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系统和食物处理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806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系统和食物处理机,风道系统包括:风道,风道设有安装壁和风道腔,安装壁位于风道腔的外侧;蜗壳,设于安装壁上,并与安装壁形成容纳腔;风轮组件,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腔内;驱动装置,与风轮组件相连;进风口,设于安装壁上,容纳腔通过进风口与风道腔连通;第一导向面,设于安装壁上,并位于进风口处,第一导向面能够将蜗壳内的气流导向至风道腔。避免气流在蜗壳内原地打转而产生涡流,从而使得蜗壳内的气流能够经进风口平稳、顺畅地进入风道腔内并排出,进而提高驱动装置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由于气流在蜗壳内流动不畅而产生气动噪声的问题,确保驱动装置在散热过程中气流的高效传输。驱动装置在散热过程中气流的高效传输。驱动装置在散热过程中气流的高效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系统和食物处理机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生活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和一种食物处理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破壁机越来越普及,且破壁机对高速和低噪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技术中的破壁机,在机器高速运转时,若出风口过大,则出风噪音过大,若出风口过小,则噪音虽小,但无法解决机器的温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机。
[0006]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系统,风道系统包括:风道,风道设有安装壁和风道腔,安装壁位于风道腔的外侧;蜗壳,设于安装壁上,并与安装壁形成容纳腔;风轮组件,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腔内;驱动装置,与风轮组件相连;进风口,设于安装壁上,容纳腔通过进风口与风道腔连通;第一导向面,设于安装壁上,并位于进风口处,第一导向面能够将蜗壳内的气流导向至风道腔。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道系统包括风道、蜗壳、风轮组件、驱动装置、进风口和第一导向面,具体而言,蜗壳设置在风道背离风道腔的安装壁上,且蜗壳与安装壁形成容纳腔,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腔内,驱动装置与风轮组件连接,从而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风轮组件能够在容纳腔内转动,以使气流在容纳腔内流动。
[0008]能够理解的是,将该风道系统应用至食物处理机时,食物处理机的壳体设有进风孔和出风孔,在风轮组件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外部空气经进风孔进入壳体的安装腔内,由于驱动装置位于该安装腔内,气流流经驱动装置后进入蜗壳内,并经进风口进入风道腔内,最后经壳体的出风孔流出,从而带走驱动装置表面的热量,实现驱动装置的散热,延长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9]进风口设置在安装壁上,且容纳腔通过进风口与风道腔相连通,即蜗壳内的气流能够经进风口进入风道腔内。第一导向面设置在安装壁上,且第一导向面位于进风口处,通过第一导向面将蜗壳内的气流向风道腔内进行导向,避免气流在蜗壳内原地打转而产生涡流,从而使得蜗壳内的气流能够经进风口平稳、顺畅地进入风道腔内并排出,进而提高驱动装置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由于气流在蜗壳内流动不畅而产生气动噪声的问题,确保驱动装置在散热过程中气流的高效传输,进而确保具有该风道系统的食物处理机的温升效果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延长食物处理机的使用寿命。
[0010]在实际应用中,蜗壳与风道通过卡扣进行装配固定,从而可以提高蜗壳与风道之间的连接强度,且通过卡扣进行装配,还可以便于将蜗壳从风道上拆卸下来,进而便于对风
道系统各部件的维修和更换。
[0011]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导向面靠近蜗壳的内侧壁设置,能够理解的是,在驱动装置带动风轮组件在容纳腔内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得风轮组件带动蜗壳内的气流沿蜗壳的内侧壁流动,通过将第一导向面靠近蜗壳的内侧壁设置,能够便于通过第一导向面对蜗壳内的气流进行导向,进而通过进风口进入风道腔内,提高驱动装置散热过程中气流流动的效率,使驱动装置能够快速降温,提升驱动装置的散热效果。其中,进风口靠近蜗壳的内侧壁设置。
[0012]其中,风轮组件包括风轮以及设置在风轮上面的多个风叶,多个风叶在风轮上间隔设置,风轮与驱动装置连接,从而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风轮带动多个风叶转动,以使气流在容纳腔内流动,并通过风轮组件的运动实现气流在食物处理机壳体内外的循环流动,进而实现对驱动装置的散热。
[0013]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风道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4]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导向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面;第一导向面的第一端与安装壁相切,第一导向面的第二端向风道腔所在的一侧倾斜设置。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一导向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面,从而使得第一导向面在对蜗壳内的气流进行导向时,能够使流经第一导向面的气流更加平稳顺畅,提高驱动装置散热效果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气流在由蜗壳流向风道腔时由于流动不畅而产生气动噪声的问题,进而降低具有该风道系统的食物处理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升用户对食物处理机的使用体验。
[0016]进一步地,第一导向面的一端与安装壁相切,另一端向风道腔所在的一侧倾斜设置,由于风道位于蜗壳的下方,也即第一导向面的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通过第一导向面将蜗壳内的气流向风道腔内进行导向,避免气流在蜗壳内原地打转而产生涡流,从而使得蜗壳内的气流能够经进风口平稳、顺畅地进入风道腔内并排出,进而提高驱动装置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由于气流在蜗壳内流动不畅而产生气动噪声的问题,确保驱动装置在散热过程中气流的高效传输,进而确保具有该风道系统的食物处理机的温升效果处于一个良好的水平,延长食物处理机的使用寿命。
[0017]此外,通过第一导向面的一端与安装壁相切,也就是说,第一导向面在与安装壁连接的位置平滑过渡,从而使得蜗壳内的气流在经第一导向面向风道腔内导向时,更加平稳顺畅,避免气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遇到直角结构或尖角结构而发生突变的问题,确保在驱动装置散热过程中,气流的高效传输,进一步提升驱动装置的散热效果。
