巯基苯基)
‑2‑
吗啉丙酮

1、2苄基
‑2‑
二甲氨基
‑1‑
(4

吗啉苯基)丁酮

1、2,4,6

三甲基苯基酰基

乙氧基

苯基氧化膦、2,4,6

三甲基苯基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双(2,4,6

三甲基苯基酰基苯基氧化膦)中的至少一种。
[0019]可选的,可热固化红色胶液中含有A胶40wt%

45wt%,红量子粉末含量30wt%,扩散粒子含量15wt%

25wt%,B胶含量5wt%

10wt%。可热固化绿色胶液中A胶40wt%

45wt%,绿色量子粉末含量30wt%,扩散粒子含量15wt%

25wt%,B胶含量5wt%

10wt%。扩散粒子热固化胶水制备配比1g胶水,A胶50%B胶10%扩散粒子40%。热固化胶水类型是环氧类的或者硅树脂类的A/B胶水。
[0020]可选的,光固化胶红、绿量子点光固化胶水配置配比:1g单体,红、绿量子点材料0.5g

2g,光引发剂占重2%

5%;扩散粒子光固化胶水配置配比:1g单体,1g扩散粒子,光引发剂占重2%

5%
[0021]可选的,光固化胶水材料在365nm波长紫外光下照射100

120s固化。
[0022]可选的,所述热固化胶液为环氧类的或者硅树脂类的A/B胶水。
[0023]可选的,步骤4)中热固化胶液在80℃的条件下加热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色转换层包括像素层,所述像素层上设有红色像素孔、绿色像素孔、蓝色像素孔,所述制作方法如下步骤:步骤1)分别配制含有红光量子点的可固化胶液A、含有绿光量子点的可固化胶液B、无发光量子点的可固化胶液C;步骤2)将可固化胶液A填充到一号模板的凹槽中,将可固化胶液B填充到二号模板的凹槽中,将可固化胶液C填充到三号模板的凹槽中;所述一号模板的凹槽位置与量子点色转换层上红色像素孔的位置对应、所述二号模板的凹槽位置与量子点色转换层上绿色像素孔的位置对应、所述三号模板的凹槽位置与量子点色转换层上蓝色像素孔的位置对应;所述一号模板、二号模板、三号模板上的凹槽底部均设有通孔;步骤3)将一号模板的凹槽与像素层上的红色像素孔对齐,将可固化胶液A转移到红色像素孔内;将二号模板的凹槽与像素层上的绿色像素孔对齐,将可固化胶液B转移到绿色像素孔内;将三号模板的凹槽与像素层上的蓝色像素孔对齐,将可固化胶液C转移到蓝色像素孔内;步骤4)对像素层进行胶液固化处理,得到量子点色转换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通过凹槽底部的通孔施加向可固化胶液施加气压,使可固化胶液转移到像素孔内;优选的,所述一号模板、二号模板、三号模板上均设有疏水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层与蓝光基板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量子点材料、绿光量子点材料为InP系量子点材料、硒化铬系量子点材料、卤素钙钛矿量子点材料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胶液A、可固化胶液B、可固化胶液C中均含有扩散粒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粒子为氧化钛颗粒、二氧化硅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扩散粒子粒径为10~1000纳米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图案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胶液A中含有20

40wt%的红光量子点材料、15

25wt%的扩散粒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金宏钟海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