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267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设备。该油水分离设备包括重力分离罐、聚结分离器及旋流分离器;聚结分离器通过排油管连接于重力分离罐的罐顶,排油管设置有能够将重力分离罐内流体抽至聚结分离器的油泵;旋流分离器通过排水管连接于重力分离罐的罐底,排水管设置有能够将重力分离罐内流体抽至旋流分离器的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水分离的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离的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离的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水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居住区、餐馆、酒店或者食堂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污水池内的废水进行处理,会带来许多危害:一方面易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易使非法油贩子趁机而入,具有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隐患,同时,由于废弃的油脂没有被再次回收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因此对废水中的油水进行分离处理尤其重要。
[0003]使用传统的油水分离手段收集的油中含水率较高且排放的水中含油量较高,导致油水分离的精度较低,从而含油废水的回收利用率低。
[0004]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油水分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水分离的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设备,包括重力分离罐、聚结分离器及旋流分离器;
[0007]所述聚结分离器通过排油管连接于所述重力分离罐的罐顶,所述排油管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重力分离罐内流体抽至所述聚结分离器的油泵;
[0008]所述旋流分离器通过排水管连接于所述重力分离罐的罐底,所述排水管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重力分离罐内流体抽至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水泵。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油水分离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污水池内用于收集所述污水池内浮油的浮油吸收器;
[0010]所述浮油吸收器通过进油管连接于所述重力分离罐,所述进油管设置有能够将所述浮油吸收器内流体抽至所述重力分离罐的抽液泵。
[0011]进一步地,所述重力分离罐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管通过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重力分离罐连接;
[0012]所述重力分离罐内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设置于所述进油口的下方;和/或,所述重力分离罐内设置有整流格栅,自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重力分离罐的流体能够流经所述整流格栅后进入所述排油管及所述排水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过滤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重力分离罐的罐顶通过溢流管连接于所述污水池。
[0015]进一步地,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通过第一回流管连接于所述重力分离罐;和/或,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流管连接于所述溢流管。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流管的过流截面尺寸为所述排油管过流截面尺寸的1/8

1/2;所述第二回流管的过流截面尺寸为所述排水管过流截面尺寸的1/8

1/2。
[0017]进一步地,所述聚结分离器的第一出油口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设置有出油阀,所述聚结分离器的第一出水口通过分离水管连接于所述溢流管;
[0018]所述旋流分离器的第二出水口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有出水阀,所述旋流分离器的第二出油口通过分离油管连接于所述重力分离罐。
[0019]进一步地,所述油水分离设备还包括控制器;
[0020]所述重力分离罐内设置有用于监测油层液位的液位计,所述重力分离罐内设置有用于监测水层含水率的油水分析仪,所述液位计、所述油泵、所述油水分析仪及所述水泵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21]进一步地,所述排油管设置有第一调节阀及第一电磁阀,所述排水管设置有第二调节阀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及所述第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油水分离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该油水分离设备中,聚结分离器为现有技术,其作用为去除油水混合物中的水,收集得到无水的油。旋流分离器为现有技术,其作用为去除油水混合物中的油,收集得到无油的水。其中,重力分离罐内用于储存含油废水或者含油废水中初步收集的浮油,由于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液体,且油的密度较小会漂浮在水面上,因此重力分离罐中液体能够分层,且靠近罐顶的上层液体为油,靠近罐底的下层液体为水,实现了油水的第一级分离。
[0024]这样的设置,由于聚结分离器通过排油管连接于重力分离罐的罐顶,因此开启油泵,油泵能够将上层的油层抽至聚结分离器内,经由聚结分离器将混合于油中的水分进行第二级分离,得到洁净、无水的油品,供后续收集回收。同时,由于旋流分离器通过排水管连接于重力分离罐的罐底,因此开启水泵,水泵能够将下层的水层抽至旋流分离器内,经由旋流分离器将混合于水中的油分进行第二级分离,得到洁净、无油的水,可达到排放标准直接排放。
[0025]综上所述,该油水分离设备将重力分离罐、聚结分离器及旋流分离器三者相结合成一体化设备,具体而言,通过重力分离罐对油水混合的污水进行第一级分离,得到初步分离的油液和水液,再通过聚结分离器对油液进行第二级分离,得到可直接回收利用的纯净油液,同时通过旋流分离器对水液进行第二级分离,得到可直接排放的纯净水液,从而使经过该油水分离设备收集的油中含水率较低且排放的水中含油量较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水分离的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0026]另外,该油水分离设备利用重力分离罐、聚结分离器及旋流分离器,通过重力分离原理、聚结分离技术及旋流分离技术相结合实现高效率收油及高精度油水分离,完全依靠物理分离方法,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因此对水质和油品无影响,回收后的油和水还可以再利用,提高了分离油和分离水的二次利用率,且设备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进、功耗低、回收油品含水率低、分离水含油量低和工作环境整洁等优点,具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是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的新型收油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冶金、炼油、石化等行业中的各类含机油、柴油、润滑油和植物油的含油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
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水分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水分离设备的聚结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水分离设备的旋流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
重力分离罐;2

聚结分离器;21

聚结滤芯;22

分离滤芯;3

旋流分离器;
[0033]41

排油管;42

排水管;43

排污管;44

进油管;45

溢流管;46

第一回流管;47

第二回流管;481

出油管;482

分离水管;49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分离罐(1)、聚结分离器(2)及旋流分离器(3);所述聚结分离器(2)通过排油管(41)连接于所述重力分离罐(1)的罐顶,所述排油管(41)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重力分离罐(1)内流体抽至所述聚结分离器(2)的油泵(51);所述旋流分离器(3)通过排水管(42)连接于所述重力分离罐(1)的罐底,所述排水管(42)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重力分离罐(1)内流体抽至所述旋流分离器(3)的水泵(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离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污水池内用于收集所述污水池内浮油的浮油吸收器(71);所述浮油吸收器(71)通过进油管(44)连接于所述重力分离罐(1),所述进油管(44)设置有能够将所述浮油吸收器(71)内流体抽至所述重力分离罐(1)的抽液泵(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分离罐(1)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管(44)通过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重力分离罐(1)连接;所述重力分离罐(1)内设置有缓冲板(72),所述缓冲板(72)设置于所述进油口的下方;和/或,所述重力分离罐(1)内设置有整流格栅(73),自所述进油口进入所述重力分离罐(1)的流体能够流经所述整流格栅(73)后进入所述排油管(41)及所述排水管(4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44)上设置有过滤器(7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分离罐(1)的罐顶通过溢流管(45)连接于所述污水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51)的出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张权陈力齐汪广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瑞麦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