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75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其中,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电路;第二可控硅电路,第二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后,用于与交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连接;第三可控硅电路,第三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后,用于与电机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可控硅电路,第四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后,用于与电机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三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后,用于与交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控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系统、控制方法、装置和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方案中,以风扇为例,其常采用交流-直流-逆变的驱动方案实现驱动。

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发现,上述驱动方案比较复杂,上述驱动方案所需的元器件的数量比较多,成本比较高,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机驱动电路。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

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

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

6、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在于,提供了另一种控制装置。

7、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8、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9、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电路;第二可控硅电路,第二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连接后,用于与交流电源的第一供电端连接;第三可控硅电路,第三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一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后,用于与电机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可控硅电路,第四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与第二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后,用于与电机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三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连接后,用于与交流电源的第二供电端连接。

10、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电机驱动电路,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电路、第二可控硅电路、第三可控硅电路以及第四可控硅电路。在此技术方案中,利用上述可控硅电路对交流电源输出的供电信号进行整流,以输出给电机,以供电机工作,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实现利用交流电源直接驱动电机工作,相对于相关技术方案所采用的交流-直流-逆变的驱动方案在实现电机驱动控制的同时,所采用的元器件的数量较相关技术方案所采用的元器件的数量有所减少,因此,降低了电机驱动控制的复杂度,同时,降低了电机驱动电路的成本。

11、其中,可控硅电路利用可控硅进行控制的电路,在第一可控硅电路工作的情况下,第一供电端通过第一可控硅电路与电机的第一端连通,同理,在第二可控硅电路工作的情况下,第一供电端通过第一可控硅电路与电机的第二端连通,与第一可控硅电路和第二可控硅电路类似的是,在第三可控硅电路工作的情况下,第二供电端通过第三可控硅电路与电机的第一端连通,在第四可控硅电路工作的情况下,第二供电端通过第四可控硅电路与电机的第二端连通。

12、具体地,在同一时刻下,控制第一可控硅电路和第四可控硅电路工作,第二可控硅电路和第三可控硅电路停止工作,以便向电机供电,或在同一时刻下,控制第一可控硅电路和第四可控硅电路停止工作,第二可控硅电路和第三可控硅电路工作,以便向电机供电。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利用上文中的第一可控硅电路、第二可控硅电路、第三可控硅电路和第四可控硅电路的通断来实现供电信号的斩波,以实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功率的控制。

14、另外,本申请提出的电机驱动电路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可控硅电路、第二可控硅电路、第三可控硅电路和第四可控硅电路中的每一个可控硅电路包括:可控硅,可控硅的第一端对应的可控硅电路的第一端,可控硅的第二端对应的可控硅电路的第二端;其中,在可控硅的控制端接收到脉冲信号的情况下,可控硅导通,可控硅所在的可控硅电路工作。

16、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上文所涉及到的可控硅电路的详细拓扑结构,其中,可控硅(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scr)是一种大功率电器元件,也称晶闸管,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作为大功率驱动器件,实现用小功率控件控制大功率设备。

17、通过设置的可控硅来实现可控硅电路两端是否连通的控制,从而实现供电信号的斩波,以便向电机进行供电。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每一个可控硅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可控硅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可控硅的第二端连接;或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可控硅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

1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电容,利用第一电容来降低可控硅两端的电压跳变的速率,也即减缓了可控硅的开通速度,降低可控硅因开关速度过快而出现损坏的几率,以此提高电机驱动电路运行的可靠性。

20、具体地,在可控硅由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或由截止状态切换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可控硅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的电压变化会比较剧烈,通过设置第一电容,以便延缓上述电压变化的剧烈程度,从而起到了保护可控硅的效果。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容的设置方案可以包含两种,一种是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可控硅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另一种是第一电容的两端与可控硅的第二端和控制端连接,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取具体的连接方式,以便满足不同场景的布设需要。

22、此外,第一电容也能吸收可控硅的控制端上接收到的信号的冲击,降低了可控硅因脉冲信号的电流过大或电压过大而出现损坏的几率,从而确保了电机驱动电路的稳定性。

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每一个可控硅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可控硅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可控硅的第二端连接。

2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电容,以便利用第二电容来吸收可控硅在开关瞬间作用在可控硅两端上的电压。如在可控硅由导通到断开时,会在可控硅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形成较大的压降,利用第二电容来缓冲上述压降对可控硅的冲击,以便起到保护可控硅的作用,降低了可控硅出现故障的几率,以此提高电机驱动电路运行的可靠性。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电容是利用存储电能的特性实现对可控硅的保护,故在第二电容充电时,会在第二电容所在的线路上形成较大的电流,第二电容出现故障的几率较高。

26、为了降低第二电容出现故障的几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第二电容的基础上布设的第一电阻,利用第一电阻来限制第二电容充电时的电流,降低因充电的电流过高而出现烧毁的几率,以此提高了电机驱动电路运行的可靠性。

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每一个可控硅电路还包括:光耦,光耦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供电电源,光耦的第二端用于接收脉冲信号,光耦的第三端用于连接可控硅的控制端,光耦的第四端与可控硅的第一端连接。

28、在该技术方案中,脉冲信号的接收和可控硅的控制之间利用光耦来实现,因此,可以实现小功率控件对大功率的控制,利用光耦来实现可控硅的隔离控制,提高了可控硅电路控制的安全性,降低了电机驱动电路运行时因漏电而出现故障的几率。

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光耦的第一端与光耦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发光器(如红外发光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信号包括当前时刻下的转速值和电机转子的位置信息,所述供电信号包括当前时刻下所述供电信号所处周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通过霍尔传感器检测得到,所述供电信号包括过零点信号,所述过零点信号包括过零点时刻

13.一种控制装置,用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4.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6.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磊梁显堂陈连城刘锦泉刘万刘小勇宋景祥伍世坚徐少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