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无传统背衬结构的双侧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21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传统背衬结构的双侧探头,包括粘合的两个压电部,两个压电部的外端面分别设置有匹配层,两个所述压电部均具有电压施加面与接地面,向两个所述压电部施加电压时分别产生超声波信号,两个所述压电部相向的超声波信号互相衰减抵消,两个所述压电部所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可分别至少在一段频率段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运用主动背衬结构,取缔了传统的背衬层结构,实现了超声探头的小型化;通过两个压电部所起作用的相互替代,增加了探头的工作面以及可工作频段,在具体应用上拓展了探头的适用场景。上拓展了探头的适用场景。上拓展了探头的适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传统背衬结构的双侧探头


[0001]本技术涉及超声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无传统背衬结构的双侧探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与设备的不断更新,超声探头在无损检测、医学成像等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传统的超声探头可包括:压电层,根据压电材料的振动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或者将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匹配层,用于降低压电层和对象之间的声阻抗的差异,从而使从压电层产生的超声波的主要部分能够被传送至对象;声透镜,用于将从压电层向前传输的超声波聚焦到特定区域;以及背衬层,用于阻止超声波从压电层向后传输﹐从而防止图像失真。
[0003]此外,一定中心频率的超声探头,其带宽越大,纵向分辨率就越小,成像质量越高。为了快速吸收衰减背向传递的杂波以保证超声信号的正向传输,也为了增大探头的工作带宽,压电元件背部的背衬材料一般是压电部厚度的三倍以上。因而背衬层占据了探头的大部分体积,阻碍了探头的小型化。
[0004]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传统背衬结构的双侧探头,解决了传统的超声波探头背衬层占据了探头的大部分体积,阻碍了探头的小型化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包括粘合的两个压电部,两个压电部的外端面分别设置有匹配层,两个所述压电部均具有电压施加面与接地面,向两个所述压电部施加电压时分别产生超声波信号,两个所述压电部相向的超声波信号互相衰减抵消,两个所述压电部所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可分别至少在一段频率段进行检测。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压电部均为一块压电片,两块所述压电片粘合的一面为两者共同接地的接地面,两块所述压电片互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为各自的电压施加面。
[0008]优选的,两块所述压电片之间、两个所述压电片互相远离的一面均设置有电极,且位于两个所述压电片之间的电极为两者共同接地的接地面,两个所述压电片互相远离的一面的电极为各自的电压施加面。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压电部与匹配层横截面形状、大小均为一致。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压电部与匹配层集成设置于一壳体内。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压电部的厚度相等,所述压电部的厚度t为:
[0012]t=N/f
[0013]其中,f为超声探头的中心频率,N为频率常数。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压电部厚度比为1:0.414。
[0015]优选的,所述压电部是由压电材料制成。
[0016]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通过运用主动背衬结构,主动背衬层发射出的超声波抵消压电发射层后侧的超声波信号,取缔了传统的背衬层结构,使得超声探头的体积缩小,实现了超声探头的小型化。
[0018]2、通过两个压电部所起作用的相互替代,可分别作为压电发射层和主动背衬层,将会增加了探头的工作面以及可工作频段,在具体应用上拓展了探头的适用场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二压电元件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二中第二压电片的下端位移与第一压电片的上端位移的比值曲线;
[0021]图3为实施例二中第二压电片的下端位移与第一压电片的上端位移的比值曲线以及第一压电片的上端位移与第二压电片的下端位移的比值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传统背衬结构的双侧探头,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压电部,两个压电部按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压电发射层和主动背衬层两部分,且两部分在不同频率段下的作用可相互替代。压电部由压电材料制成,例如:PZT系列压电陶瓷、石英、PVDF等,探头包含两个匹配层结构,两个匹配层结构分别位于两个压电部的端部,即上匹配层1与下匹配层2,无传统背衬层结构,两个压电部与匹配层集成设置于一壳体内,且压电部包括至少一层压电片,有两个工作面,可工作在多个频率段,其中:
[0025]压电发射层用于产生探头工作时检测用的超声波信号;
[0026]主动背衬层充当传统超声探头中的被动背衬层,其产生的超声波信号与压电发射层产生的背向杂波方向相反,因此可衰减抵消背向杂波,实现超声信号的正向传输;
[0027]匹配层结构为传统超声探头均具有的结构,该结构减轻了压电元件与传输介质之间巨大的阻抗不匹配,减少或消除声学失配,实现有效的能量传递。
[0028]两个压电部的厚度可根据理论公式和实际应用场景来确定,两个压电部的厚度可相等、两个压电部的厚度比为1:0.414或其他尺寸,即:
[0029]两个压电部的厚度相等时,根据理论公式计算,例如:对于中心频率为2MHz的压电片,选择厚度伸缩模态,对应的频率常数为2000,根据理论公式:t=N/f,其中,t为压电片厚度;N为压电材料不同模态对应的频率常数;f为中心频率;可得该压电部厚度约为t=2000/2MHz=1mm;截面形状和面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确定;
[0030]两个压电部的厚度比为1:0.414时,较厚的压电部为压电发射层时,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的厚度比为1:0.414;较薄的压电部为压电发射层时,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的厚度比为1:2.4。而传统背衬层的厚度一般为压电材料的3倍或以上,与之相比,主动背衬结构的应用显著缩小了探头总体的体积;
[0031]理论上,根据逆压电效应,作为主动背衬层的压电部厚度可以取任意值,而采用主
动背衬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超声探头的小型化,故作为主动背衬层的压电部厚度不会取特别大,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最优条件下,作为主动背衬层的压电部厚度可以做到作为压电发射层的压电部厚度的0.414倍;同时,特定的厚度可以对相应中心频率的超声信号进行谐振加强,使换能器有最佳的声波能量透射效率。
[0032]实施例二
[003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与前述技术方案相同部分在此将不再赘述,如图1

图3所示,为进一步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中两个压电部分别为一个压电片,即分别为第一压电片3、第二压电片4,两者的极化方向依次相反(图中箭头代表各层的极化方向),第一压电片3与第二压电片4表面均附有电极,粘接固连在一起,电极具有各自的电路连接结构;第一压电片3与第二压电片4粘接的一面为两者的第一共同接地面6,第一压电片3与第二压电片4互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为第一电压施加面5与第二电压施加面7;上匹配层1设置于第一压电片3的端部,下匹配层2设置于第二压电片4的端部。
[0034]不同压电片可采用不同的参数,如:不同的厚度、不同的密度、不同的中心频率、不同的频率常数等等,无特殊限制,具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传统背衬结构的双侧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粘合的两个压电部,两个压电部的外端面分别设置有匹配层,两个所述压电部均具有电压施加面与接地面,向两个所述压电部施加电压时分别产生超声波信号,两个所述压电部相向的超声波信号互相衰减抵消,两个所述压电部所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可分别至少在一段频率段进行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传统背衬结构的双侧探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电部均为一块压电片,两块所述压电片粘合的一面为两者共同接地的接地面,两块所述压电片互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为各自的电压施加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传统背衬结构的双侧探头,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压电片之间、两个所述压电片互相远离的一面均设置有电极,且位于两个所述压电片之间的电极为两者共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堵子杰琚斌吴雨薇许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