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018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属于破碎锤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隧道用破碎锤添加黄油会泄漏到中缸体等技术问题。本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包括中缸体和活塞,所述中缸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活塞的活塞孔,活塞安装于活塞孔内并能够在轴向上相对活塞孔移动,活塞孔的前端孔壁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黄油封槽、主油封槽和第一回油槽,黄油封槽和主油封槽分别放置有黄油封和主油封,中缸体上还设有回油通道,第一回油槽与回油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黄油泄漏到中缸体内。体内。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破碎锤
,特指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破碎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破碎场景,其中开凿隧道是其中之一。
[0003]破碎锤包括前缸体、设置在前缸体内的钎杆、存储氮气的后缸体、中缸体和设置在中缸体内的活塞以及控制油路转换的换向阀,活塞与中缸体之间设置前工作腔和后工作腔,前工作腔和后工作腔上设置油路通道,前工作腔和主油路相通,保持常高压状态,后工作腔在活塞回程时排油,为低压状态,在活塞冲程时进油,为高压状态。活塞回程阶段,活塞在前工作腔高压油的作用下向上压缩氮气,后工作腔的液压油经换向阀流回液压油箱,当活塞上升到一定位置时,换向阀换向,高压油进入后工作腔;活塞冲程阶段,由于液压油在活塞后工作腔的作用面积大于前工作腔的作用面积,向下的力大于向上的力,活塞在液压及氮气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打击钎杆;前缸体还包括有内套和外套,内外套上会添加黄油来润滑钎杆,减小摩擦。如专利号201910261815.8,专利名为一种液压破碎锤的中国专利,当其向下打击的时候前缸体的上是添加了黄油来润滑的,中缸体上的靠近前缸体的前部设置了主油封密封环和缓冲密封环来防止液压油从中缸体泄漏。
[0004]而当液压破碎锤应用在隧道里时,由于工作需要,液压破碎锤长时间都处于钎杆头向上打击的状态,这和液压破碎锤正常工作的时刚好相反,上述专利的主油封密封环和缓冲密封环却很难防止黄油泄漏到中缸体内,因此目前都是不加黄油,这样导致因为没有黄油不够润滑,钎杆又要向上偏打,外套口部和钎杆单侧磨损严重;如果加了黄油,位于前缸体的黄油会因为重力顺着活塞流到中缸体内部而污染液压油,影响液压破碎锤的活塞造成拉缸。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黄油泄漏到中缸体内的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包括中缸体和活塞,所述中缸体内设有用于容纳活塞的活塞孔,所述活塞安装于活塞孔内并能够在轴向上相对活塞孔移动,所述活塞孔的前端孔壁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黄油封槽、主油封槽和第一回油槽,所述黄油封槽和主油封槽分别放置有黄油封和主油封,所述中缸体上还设有回油通道,第一回油槽与回油通道连通。
[0007]一种隧道用破碎锤包括从前往后依次相连的前缸体、中缸体和后缸体,钎杆位于前缸体内,活塞位于中缸体内,后缸体内储存氮气。隧道用破碎锤在工作时,前工作腔一直通高压液压油,回油通道一直通低压压夜油,液压油从前工作腔流进,由回油通道流回油箱。前工作腔中的高压油通过活塞和中缸体内壁的间隙泄漏出一定量的高压液压油,高压油在第一回油槽汇聚再通过回油通道流回油箱,第一回油槽的前方是主油封,主油封防止
液压油继续向前泄漏,避免中缸体内部的液压油泄漏到活塞下端和前缸体内。由于本破碎锤是在隧道里工作,工作时本破碎锤的钎杆长时间都处于向上打击的状态,打击的热量导致黄油遇热会融化容易流动,为了防止前缸体内的黄油泄漏到中缸体,在主油封槽之前设置黄油封槽,黄油封槽内放置的黄油封可以避免黄油因重力流到中缸体内部,保证液压油的纯净。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孔的孔壁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环状集油槽和缓冲油封槽,所述第一环状集油槽和缓冲油封槽位于主油封槽和第一回油槽之间,第一环状集油槽和回油通道连通,所述缓冲油封槽内放置有缓冲油封。
[0009]缓冲油封在中缸体内起到缓冲油压的效果,有一定的密封液压油的效果。又由于打击速度快,打击力度大,高压油受活塞挤压,高压油有些会从第一回油槽泄漏到缓冲油封,设置第一环状集油槽就可以吸收掉泄露的高压油,流到回油通道流回油箱,减少了达到主油封的液压油,主油封很好的防止液压油泄漏,保证了黄油封更好的密封,防止黄油泄漏到中缸体内与液压油混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缸体前端面设置有与中缸体同轴的第一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位于第一环状集油槽前面,所述第一台阶孔内放置有前活塞套,所述黄油封槽和主油封槽设置于前活塞套的内周壁上,所述前活塞套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密封槽一,密封槽一内放置有密封件一。
