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20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该端盖板结构具体应用在双机(双系统)双回路(4管程)胀接式结构的壳管换热器中,包括:板体;板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用于分隔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板体的一端设置安装槽,并在安装槽中设置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板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端盖长时间使用产生形变,保证了换热器使用时的密封性,同时加强筋将安装槽进行分隔,便于冷媒在换热器内通过分隔后安装槽进行循环换热。行循环换热。行循环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换热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壳管式(或管壳式)换热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传统的换热器。其最基本的构造是在圆形的壳体内加许多热交换用的小管,当加热的热媒为蒸汽时称为壳管汽一水换热器;加热的热媒为高温水时称为壳管水一水换热器,水一水换热器由于热交换小管内外都是水,因为小管两侧水流速接近,圆形外壳直径不能太大,当加热面积要求较大时,常几段连起来,故又称分段式水一水换热器。它们的具体构造见后。该类换热器常用于热水供暖系统,低温水空调系统及某些连续性用热水的生产工艺用水。作为生活热水供应,则需配备贮水罐。
[0003]端盖用于对换热器壳体进行密封连接,现有技术中的端盖稳定性较低,在使用过程中,端盖一旦形变,容易降低换热器壳体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换热效率,影响换热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该端盖板结构具体应用在双机(双系统)双回路(4管程)胀接式结构的壳管换热器中,通过在板体的一端设置安装槽,并在安装槽中设置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板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端盖长时间使用产生形变,保证了换热器使用时的密封性,同时加强筋将安装槽进行分隔,便于冷媒在换热器内通过分隔后安装槽进行循环换热。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包括:板体;板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用于分隔安装槽。本技术通过在板体的一端设置安装槽,并在安装槽中设置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板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端盖长时间使用产生形变,保证了换热器使用时的密封性,同时加强筋将安装槽进行分隔,便于冷媒在换热器内通过分隔后安装槽进行循环换热。
[0007]进一步,加强筋包括横向筋肋,横向筋肋将安装槽分隔后形成有进液腔、集气腔与回路腔。在安装槽内设置两个横向筋肋,将安装槽由上至下分隔形成集气腔、回路腔以及进液腔,外界将液态冷媒通过板体通入到进液腔内,再由进液腔送入到换热器内进行换热,再通过回路腔进行循环至集气腔后,排出到换热壳体外,实现了换热器的双回路换热。
[0008]进一步,回路腔设于进液腔与集气腔之间。回路腔设置在进液腔与集气腔之间,方便冷媒在换热器内进行循环。
[0009]进一步,加强筋还包括纵向筋肋,纵向筋肋垂直贯穿横向筋肋,使得进液腔、集气腔与回路腔形成有两个。纵向筋肋的设置,对进液腔、集气腔与回路腔形进行分隔,使其一分为二,更好的控制冷媒在换热器内循环,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实现了换热器的双机双回路的换热。
[0010]进一步,进液腔处贯穿有通孔一。外界的冷媒通过通孔一进入一、二级分气分液,
通过分气分液,将均匀的冷媒送入换热器的每个支路。
[0011]进一步,板体的另一端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与通孔一连通。进液管与通孔一的配合,使得外界冷媒通过进液管后穿过通孔一进入到换热器壳体内。
[0012]进一步,集气腔处贯穿有通孔二。通孔二的设置便于集气腔内的冷媒排出到外界。
[0013]进一步,板体的另一端设有气管,气管与通孔二连通。气管与通孔二配合,使集气腔内的冷媒通过通孔二传输到气管,再由气管排出。
[0014]进一步,板体圆周分布有连接孔一。连接孔一的设置用于将板体与换热器壳体进行固定连接,连接孔一的圆周分布使得板体的连接固定受力均匀。
[0015]进一步,纵向筋肋与横向筋肋的交点处设有连接孔二。连接孔二的设置再次提高了板体安装固定的稳固性。
[0016]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在板体的一端设置安装槽,并在安装槽中设置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板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了端盖长时间使用产生形变,保证了换热器使用时的密封性,同时加强筋将安装槽进行分隔,便于冷媒在换热器内通过分隔后安装槽进行循环换热。
[0018]本技术中加强筋包括横向筋肋,横向筋肋将安装槽分隔后形成有进液腔、集气腔与回路腔。在安装槽内设置两个横向筋肋,将安装槽由上至下分隔形成集气腔、回路腔以及进液腔,外界将液态冷媒通过板体通入到进液腔内,再由进液腔送入到换热器内进行换热,再通过回路腔进行循环至集气腔后,排出到换热壳体外,实现了换热器的双回路换热。加强筋还包括纵向筋肋,纵向筋肋垂直贯穿横向筋肋,使得进液腔、集气腔与回路腔形成有两个。纵向筋肋的设置,对进液腔、集气腔与回路腔形进行分隔,使其一分为二,更好的控制冷媒在换热器内循环,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实现了换热器的双机双回路的换热。
[0019]本技术中的端盖板固定连接在换热器壳体上,端盖板与换热器壳体之间还连接有密封圈,换热器壳体的两端上设置有进水管与出水管,板体上设置的横向筋肋与纵向筋肋以双机双回路的形式,控制冷媒介质在换热器壳体内流动换热。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端盖板应用在换热器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板体;2

安装槽;3

横向筋肋;4

进液腔;5

集气腔;6

回路腔;7

纵向筋肋;8

通孔一;9

进液管;10

通孔二;11

气管;12

连接孔一;13

连接孔二;14

密封垫;15

换热器壳体;16

进水管;17

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包括:板体1;板体1的一端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设有加强筋3,加强筋3用于分隔安装槽2。
[0025]加强筋3包括横向筋肋3,横向筋肋3将安装槽2分隔后形成有进液腔4、集气腔5与
回路腔6。在安装槽2内设置两个横向筋肋3,将安装槽2由上至下分隔形成集气腔5、回路腔6以及进液腔4,外界将液态冷媒通过板体1通入到进液腔4内,再由进液腔4送入到换热器内进行换热,再通过回路腔6进行循环至集气腔5后,排出到换热壳体外,实现了换热器的双回路换热。回路腔6设于进液腔4与集气腔5之间。回路腔6设置在进液腔4与集气腔5之间,方便冷媒在换热器内进行循环。加强筋3还包括纵向筋肋7,纵向筋肋7垂直贯穿横向筋肋3,使得进液腔4、集气腔5与回路腔6形成有两个。纵向筋肋7的设置,对进液腔4、集气腔5与回路腔6形进行分隔,使其一分为二,更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用于分隔所述安装槽;所述加强筋包括横向筋肋,所述横向筋肋将所述安装槽分隔后形成有进液腔、集气腔与回路腔;所述回路腔设于所述进液腔与所述集气腔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还包括纵向筋肋,所述纵向筋肋垂直贯穿所述横向筋肋,使得所述进液腔、所述集气腔与所述回路腔形成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机双回路的端盖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处贯穿有通孔一。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梅春赵群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方圆轴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