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马道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878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边坡马道加固装置,用于上级坡面和下级坡面之间的马道平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马道平台上竖直且间隔插设的前排钢管桩和后排钢管桩;前排钢管桩和所述后排钢管桩均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多个钢管桩;还包括压顶梁,所述前排钢管桩和所述后排钢管桩的顶部同时固定插设在所述压顶梁内,所述压顶梁的顶部与马道平台平齐;所述压顶梁为混凝土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边坡马道加固装置能够加固马道平台,满足安全性需求,同时方便实施,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满足时效性和经济性要求。满足时效性和经济性要求。满足时效性和经济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马道加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抢险加固的
,具体涉及了一种边坡马道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地形高差较大的场所修建房屋、开挖筑路时,产生各类高边坡需要进行支护。边坡支护高度较大时,直立支护造价高,景观制约性大,如场地条件允许,一般采用放坡结合坡面防护的支护方法。当边坡高度超过10m时,需分级放坡并设置边坡马道。因马道是连接上下级边坡的平台和过渡段,且马道上需要合理设置截水沟,有时候上级或下级坡率偏陡,马道截水沟设置不当,坡面防护不力,遭遇极端暴雨天气等原因,马道平台垮塌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边坡安全。马道平台一般宽度为1.5~3.0m,由于马道施工作业面窄,大部分机械设备无法作业,需要对被破坏的马道平台进行加固处理,马道平台的加固除了理论上满足安全性外,还需确保可实施性,同时还应考虑时效性和经济性。
[000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可实施性以及经济性的边坡马道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可实施性以及经济性的边坡马道加固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马道加固装置的技术方案,用于上级坡面和下级坡面之间的马道平台上,包括在马道平台上竖直且间隔插设的前排钢管桩和后排钢管桩;
[0006]所述前排钢管桩和所述后排钢管桩均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多个钢管桩;
[0007]还包括压顶梁,所述前排钢管桩和所述后排钢管桩的顶部同时固定插设在所述压顶梁内,所述压顶梁的顶部与马道平台平齐;
[0008]所述压顶梁为混凝土梁。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顶梁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纵筋以及多个连接所述纵筋的筋箍。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顶梁内下部水平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钢管桩内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穿过所述钢筋网片以连接所述钢管桩和所述压顶梁内的连接纵筋;
[0011]所述连接纵筋的下部与钢管桩固定连接,所述压顶梁内浇筑混凝土以固定连接纵筋上部。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纵筋的下部与钢管桩焊接固定连接。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马道平台的一侧还设有马道截水沟。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马道平台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插孔,各所述插孔均设置洗孔工艺,所述钢管桩插设在洗孔之后的所述插孔内。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管桩与插孔侧壁之间的间隔内灌注有混凝土;
[0016]所述钢管桩内灌注有瓜米石和水泥浆的混合物。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管桩内灌注有混凝土包括:
[0018]注浆管深入钢管桩底端,在进行注浆的同时向上拔注浆管直至钢管桩的孔口处。
[00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管桩长度设为9m至12m,所述钢管桩直径为108m至200mm,所述前排钢管桩与后排钢管桩之间的距离为0.5m至1.0m,所述前排钢管桩与后排钢管桩的钢管桩之间的距离为0.8m至2.5m,所述钢管桩厚度为3m至5mm。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申请的边坡马道加固装置用于上级坡面和下级坡面之间的马道平台上,具体包括在马道平台上竖直且间隔插设的前排钢管桩和后排钢管桩;前排钢管桩和后排钢管桩均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多个钢管桩,钢管桩用于固定马到平台下部的土体;还包括压顶梁,前排钢管桩和后排钢管桩的顶部同时固定插设在压顶梁内,压顶梁能够与钢管桩一起固定马道平台的表面,且压顶梁的顶部与马道平台平齐;压顶梁为混凝土梁。本申请能够加固马道平台,满足安全性需求,同时方便实施,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满足时效性和经济性要求;并且对于边坡马道等施工场地受限、工程规模不大的抢险工程进行加固时,不易受施工工作面影响,能够保证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0022]本申请的边坡马道加固装置可应用于永久边坡马道加固,也可应用于已有建筑基础加固、临时基坑超前支护和各类抢险工程等,施工便利,灵活度高,可克服传统方法所需施工作业面大,工期长,造价高等缺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排钢管桩边坡马道加固正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排钢管桩边坡马道加固剖面图;