[0011]为了更好密封,本结构将第一环状集油槽、缓冲油封槽和第一回油槽设置在中缸体上使液压油回收的更加稳定,将黄油封槽、主油封槽和若干密封槽一设置在前活塞套上,这样既能高效防止中缸体内部液压油的泄漏也能防止黄油流到中缸体内部,前缸体因为有黄油添加后,钎杆头因为有润滑会减少与前活塞套的摩损,前活塞套可以更好的保护中缸体。前活塞套的可拆卸结构方便维修。本方案的相互协作共同配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活塞套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台阶孔,第二台阶孔位于主油封槽的后方,所述第二台阶孔与第一台阶孔的孔底面形成开口槽一,所述开口槽一内放置有支撑环一,所述的前活塞套的内周面前部设置防尘封槽,所述防尘封槽内放置有防尘封,所述黄油封槽和主油封槽位于防尘封槽和第二台阶孔之间。
[0013]防尘封是防止活塞下端的灰尘进入中缸体内的液压油中,起到防尘效果。支撑环一的材料优选聚四氟乙烯或铜,其硬度比较硬,耐磨性能好,可以对活塞起到支撑导向作用;由于支撑环一的硬度还是比活塞低,支撑环一会因磨损而消耗,达到保护活塞,防止拉毛的效果。支撑环一保证了活塞的对中性,提高了密封效果。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活塞套的长度H1大于第一台阶孔的孔深H2,前活塞套的前端面与前缸体的后端面抵靠。
[0015]本方案的前活塞套安装在第一台阶孔内,前端部与前缸体的后端面抵靠,减少了活塞冲击时造成的形变和抖动,使得前活塞套在活塞打击的时候更加稳定,密封效果更好。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缸体的前端面向外凸出有环形凸台,前活塞套的前端外周面与环形凸台的内周面抵靠。
[0017]本方案增加了前活塞套的稳定性,减少了活塞冲击时造成的形变和抖动,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一的内径小于前活塞套的内径。本方案保证了支撑环一先
和活塞接触,由于支撑环一的硬度比活塞低,因此支撑环一会因磨损而消耗,达到保护活塞,防止拉毛的效果。支撑环一保证了活塞的对中性,提高了密封效果。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中缸体后端面设置有第三台阶孔,所述第三台阶孔的孔壁与活塞的外周面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后活塞套一和后活塞套二,所述的后活塞套一上设置有回油孔,所述回油孔连通回油通道,后活塞套一与中缸体和活塞均密封连接,后活塞套二与中缸体和活塞均密封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的后活塞套一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斯特封槽,所述第一斯特封槽内放置第一斯特封,所述后活塞套一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密封槽二,密封槽二放置密封件二,所述后活塞套二的内周面上由前往后依次设置有第四台阶孔、第二斯特封槽和气密封槽,所述第四台阶孔与后活塞套一的后端面形成开口槽二,开口槽二内放置支撑环二,所述第二斯特封槽内放置第二斯特封,气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包括中缸体(1)和活塞(2),所述中缸体(1)内设有用于容纳活塞(2)的活塞孔(101),所述活塞(2)安装于活塞孔(101)内并能够在轴向上相对活塞孔(101)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孔(101)的前端孔壁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黄油封槽(402)、主油封槽(403)和第一回油槽(104),所述黄油封槽(402)和主油封槽(403)分别放置有黄油封(7)和主油封(8),所述中缸体(1)上还设有回油通道(105),第一回油槽(104)与回油通道(10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孔(101)的孔壁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环状集油槽(106)和缓冲油封槽(103),所述第一环状集油槽(106)和缓冲油封槽(103)位于主油封槽(403)和第一回油槽(104)之间,第一环状集油槽(106)和回油通道(105)连通,所述缓冲油封槽(103)内放置有缓冲油封(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缸体(1)前端面设置有与中缸体(1)同轴的第一台阶孔(102),所述第一台阶孔(102)位于第一环状集油槽(106)前面,所述第一台阶孔(102)内放置有前活塞套(4),所述黄油封槽(402)和主油封槽(403)设置于前活塞套(4)的内周壁上,所述前活塞套(4)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密封槽一(404),密封槽一(404)内放置有密封件一(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活塞套(4)后端面设置有第二台阶孔(405),第二台阶孔(405)位于主油封槽(403)的后方,所述第二台阶孔(405)与第一台阶孔(102)的孔底面形成开口槽一,所述开口槽一内放置有支撑环一(10),所述的前活塞套(4)的内周面前部设置防尘封槽(401),所述防尘封槽(401)内放置有防尘封(6),所述黄油封槽(402)和主油封槽(403)位于防尘封槽(401)和第二台阶孔(405)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用破碎锤的中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活塞套(4)的长度H1大于第一台阶孔(102)的孔深H2,前活塞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斌丰黄广杰林志解江涛林雨才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贝力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