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压缩机用电子式起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451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压缩机用电子式起动器,它主要用于带运行电容的压缩机电机的起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还设置有相匹配的挡条和斜楔,它们分别位于外壳中,在所述的挡条上设置有挡条斜面和挡条平面,在所述的斜楔上设置有斜楔斜面,所述的挡条斜面与斜楔斜面相互接触,而挡条平面则与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触;在斜楔作用下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和第一簧片及第二簧片之间保持足够夹持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紧凑,实施工艺简单,安装简便,体积小,功率消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式起动器,特别是一种制冷压缩机用电子式起动器,它主要 用于带运行电容的压缩机电机的起动,也可用于一般单相交流电机的起动。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制冷压缩机大多采用分相式单相异步电动机,为了使电动机能自行起 动,在电动机的定子铁芯上设置了两套绕组,即用以产生主磁场的主绕组51’和用以产生辅 助磁场的副绕组52’。通电后主、副磁场合成的旋转磁场切割静止转子产生一定的电磁转 矩,使转子开始旋转,起动后的转子转矩将逐渐增大,当转速达到75 % 80 %的同步转速 时,切断副绕组52’回路,电动机仍能继续旋转升速,直至达到与外阻抗转矩平衡、稳定运 转。目前通常利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4’即PTC起动器来完成起动过程, 在制冷压缩 机电机的副绕组52’上串联有PTC起动器,PTC起动器在常温下处于小阻值导通状态,当起 动时因电流的热效应,PTC元件在短时间内温度升高,当达到居里点后,其电阻值迅速增加 到几十千欧以上,此时与副绕组52’的阻抗比相当于断路,与之串联的起动绕组的电流降至 十几毫安以下,这时电机起动过程完成,进入正常运转。在电机正常运转时,PTC元件中仍 然有十几毫安的维持电流通过,以维持PTC元件的发热,阻止电机起动绕组在电机正常工 作时发生作用,这个维持PTC元件发热的功率消耗通常在3W左右。由于这种电机被广泛应 用,这个发热功耗导致了电能的大量浪费。参见图2,它是现有技术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4’和具有弹性的簧片53’连 接示意图,现有技术中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4’安装时,其表面极容易划伤,从而导 致表面银层破坏,使簧片53’和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4’的接触电阻增加、发热量增 力口,影响了 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4’的使用寿命;严重者还会使PTC正温度系数热敏 电阻器54’炸裂,严重影响压缩机的使用。同时,由于某种原因,需将PTC正温度系数热敏 电阻器54’取出时,则必将划伤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4’的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 靠性高、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安装简便、体积小、功率消耗低的制冷压缩机用电子式起动ο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制冷压缩机用电子式起动器包 括外壳、盖板、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第三簧片、第四簧片、双向可控硅、 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和第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外壳与盖板连接,第二正温度 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体积为20 28mm3,其结构特点是还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挡条和斜楔,它 们分别位于外壳中,在所述的挡条上设置有挡条斜面和挡条平面,在所述的斜楔上设置有 斜楔斜面,所述的挡条斜面与斜楔斜面相互接触,而挡条平面则与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 阻器接触;在斜楔作用下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和第一簧片及第二簧片之间保持足够夹持力;由此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工艺更加简单,安装更为简便,体积更小。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盖板上还设置有与斜楔对应的定位圆柱,该定位圆柱与斜楔顶面接触;以防止挡条和斜楔的相互移动。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挡条和斜楔均有两个,它们配对组合;且与斜楔对应的定位圆柱也有两个。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挡条和斜楔分别位于外壳中定位型腔的定位槽内;以方便定位,并节省空间。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挡条和斜楔材料的耐温指标比外壳高;以便节省外壳的材料成本。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斜楔上开有三面连通的一字槽;以方便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取出,并保证其表面不受任何损伤。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挡条斜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2° -15°,斜楔斜面与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也为2° -15°,且它们相互匹配。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挡条上设置有挡条斜角;以方便安装。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盖板上还设置有两个定位卡爪,该卡爪内壁设置成斜面,卡爪外壁上设有固定倒钩,所述的斜面和固定倒钩与定位卡爪连成一体;以方便盖板与外壳的固定。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紧凑,实施工艺简单,安装简便,体积小,功率消耗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热敏电阻器和簧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壳面为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盖板面为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掉盖板的轴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掉盖板、第一热敏电阻器、第二热敏电阻器的轴测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掉盖板、第一热敏电阻器、第二热敏电阻器、双向可控硅的轴测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壳的轴测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盖板的轴测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插脚组件的轴测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插脚组件的轴测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挡条的轴测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斜楔的轴测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挡条和斜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3-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子式起动器的原理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双向可控硅3和第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双向可控硅3、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9和第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设置在外壳10内,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9 一端与 电机主绕组51引出端即压缩机M端对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到压缩机电机回路中时即连 接),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9的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3第二极3-2连接;第二正温度 系数热敏电阻器5—端与电机主绕组51引出端对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到压缩机电机回 路中时即连接),第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3触发极3-3连接,双 向可控硅3第一极3-1与电机副绕组52引出端即压缩机S端对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到 压缩机电机回路中时即连接);图3中压缩机C端和热保护器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子式起动器包括盖板1、第二插脚2、双向可控硅3、第三簧片4、第 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5、第二簧片6、挡条7、第一插脚8、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9、 外壳10和斜楔11 ;双向可控硅3第一极3-1与第二插脚2连接端2-2连接,双向可控硅3 第二极3-2与第二簧片6连接,双向可控硅3触发极3-3与第三簧片4连接,双向可控硅3 连接体放入外壳第二插脚定位型腔10-2、双向可控硅定位型腔10-3内;第一插脚8上设置 有第一簧片8-3和第四簧片8-4,放入外壳第一插脚定位型腔10-1内。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对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9的夹持 结构进行了改进,在外壳10的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9的定位型腔10-4内设置定位 槽10-6、10-7,挡条7和斜楔11配套使用。挡条7上设置有挡条斜面7_1,挡条斜面7_1 和垂直面之间的夹角α为2° -15°,在本实施例中为4° ;斜楔11上也设置有斜楔斜面 11-1,斜楔斜面11-1和垂直面之间的夹角β为2° -15°,在本实施例中也为4°,使得挡 条7和斜楔11相互匹配;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的挡条7上还设置有挡条斜角7-3。在产品安装时, 先将挡条7分别插入定位槽10-6、10-7,然后将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9装入定位型 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压缩机用电子式起动器,包括外壳、盖板、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第三簧片、第四簧片、双向可控硅、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和第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外壳与盖板连接,第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体积为20-28mm↑[3],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挡条和斜楔,它们分别位于外壳中,在所述的挡条上设置有挡条斜面和挡条平面,在所述的斜楔上设置有斜楔斜面,所述的挡条斜面与斜楔斜面相互接触,而挡条平面则与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接触;在斜楔作用下第一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和第一簧片及第二簧片之间保持足够夹持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成孙华民孙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帅尔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