[0025]图3为压顶梁的示意图;
[0026]图4为钢管桩与压顶梁连接示意图。
[0027]其中,1、前排钢管桩,2、后排钢管桩,3、桩间土体,4、压顶梁,5、马道平台,6、截水沟,7、下级坡面,8、上级坡面,9、边坡土体,10、压顶梁纵筋,11、箍筋,12、连接纵筋,13、钢筋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一种边坡马道加固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用于上级坡面8和下级坡面7之间的马道平台5上,上级坡面8和下级坡面7内部为边坡土体9,本申请的边坡马道加固装置具体包括在马道平台5上竖直且间隔插设的前排钢管桩1和后排钢管桩2;前排钢管桩1和后排钢管桩2均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多个钢管桩,钢管桩用于固定马到平台下部的土体;钢管桩之间为桩间土体3。
[0030]边坡马道加固装置还包括压顶梁4,前排钢管桩1和后排钢管桩2的顶部同时固定插设在压顶梁4内,压顶梁4能够与钢管桩一起固定马道平台5的表面,且压顶梁4的顶部与马道平台5平齐;压顶梁4为混凝土梁。本申请能够加固马道平台5,满足安全性需求,同时方便实施,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满足时效性和经济性要求。
[0031]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压顶梁4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采用C25
~C35,压顶梁4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纵筋以及多个连接纵筋12的筋箍。纵筋具体应沿前后方向布置,纵筋直径为20~25mm,纵筋之间的间距为100~200mm,纵筋设置应确保不与钢管桩冲突,也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局部调整。其中,箍筋11直径为8~12mm,箍筋11间距为150~400mm,箍筋11设置应确保不与钢管桩冲突,也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局部调整。
[0032]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压顶梁4内下部水平设置有钢筋网片13,钢管桩内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穿过钢筋网片13以连接钢管桩和压顶梁4内的连接纵筋12;连接纵筋12的下部与钢管桩固定连接,压顶梁4内浇筑混凝土以固定连接纵筋12上部。连接纵筋12用于连接压顶梁4内部设置的钢筋网片13以及钢管桩,实现压顶梁4与钢管桩的固定连接。
[0033]进一步的,连接纵筋12的下部与钢管桩焊接固定连接。
[0034]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钢筋网片13直径6m至12mm,钢筋网片13间距为30m至60mm,也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土质条件局部调整;连接纵筋12设置数量为4m至6根,直径为16m至22mm,上部伸入钢管桩长度约100mm,穿过钢筋网片13伸入压顶梁4150m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马道加固装置,用于上级坡面和下级坡面之间的马道平台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马道平台上竖直且间隔插设的前排钢管桩和后排钢管桩;所述前排钢管桩和所述后排钢管桩均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多个钢管桩;还包括压顶梁,所述前排钢管桩和所述后排钢管桩的顶部同时固定插设在所述压顶梁内,所述压顶梁的顶部与马道平台平齐;所述压顶梁为混凝土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马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梁内间隔设置有多个纵筋以及多个连接所述纵筋的筋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马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顶梁内下部水平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钢管桩内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穿过所述钢筋网片以连接所述钢管桩和所述压顶梁内的连接纵筋;所述连接纵筋的下部与钢管桩固定连接,所述压顶梁内浇筑混凝土以固定连接纵筋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坡马道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纵筋的下部与钢管桩焊接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淑君彭卫平温忠义曾家培陈倩岚胡雯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