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91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车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架,立架的底部均设有滚轮,两立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伸缩组件连接,伸缩组件为剪叉式连杆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剪叉单元,剪叉单元呈X形,剪叉单元中部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架连接,以在每个所述立架上均形成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其中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三铰接点上侧;与所述立架相邻的剪叉单元中,该剪叉单元位于第一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之间的部分能够相对于第一铰接点进行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折叠后,其整体高度较小,进而也就使得对折叠后的车架的高度方向上的包装尺寸较小,同时也有利于运输和仓储。同时也有利于运输和仓储。同时也有利于运输和仓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车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架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车架。

技术介绍

[0002]手拉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传统的手拉车,其车架一般无法实现折叠,因此不方便外出携带,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中出现了一些能够实现扁平状折叠的车架。
[0003]对于现有的这种折叠车架主要包括两个立架,两个立架之间通过可伸缩的连杆结构相连接,折叠时,使两立架相互靠拢,连杆结构便开始收缩,从而使得车架呈扁平的状态折叠起来;反之,当需要展开车架时,使两立架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展开,连杆结构便随之一起开始伸展开,实现车架的展开;对于这种折叠车架,具体可参照公开号为CN202071860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体式可折叠工具车。
[0004]上述的这种折叠车架,虽然能实现折叠功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不足,例如,车架在折叠过程中,连杆结构会进行收缩,而在连杆结构收缩过程中,连杆结构的中部顶点位置(即上述专利文件中的两个十字杆相互连接的上连接点)会向上顶升,从而使得车架在完全折叠后,连杆结构的顶点位置会高出立架,如此便相当于使得折叠后的车架整体高度增大,从而便会增大折叠后的车架的高度方向上的包装尺寸,也不利于运输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车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折叠车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架,所述立架的底部均设有滚轮,两立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伸缩组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能够沿两立架相对方向伸缩,两立架的下部通过可折叠的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动作带动两立架相并拢或展开;所述伸缩组件为剪叉式连杆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剪叉单元,所述剪叉单元呈X形,所述剪叉单元中部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架连接,以在每个所述立架上均形成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其中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三铰接点上侧;与所述立架相邻的剪叉单元中,该剪叉单元位于第一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之间的部分能够相对于第一铰接点进行伸缩。
[0008]较之现有技术,采用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0009]本方案中,采用呈X形的剪叉单元组成伸缩组件,并使得与所述立架相邻的剪叉单元中,该剪叉单元位于第一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之间的部分能够相对于第一铰接点进行伸缩;如此,在车架折叠过程中,与立架相邻的剪叉单元中位于第一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之间的部分可以进行收缩,从而使得在折叠过程中第一铰接点可以向下移动,如此保证车架在最终折叠状态下,伸缩组件(即剪叉式连杆结构)的中部顶点位置不会向上伸出立架,从而
使得车架在折叠后高度不会增加,进而也就使得对折叠后的车架的高度方向上的包装尺寸较小,有利于运输和仓储。
[0010]作为优选,与所述立架相邻的剪叉单元包括定位杆和伸缩杆,所述定位杆和伸缩杆呈X形交叉设置,所述定位杆一端与立架相铰接形成所述第二铰接点;所述伸缩杆包括可轴向相对滑动的固定杆和斜滑杆,其中所述固定杆与定位杆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斜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架铰接形成所述第三铰接点。
[0011]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与定位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所述斜滑杆上开设有贯穿斜滑杆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斜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铰接轴穿设于滑动槽中。
[0012]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内部具有沿固定杆长度方向延伸的通道,所述斜滑杆活动穿设在通道中。
[0013]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的通道的口部位置中设有定位套,所述斜滑杆滑动穿设在定位套中。
[0014]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上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所述铰接轴从所述定位孔穿过。
[0015]作为优选,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个剪叉单元,两剪叉单元分别与两立架连接;两剪叉单元中的两定位杆一端相铰接,两定位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立架相铰接以形成所述第二铰接点;两伸缩杆一端相铰接,两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立架相铰接以形成所述第三铰接点;在同一剪叉单元中,所述定位杆与伸缩杆的固定杆相铰接形成所述第一铰接点。
[001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底架,两所述底架分别转动连接在两立架上,两底架远离立架的一端下部相铰接,且所述车架在展开状态下,两底架相铰接的一端相抵。
[0017]作为优选,所述车架在展开状态下,两底架相抵的一端上侧呈夹角α设置,其中,180
°
<夹角α≤190
°

[0018]作为优选,两所述底架远离立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咬合片,两咬合片的端侧下部相铰接。
[0019]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部分进行具体阐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在展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处于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伸缩杆的局部截面图;
[0025]图6为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在展开状态下支撑架的局部状态示意图图。
[0028]图9为咬合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0]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请参阅图1

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车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架1,其中一个立架1作为前立架,另一个作为后立架,以图1视角方向,可理解为左侧的立架1为前立架,右侧的立架1为后立架.
[0032]如图1所示,所述立架1的底部均设有滚轮1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展示的是采用4个滚轮11的情形,每个立架1的底部分别设置两个滚轮11,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立架1上的两滚轮11之间的间距大于另一个立架1上的两滚轮11之间的间距,以保证在折叠时,间距较小的两滚轮11能够收入间距较大的两滚轮11之间的空间中,滚轮相互收拢后的状态可参照图4所示。
[0033]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间距较大的两滚轮11设于后立架,间距较小的两滚轮11设于前立架。
[0034]如图1所示,两立架1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伸缩组件2连接,所述伸缩组件2能够沿两立架1相对方向伸缩,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车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架,所述立架的底部均设有滚轮,两立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伸缩组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能够沿两立架相对方向伸缩,两立架的下部通过可折叠的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动作带动两立架相并拢或展开;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为剪叉式连杆结构,其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剪叉单元,所述剪叉单元呈X形,所述剪叉单元中部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架连接,以在每个所述立架上均形成第二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其中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三铰接点上侧;与所述立架相邻的剪叉单元中,该剪叉单元位于第一铰接点和第三铰接点之间的部分能够相对于第一铰接点进行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立架相邻的剪叉单元包括定位杆和伸缩杆,所述定位杆和伸缩杆呈X形交叉设置,所述定位杆一端与立架相铰接形成所述第二铰接点;所述伸缩杆包括可轴向相对滑动的固定杆和斜滑杆,其中所述固定杆与定位杆中部铰接形成所述第一铰接点,所述斜滑杆远离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立架铰接形成所述第三铰接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与定位杆的中部通过铰接轴相铰接,所述斜滑杆上开设有贯穿斜滑杆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斜滑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铰接轴穿设于滑动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内部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正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