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不间断自夹紧液压拔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93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间断自夹紧液压拔桩器,包括L形拔桩器底座、U形动力臂、双向液压油缸和推拉杆,U形动力臂的开口端或封闭端与L形拔桩器底座上端铰接,双向液压油缸铰接在L形拔桩器底座与U形动力臂之间,推拉杆上端铰接在U形动力臂上,推拉杆下端铰接有上夹紧臂,上夹紧臂下方设置有下夹紧臂,下夹紧臂与上夹紧臂之间设置有夹紧叉和夹紧靴,夹紧靴位于夹紧叉内侧并与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以及夹紧叉铰接在一起构成平行四连杆自夹紧机构;双向液压油缸与液压油源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实用价值高,能有效完成不同断面形状、尺寸以及拔桩力的间歇但不间连续拔桩作业要求,同时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人力或其它机械提供液压力的不间断自夹紧液压拔桩器
技术介绍
在高速公路的修筑、养护作业中常常需要拔出超量沉入或被车辆撞弯损坏的护栏桩和标志杆,同样,在建筑、供电、通讯工程中也往往会遇到拔出已经废弃或损坏的各种沉 埋桩问题。目前,对于大型建筑工程,一种公知的拔桩设备(公开号CN85106683A)是利用 压缩空气使桩锤上行时的冲击力作用在被拔桩上而向上拔桩。这种设备的缺点是由于压缩 空气的压力比较低(最高10公斤/平方厘米),为了获得一定的拔桩力,则必须有较大断面 的压力气室,同时,为了获得足够大的冲击速度,压气系统的供气量必须足够大,所以,整个 设备的结构复杂,规模庞大,造价昂贵,机动性差。另一种公知的自行式液压拔桩机(专利 号ZL95245187. 5)是利用液压力驱动的自夹紧夹桩器拔出各种沉埋桩,由于采用了高压液 力,使同等规模的拔桩设备的重量减轻,结构简化,机动性提高,但该拔桩器作为一种专用 设备,对于拔桩任务相对较少的用户仍嫌购置成本大,综合效益低。因此,对于高速公路护 栏桩和标志杆等沉埋杆状物的拔出作业,目前尚无经济高效的专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间断自夹紧液压拔桩器,其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实用价值高,能有效完成不同断面形状、尺寸以及拔桩力的间 歇但不间连续拔桩作业要求,同时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间断自夹紧液压拔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拔桩器底座、U形动力臂、双向液压油缸和推拉杆,所述U形动力臂的开口 端或封闭端与L形拔桩器底座上端铰接,所述双向液压油缸铰接在L形拔桩器底座与U形 动力臂之间,所述推拉杆上端铰接在U形动力臂上,所述推拉杆下端铰接有上夹紧臂,所述 上夹紧臂下方设置有下夹紧臂,所述下夹紧臂与上夹紧臂之间设置有夹紧叉和夹紧靴,所 述夹紧靴位于夹紧叉内侧并与上夹紧臂和下夹紧臂以及夹紧叉铰接在一起构成平行四连 杆自夹紧机构;所述双向液压油缸与液压油源相连接。所述L形拔桩器底座底部和U形动力臂均为一端开口的叉形结构,且所述L形拔桩器底座底部与U形动力臂的开口端设置在同一方向上。所述双向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与U形动力臂连接,所述双向液压油缸的缸筒端与L形拔桩器底座连接。所述U形动力臂与L形拔桩器底座之间、双向液压油缸与L形拔桩器底座之间、双向液压油缸与U形动力臂之间、推拉杆上端与U形动力臂之间、推拉杆下端与上夹紧臂之 间、上夹紧臂与夹紧叉之间、上夹紧臂与夹紧靴之间、下夹紧臂与夹紧叉以及下夹紧臂与夹 紧靴之间均通过销轴铰接。所述L形拔桩器底座下部安装有用作移动的滚轮或用作移动和升降的自行式底所述液压油源为手动、脚动或机动液压油源。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成本低;(2)使用操作简便,可实现间歇但不间断的连续拔出长桩;(3)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能有效完成不同断面形状、尺寸以及拔桩力的作业 要求;(4)作业效率高,适应性强;(5)适用范围广,可有效使用至高速公路防护栏的维护、拔出和更换过程中。