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肿瘤药物技术

技术编号:391905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肿瘤药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聚糖抗肿瘤活性好,且安全性好。测试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糖对胰腺癌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效果;且对于肝细胞的生长均无任何细胞毒性,相较于阳性药吉西他滨而言呈现出较佳的安全性特征;此外胰腺癌细胞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聚糖敏感,克服了胰腺癌细胞对于吉西他滨具有一定耐药性的问题。癌细胞对于吉西他滨具有一定耐药性的问题。癌细胞对于吉西他滨具有一定耐药性的问题。癌细胞对于吉西他滨具有一定耐药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肿瘤药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肿瘤药物。

技术介绍

[0002]胰腺癌为临床上常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不超过10%,为癌症致死的第二大病种。鉴于胰腺癌的发生及发展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标志物,因此存在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迅速、且预后差的问题。由于胰腺癌的发展具有侵袭性,其周围神经和血管易局部生长和早期远处转移,因此大多患者无法接受全切除性手术。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放射治疗、介入治疗、支持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从多方面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胰腺癌的一线药物为吉西他滨,吉西他滨具有较显著的抗胰腺癌疗效,但是其在抑制肿瘤生长缓解病情的同时易产生骨髓抑制、皮疹、消化道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且这些副作用对人体的损伤是全身性的。因此临床上亟待开发一种高效且副作用小的抗胰腺癌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肿瘤药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是抗胰腺癌活性,且安全性好。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糖,具有式I所示结构:
[0006][0007]式I中n1=0~6,n2=0~2,n3=0~3,R为C1~C10烷氧基。
[0008]优选地,所述n1=1~5,或n2=0~1,或n3=1~3。
[0009]优选地,所述n1=2~4,或n2=0~1,或n3=2~3。
[0010]优选地,所述R为C5~C10烷氧基。
[0011]优选地,所述R为直链烷氧基。
[0012]优选地,所述n1=3,n2=0,n3=3,R为正辛氧基。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化合物1

3、三氟甲磺酸银、对甲基苯硫氯与有机溶剂混合,进行第一活化反应,得到第一活化产物体系;
[0015]将所述第一活化产物体系与化合物1

4混合,进行第一糖基化偶联反应,得到第一
偶联产物体系;
[0016]将所述第一偶联产物体系、三氟甲磺酸银与对甲基苯硫氯混合,进行第二活化反应,得到第二活化产物体系;
[0017]将所述第二活化产物体系与化合物1

5混合,进行第二糖基化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1

2;
[0018]将所述化合物1

2依次进行脱苯甲酰基反应与脱苄基

脱苄叉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聚糖;
[0019]所述化合物1

3、化合物1

4、化合物1

5与化合物1

2的结构式依次如下所示:
[0020][0021][0022]所述n1、n2、n3与R如式I所定义。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聚糖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24]优选地,所述肿瘤为胰腺癌、胃癌、肝癌或宫颈癌。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肿瘤药物,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聚糖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聚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尤其是抗胰腺癌活性,且安全性好。测试例的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糖对胰腺癌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效果;且对于肝细胞的生长均无任何细胞毒性,相较于阳性药吉西他滨而言呈现出较佳的安全性特征;此外胰腺癌细胞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糖敏感,克服了胰腺癌细胞对于吉西他滨具有一定耐药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聚糖的化学结构图;
[0028]图2为各化合物抗胰腺癌活性初步评价结果图;
[0029]图3为化合物2

34对于Panc

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糖,具有式I所示结构:
[0031][0032]式I中n1=0~6,n2=0~2,n3=0~3,R为C1~C10烷氧基。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式I中n1=0~6,n2=0~2,且n3=0~3;所述n1具体可以为0、1、2、3、4、5或6;所述n2具体可以为0、1或2;所述n3具体可以为0、1、2或3。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n1=1~5,n2=0~1,且n3=1~3;更优选地,所述n1=2~4,n2=0~1,且n3=2~3。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R为C1~C10烷氧基,优选为C5~C10烷氧基;所述R具体可以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庚氧基、辛氧基、壬氧基或癸氧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R优选为直链烷氧基。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地,所述n1=3,n2=0,n3=3,且R为正辛氧基。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将化合物1

3、三氟甲磺酸银、对甲基苯硫氯与有机溶剂混合,进行第一活化反应,得到第一活化产物体系;
[0038]将所述第一活化产物体系与化合物1

4混合,进行第一糖基化偶联反应,得到第一偶联产物体系;
[0039]将所述第一偶联产物体系、三氟甲磺酸银与对甲基苯硫氯混合,进行第二活化反应,得到第二活化产物体系;
[0040]将所述第二活化产物体系与化合物1

5混合,进行第二糖基化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1

2;
[0041]将所述化合物1

2依次进行脱苯甲酰基反应与脱苄基

脱苄叉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聚糖;
[0042]所述化合物1

3、化合物1

4、化合物1

5与化合物1

2的结构式依次如下所示:
[0043][0044]所述n1、n2、n3与R如式I所定义。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用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或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制备得到。
[0046]本专利技术将化合物1

3、三氟甲磺酸银、对甲基苯硫氯与有机溶剂混合,进行第一活化反应,得到第一活化产物体系。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化合物1

3、三氟甲磺酸银(AgOTf)与对甲基苯硫氯(p

TolSCl)的摩尔比优选为1:(1.2~5):1,更优选为1:2:1;所述三氟甲磺酸银与对甲基苯硫氯作为活化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二氯甲烷(DCM);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没有特殊限定,保证反应顺利进行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糖,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I中n1=0~6,n2=0~2,n3=0~3,R为C1~C10烷氧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n1=1~5,或n2=0~1,或n3=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n1=2~4,或n2=0~1,或n3=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C5~C10烷氧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R为直链烷氧基。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聚糖,其特征在于,所述n1=3,n2=0,n3=3,R为正辛氧基。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化合物1

3、三氟甲磺酸银、对甲基苯硫氯与有机溶剂混合,进行第一活化反应,得到第一活化产物体系;将所述第一活化产物体系与化合物1

4混合,进行第一糖基化偶联反应,得到第一偶联产物体系;将所述第一偶联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新山秦贤进许成豪默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