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742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包括上下贯通的排烟气道本体,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外壁或/和外角部设有能配装吊装机构、自外向内凹进的缺口或凹槽。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相对两外角部或两相邻外角部设有所述缺口,两缺口的高度一致。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四个外角部皆设有所述缺口,四个缺口的高度一致。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两相对外壁上或两相邻外壁上设有所述凹槽,两凹槽的高度一致。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四个外壁上皆设有所述凹槽,四个凹槽的高度一致且端部相互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吊装而提高安装效率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楼体上使用的排烟气道,具体是一种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楼房建筑(楼体)使用的排烟气道,一般为方形管状结构,这种结构的排烟气管道,一般与楼层高度一致,高度一般在2.7米以上,上下排烟气管道的直接对接部一般位于楼板所在平面中。现有技术中的吊装安装方式(在楼板处设置承托件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上下排烟气管道对接部位存在缝隙,后期灌浆过程中易出现漏浆、露浆、密封不严;易出现串烟、串味现象,极易造成后期的排烟气管道对接部位漏水。
[0003]本申请人提出采用吊装的方式实现排烟气道的安装,例如在专利号为202111488637.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将烟气道重量分布在楼体上的方法,将第一节烟气道先安装在底层上,再在第一节烟气道顶端顺次安装上方的各节烟气道;将各节烟气道的对接部位密封;在设定楼层的烟气道安装孔内设有锁定在烟气道外壁上的勾连件,所述勾连件与楼体之间通过拉伸杆将烟气道的重量分布在楼体上;将烟气道安装孔与烟气道外壁之间的缝隙灌浆密封,将勾连件及其拉伸杆与楼体或楼板连同烟气道形成整体。也就是说,采用勾连件以及拉伸杆的配合结构吊装各个烟气道,并且进行灌浆安装。上述方法不再需要设置承托件,但其需要结构较为复杂的勾连件以及拉伸杆等装置,本申请人经过研发,提供其他结构也能实现上述吊装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其通过改变现有技术中的排烟气道的结构,使其便于吊装,从而提高排烟气道的安装效率。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包括上下贯通的排烟气道本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外壁或/和外角部设有能配装吊装机构、自外向内凹进的缺口或凹槽。
[0006]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相对两外角部或两相邻外角部设有所述缺口,两缺口的高度大致一致。
[0007]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四个外角部皆设有所述缺口,四个缺口的高度大致一致。
[0008]所述缺口的截面呈扇形、三角形或方形。
[0009]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两相对外壁上或两相邻外壁上设有所述凹槽,两凹槽的高度大致一致。
[0010]所述排烟气道本体的四个外壁上皆设有所述凹槽,四个凹槽的高度大致一致且端部相互联通。
[0011]所述凹槽的截面呈扇形、三角形或方形。
[0012]所述凹槽的最大深度不超过排烟气道本体厚度的1/3。
[0013]所述外壁上的凹槽的深度自该外壁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变小。
[0014]一种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包括上下贯通的排烟气道本体,所述排烟气道本体外角部设有能配装吊装机构、两相邻面贯通的通孔或管件。
[0015]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排烟气道本体上设置了上述结构的缺口或凹槽,因而使整个排烟气道具有了能便于捆扎的结构,可以在捆扎结构上配合相应的吊装机构,从而实现了整个排烟气道的吊装,不再需要勾连件以及拉伸杆等装置,大大提高了排烟气道的安装效率。上述缺口或凹槽的结构设置,既保证了整个排烟气道的整体强度不会发生变化而且还使整个排烟气道具有稳定的捆扎结构,便于吊装机构的使用。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吊装而提高安装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沿图1中A

A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B区的放大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沿图4中C

C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沿图7中D

D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一种实施例配合吊装机构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考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在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中,其目的是改进了排烟气道的结构,从而使排烟气道具有可吊装的结构,以实现本申请人提出的吊装安装排烟气道的方法,现对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9]参考图1至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该排烟气道包括上下贯通的排烟气道本体1,排烟气道本体1采用水泥预制成型,其具体的成型过程以及相应结构在此不详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外角部设有能配装吊装机构、自外向内凹进的缺口,具体来说,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相对两外角部设有所述缺口11,两缺口11的高度一致,缺口11的截面呈三角形,为了使该缺口能更好固定,该三角形的上边为平直边(三角形的内顶点不低于其外顶点),也就是说,该缺口的上表面为平面、下表面为斜面,当然也可以采用缺口的上下表面皆为斜面的结构,附图中未给出其结构,但缺口的上表面为平面的结构,可以更好的实现吊装机构的固定(实现最大的摩擦力和支撑力),有利于整个排烟气道的吊装。
[0030]参考图4至图6所示,本技术在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其他实施例,在图4和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四个外角部皆设有所述缺口11,四个缺口11的高度大致一致,上述大致一致的意思是高度不是绝对一样,允许的高度误差在0

5mm,缺口的截面呈扇形;在图6的实施例中,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四个外角部皆设有所述缺口11,缺口11的截面呈方形。在本技术提供上述缺口的结构的基础上,不仅仅具有上
述实施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例如,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相邻两外角部设有所述缺口11,缺口的截面可以为扇形、三角形或方形;再例如,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四个外角部皆设有所述缺口11,缺口11的截面呈三角形,上述其他实施例未在附图中示出,但其简单的组合以及替换变形皆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参照图7和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排烟气道本体1的主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两相对外壁上设有所述凹槽12,两凹槽12的高度大致一致,所述凹槽12的截面可以呈扇形、三角形或方形等多种形状,该实施例中的截面呈方形,其他形状未示意出,通过该凹槽12可以配装相应的吊装机构,从而实现方便吊装。
[0032]参照图9所示,本技术在上述图7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了其他实施例,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四个外壁上皆设有所述凹槽12,四个凹槽12的高度大致一致且端部相互联通。所述凹槽12的最大深度不超过排烟气道本体1厚度的1/3。所述外壁上的凹槽12的深度自该外壁的中部向两端逐渐变小,该结构可以充分保证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包括上下贯通的排烟气道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外壁或/和外角部设有能配装吊装机构、自外向内凹进的缺口或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其特征是: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相对两外角部或两相邻外角部设有所述缺口,两缺口的高度大致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其特征是: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四个外角部皆设有所述缺口,四个缺口的高度大致一致。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其特征是:所述缺口的截面呈扇形、三角形或方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吊装的排烟气道,其特征是:所述排烟气道本体(1)的两相对外壁上或两相邻外壁上设有所述凹槽,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明韩青陈晶徐常华孟小楠韩佩瑾韩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科恒基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