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L形拔桩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右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U形动力臂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L形拔桩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图13为图11的右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U形动力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L形拔桩器底座;2-U形动力臂;3-双向液压油缸;4-推拉杆;5-夹紧叉;6-上夹紧臂;7-夹紧靴;8-下夹紧臂;9-被拔桩。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3、8和10所示的一种不间断自夹紧液压拔桩器,包括L形拔桩器底座1、U 形动力臂2、双向液压油缸3和推拉杆4,所述U形动力臂2的开口端或封闭端与L形拔桩 器底座1上端铰接,所述双向液压油缸3铰接在L形拔桩器底座1与U形动力臂2之间,所 述推拉杆4上端铰接在U形动力臂2上,所述推拉杆4下端铰接有上夹紧臂6,所述上夹紧 臂6下方设置有下夹紧臂8,所述下夹紧臂8与上夹紧臂6之间设置有夹紧叉5和夹紧靴 7,所述夹紧靴7位于夹紧叉5内侧并与上夹紧臂6和下夹紧臂8以及夹紧叉5铰接在一起构成平行四连杆自夹紧机构;所述双向液压油缸3与液压油源相连接。如图2、5、7、9、12和14所示,所述L形拔桩器底座1底部和U形动力臂2均为一端开口的叉形结构,且所述L形拔桩器底座1底部与U形动力臂2的开口端设置在同一方 向上。方便将拔桩器从侧面移动到被拔桩9所在位置,方便夹桩和桩装,保证拔桩工作顺利 进行。如图1和8所示,所述双向液压油缸3的活塞杆端与U形动力臂2连接,所述双向 液压油缸3的缸筒端与L形拔桩器底座1连接。如图1、3、8和10所示,所述U形动力臂2与L形拔桩器底座1之间、双向液压油 缸3与L形拔桩器底座1之间、双向液压油缸3与U形动力臂2之间、推拉杆4上端与U形 动力臂2之间、推拉杆4下端与上夹紧臂6之间、上夹紧臂6与夹紧叉5之间、上夹紧臂6 与夹紧靴7之间、下夹紧臂8与夹紧叉5以及下夹紧臂8与夹紧靴7之间均通过销轴铰接。所述L形拔桩器底座1下部安装有可用作移动的滚轮或可用作移动和升降的自行所述液压油源为手动、脚动或机动液压油源。下面通过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对U形动力臂2的开口端和封闭端分别与L形拔桩 器底座1上端铰接形成的一种不间断自夹紧液压拔桩器做具体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U形动力臂2的开口端通过销轴铰接在L形拔 桩器底座1上端,双向液压油缸3铰接在U形动力臂2的封闭端与L形拔桩器底座1之间, 其中,双向液压油缸3的活塞杆端通过销轴与U形动力臂2的封闭端铰接,双向液压油缸3 的缸筒端通过销轴与L形拔桩器底座1铰接;推拉杆4通过销轴铰接在L形拔桩器底座1 与U形动力臂2之间,推拉杆4上端与U形动力臂2中部铰接,推拉杆4下端通过销轴与上 夹紧臂6铰接,上夹紧臂6下方设置有下夹紧臂8,下夹紧臂8与上夹紧臂6之间设置有夹 紧叉5和夹紧靴7,夹紧靴7位于夹紧叉5内侧并与上夹紧臂6和下夹紧臂8以及夹紧叉5 铰接在一起构成平行四连杆自夹紧机构;双向液压油缸与液压油源相连接。实施例二如图8-14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U形动力臂2的封闭端通过销轴铰接在L形拔 桩器底座1上端,双向液压油缸3铰接在U形动力臂2与L形拔桩器底座1之间,其中,双 向液压油缸3的活塞杆端通过销轴与U形动力臂2中部铰接,双向液压油缸3的缸筒端通 过销轴与L形拔桩器底座1中部铰接;推拉杆4通过销轴铰接在L形拔桩器底座1与U形 动力臂2之间,推拉杆4上端与U形动力臂2的开口端铰接,推拉杆4下端通过销轴与上夹 紧臂6铰接,上夹紧臂6下方设置有下夹紧臂8,下夹紧臂8与上夹紧臂6之间设置有夹紧 叉5和夹紧靴7,夹紧靴7位于夹紧叉5内侧并与上夹紧臂6和下夹紧臂8以及夹紧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间断自夹紧液压拔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拔桩器底座(1)、U形动力臂(2)、双向液压油缸(3)和推拉杆(4),所述U形动力臂(2)的开口端或封闭端与L形拔桩器底座(1)上端铰接,所述双向液压油缸(3)铰接在L形拔桩器底座(1)与U形动力臂(2)之间,所述推拉杆(4)上端铰接在U形动力臂(2)上,所述推拉杆(4)下端铰接有上夹紧臂(6),所述上夹紧臂(6)下方设置有下夹紧臂(8),所述下夹紧臂(8)与上夹紧臂(6)之间设置有夹紧叉(5)和夹紧靴(7),所述夹紧靴(7)位于夹紧叉(5)内侧并与上夹紧臂(6)和下夹紧臂(8)以及夹紧叉(5)铰接在一起构成平行四连杆自夹紧机构;所述双向液压油缸(3)与液压油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