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安全电路以及二次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65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43
断路器(1)具备:固定片(2),其具有固定触点(21);可动片(4),其具有可动触点(41);热致动元件(5),其随温度变化而变形,从而使可动片(4)从导通状态向断开状态转移;正特性热敏电阻(6),其在可动片(4)处于断开状态时使固定片(2)与可动片(4)导通;以及壳体(10),其对固定片(2)、可动片(4)、热致动元件(5)和正特性热敏电阻(6)进行容纳。热致动元件(5)配置于可动片(4)与正特性热敏电阻(6)之间。壳体(10)具有底面(72)。在可动片(4)的长边方向上将可动触点(41)的那侧作为前侧时,正特性热敏电阻(6)相对于底面(72)以后倾姿势容纳于壳体(10)。对于底面(72)以后倾姿势容纳于壳体(10)。对于底面(72)以后倾姿势容纳于壳体(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断路器、安全电路以及二次电池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置于电气设备的二次电池组等的小型的断路器等。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已知具备可动片、热致动元件、正特性热敏电阻以及壳体的断路器,该可动片具有固定触点、可动触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498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伴随近年的电气设备的小型化,期望断路器的小型化尤其是低高度化。断路器的低高度化例如通过将可动触点的附近的可动片与热致动元件之间的间隙设定得较小来实现。
[0005]然而,在减小了上述间隙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热致动元件的热变形开始前,热致动元件与可动片接触而受到可动片的弹力的影响,从而妨碍热致动元件的快速(snap)变形。其结果,断路器的动作温度有可能发生波动。
[0006]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事实而提出,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既实现可动片与热致动元件之间的间隙小的紧凑化设计,也容易确保稳定的动作温度。(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具备:固定片,其具有固定触点;可动片,其具有可动触点,且将所述可动触点向所述固定触点按压而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热致动元件,其随温度变化而变形,从而使所述可动片从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导通状态向所述可动触点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断开状态转移;正特性热敏电阻,在所述可动片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时,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使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可动片导通;以及壳体,其对所述固定片、所述可动片、所述热致动元件和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进行容纳,所述热致动元件配置于所述可动片与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之间,所述壳体具有底面,在所述可动片的长边方向上将所述可动触点的那侧作为前侧时,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以后倾姿势进行配置。
[0008]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所述断路器的基础上,所述固定片具有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与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底面抵接,且用于支承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所述支承面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以后倾姿势进行配置。
[0009]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所述断路器的基础上,所述支承面包含向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那侧突出的第一突起。
[0010]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所述断路器的基础上,所述支承面在比所述第一突起
靠后侧的位置处包含向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那侧突出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的突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突起的突出高度。
[0011]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所述断路器的基础上,所述固定片具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包含所述支承面,且沿所述可动片的长边方向延伸,所述固定片以所述支承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呈后倾姿势的方式埋设于所述壳体。
[0012]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所述断路器的基础上,所述固定片具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包含所述支承面,且沿所述可动片的长边方向延伸,所述支承部的厚度越往所述后侧越减小。
[0013]本专利技术的电气设备用的安全电路具备所述断路器。
[0014]本专利技术的电气设备用的二次电池组具备所述断路器。(专利技术效果)
[0015]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断路器,热致动元件配置于可动片与正特性热敏电阻之间,且在可动片的长边方向上将可动触点的那侧作为前侧时,正特性热敏电阻相对于底面以后倾姿势容纳于壳体。由此,能够在不妨碍断路器的小型化的前提下使在可动片的后侧的热致动元件与可动片之间的间隙易于增大。因此,在热致动元件的温度上升的过程中,热致动元件与可动片的接触会推迟。由此,能够在不受可动片的弹力的影响的前提下使热致动元件发生快速变形,断路器的动作温度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通过本专利技术制造的断路器的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通常的充电或放电状态下的上述断路器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过充电状态或异常时等的上述断路器的剖视图。图4是将图1至3的断路器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1至3的固定片的构成的立体图。图6是作为图1至3的断路器的变形例的断路器的剖视图。图7是作为图1至3的断路器的另一变形例的断路器的剖视图。图8是作为图1至3的断路器的又一变形例的断路器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断路器的二次电池组的构成的俯视图。图10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断路器的安全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断路器的制造方法。图1至图3示出了由本专利技术制造的断路器1的构成。断路器1安装于电气设备等,保护电气设备不受过度的温度上升或过电流的损害。
[0018]断路器1由具有固定触点21的固定片2、在一端部具有可动触点41的可动片4、随温度变化而变形的热致动元件5、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热敏电阻6、以及对固定片2、可动片4、热致动元件5和PTC热敏电阻6进行容纳的壳体10等构成。壳体10由壳体主体(第一壳体)7和安装于壳体主体7的上表面的盖构件(第二壳体)8等构成。
[0019]固定片2例如是通过对以铜等为主成分的金属板(此外,铜

钛合金、铜镍锌合金、
黄铜等的金属板)进行压制加工而形成的,且通过注塑成形而嵌入壳体主体7内。在固定片2的一端侧形成有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的端子22,且在另一端侧形成有对PTC热敏电阻6进行支承的支承部23。PTC热敏电阻6载置于在固定片2的支承部23形成有3处的凸状的突起(凸起)24之上,由突起24支承。固定片2弯曲为阶梯状,从而固定触点21与支承部23具有高低差地进行配置,易于确保对PTC热敏电阻6进行收纳的空间。
[0020]固定触点21除了银、镍、镍

银合金以外,还利用铜

银合金、金

银合金等导电性好的材料的包层,通过镀敷或涂敷等形成于与可动触点41对置的位置,从形成于壳体主体7的内部的开口73a的一部分露出。端子22从壳体主体7的端缘伸出至外侧。支承部23从形成于壳体主体7的内部的开口73d露出。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说明,将固定片2的形成有固定触点21的那侧的面(即在图1中为上侧的面)作为顶面、且将其相反侧的面作为底面来进行了说明。关于其他部件,例如,端子片3、可动片4以及热致动元件5、PTC热敏电阻6、壳体10等也同样。
[0022]端子片3与固定片2同样,由以铜等为主成分的金属板形成。在端子片3的一端侧形成有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的端子32,且在另一端侧形成有与可动片4电连接的连接部33。端子32从壳体主体7的端缘伸出至外侧。连接部33与可动片4电连接。
[0023]可动片4通过对以铜等为主成分的板状的金属材料进行压制加工,形成为相对于长边方向的中心线对称的臂状。
[0024]在可动片4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形成有可动触点41。可动触点41例如由与固定触点21同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断路器,具备:固定片,其具有固定触点;可动片,其具有可动触点,且将所述可动触点向所述固定触点按压而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热致动元件,其随温度变化而变形,从而使所述可动片从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的导通状态向所述可动触点从所述固定触点分离的断开状态转移;正特性热敏电阻,在所述可动片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时,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使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可动片导通;以及壳体,其对所述固定片、所述可动片、所述热致动元件和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进行容纳,所述热致动元件配置于所述可动片与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之间,所述壳体具有底面,在所述可动片的长边方向上将所述可动触点的那侧作为前侧时,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面以后倾姿势容纳于所述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中,所述固定片具有支承面,所述支承面与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的底面抵接,且用于支承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所述支承面相对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恒平佐中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柏恩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