[0018]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风道系统还包括第二导向面,第二导向面设于蜗壳的内侧壁上,第二导向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面。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风道系统还包括第二导向面,具体而言,第二导向面设置在蜗壳的内侧壁上,且第二导向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面,从而通过第二导向面对蜗壳内的气流向风道腔内导向,进一步避免气流在蜗壳内原地打转而产生涡流,从而使得蜗壳内的气流能够经进风口平稳、顺畅地进入风道腔内并排出,进而提高驱动装置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由于气流在蜗壳内流动不畅而产生气动噪声的问题,确保驱动装置在散热过程中气流的高效传输。
[0020]能够理解的是,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导向面位于进风口相对的两侧,从而使得第二
导向面与第一导向面能够在空间上形成导向通道,其中,导向通道与容纳腔和进风口连通,进而通过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形成的导向通道对蜗壳内的气流向风道腔内进行导向,使得蜗壳内的气流能够更加平稳、顺畅地经进风口进入风道腔内并排出,提高驱动装置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由于气流在蜗壳内流动不畅而产生气动噪声的问题,提高气流的流动效率。
[0021]此外,第二导向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面,从而使得第二导向面在对蜗壳内的气流进行导向时,能够使气流流动更加平稳顺畅,进一步降低气流在由蜗壳流向风道腔时由于流动不畅而产生气动噪声的问题,降低具有该风道系统的食物处理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2]在一种可能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导向面的第一端与安装壁相连,并位于进风口处,第二导向面的第二端向进风口所在的一侧倾斜,并与蜗壳的内侧壁相切。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导向面的第一端与安装壁连接,且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所述风道设有安装壁和风道腔,所述安装壁位于所述风道腔的外侧;蜗壳,设于所述安装壁上,并与所述安装壁形成容纳腔;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驱动装置,与所述风轮组件相连;进风口,设于所述安装壁上,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道腔连通;第一导向面,设于所述安装壁上,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第一导向面能够将所述蜗壳内的气流导向至所述风道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面;所述第一导向面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壁相切,所述第一导向面的第二端向所述风道腔所在的一侧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第二导向面,设于所述蜗壳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导向面的至少一部分为弧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壁相连,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第二导向面的第二端向所述进风口所在的一侧倾斜,并与所述蜗壳的内侧壁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出风口,设于所述风道,并与所述风道腔连通;其中,所述风道腔在所述第二导向面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壁的连接处的纵截面面积m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n满足1/2≤m/n≤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系统还包括:第三导向面,设于所述风道,并位于所述风道腔内,所述第三导向面能够对所述风道腔内的气流进行导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的第二端相切;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段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出风口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段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段相切。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面设于所述风道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风道腔的顶壁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二端与所述风道腔的顶壁之间的间距。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道腔内气流流动的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段与所述风道腔的顶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风道腔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段的第二端的高度差a满足10mm≤a≤40mm。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还包括位于所述风道腔内并相对设置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风道腔的顶壁和所述风道腔的底壁相连,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风道腔的顶壁和所述风道腔的底壁相连;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之间的间距c、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之间的间距d满足d>c。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道腔内气流流动的方向,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为弧形面;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为弧形面。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风道腔的高度方向,所述安装壁的一部分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安装壁的中心位置,所述凹槽侧壁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沿所述蜗壳内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蜗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滨邢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