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树脂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92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树脂混合装置,涉及合成树脂材料的搅拌和混料领域,一种合成树脂混合装置包括第一转动源,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用于带动所述内壳体进行转动;混料棒,所述混料棒与所述内壳体连接,且深入所述混料室设置;第一螺纹盘,固定套接在所述内壳体外部,所述第一螺纹盘处于所述混料室顶部且位于所述混料棒下方,能在所述内壳体转动时带动所述混料室底部树脂物料上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在对树脂物料进行混料时因为重力的原因,树脂物料落入树脂混合装置底部导致物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树脂混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树脂材料的搅拌和混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树脂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酚醛树脂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兼备或超过天然树脂固有特性的一种树脂。目前制备分酚醛树脂是利用锥形混料机将原材料混合。锥形混料机是指利用圆锥形筒体内螺旋轴的旋转作用,使物料进行搅拌的混合设备,应用于化工、制药、农药、兽药、食品、建材、电池材料、化学品、生物、养殖业、陶瓷、耐火材料、塑胶、复合肥等固

固(即粉体与粉体)固

浆(即粉体与胶浆液)的混合,还特别适应粘稠的物料混合。
[0003]参照授权公告号为CN215693487U的中国技术,该技术涉及树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树脂用搅拌装置,该技术为了增加混料装置内部的树脂物料的流动性,设置搅拌釜和混料装置,对物料进行搅拌提高树脂的流动性,通过装置内设置的活动安装角和凸轮震动机构的配合,带动搅拌机构进行震动,提高了内部树脂进行混合的效果,同时在搅拌釜底部连接有减震装置,提高搅拌时装置的稳定性。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用于合成树脂混料时使用的搅拌装置在内部的树脂物料在重力的影响下会有一部分移动至加工仓的底部,现有的搅拌装置通过对装置内部进行震动使位于装置下方的树脂物料移动至装置上方,从而方便进行充分混合,但是在装置内部进行震动从而使装置底部的树脂物料移动至装置上方,这种混合方法树脂物料下方的树脂物料不能充分的对树脂物料进行混合。树脂混料不充分可能导致树脂中添加的填料或添加剂分散不均匀,使得树脂的物理性能下降,同时合成树脂混料不充分可能会影响树脂的工艺性能,进而合成树脂的不充分混合可能会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增加,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树脂混合装置结构,不仅能解决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双螺旋混料机主轴长时间的工作负荷和频繁的往复运动造成主轴断裂的情况问题,而且在对使用的过程中质量较重的树脂物料因为重力的原因在混料机构的底部导致物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合成树脂混料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架,其竖立在水平面上;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内壳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中间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为混料室;第一转动源,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上,用于带动所述内壳体进行转动;混料棒,所述混料棒与所述内壳体连接,且深入所述混料室设置;第一螺纹盘,固定套接在所述内壳体外部,所述第一螺纹盘处于所述混料室顶部且位于所述混料棒下方,能在所述内壳体转动使带动所述混料室底部树脂物料上移。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不同的树脂物料放入混料室中,树脂物料在重力的影
响下移动至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混料室底部,启动第一转动源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源上的带动内壳体围绕内壳体的轴心进行公转,内壳体进行公转的同时带动固定连接在内壳体外表面的第一螺纹盘进行转动,第一螺纹盘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位于混料室底部的树脂物料进行上移,使位于混料室底部的树脂物料移动上移至混料室中部,同时固定在内壳体上的混料棒围绕内壳体的轴心进行公转转动,对位于混料室中部的树脂物料进行充分融合。
[0008]内壳体在进行公转的同时,一方面能够带动混料棒在混料室中部对树脂物料进行搅拌,使混料室中部的树脂物料能够进行融合,另一方面内壳体的公转能同步带动第一螺纹盘转动,第一螺纹盘的转动既能在混料室的底部对树脂物料进行搅拌,也能将落入混料室底部的物料上移至混料室中部,由混料棒对树脂物料进行搅拌,提高了对于混料室中的树脂物料混合的均匀程度。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源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涡杆,所述涡杆和所述外壳体上方连接处转动连接有涡轮,所述涡杆和所述涡轮啮合,所述涡轮底壁与所述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和所述涡轮连接处下方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下方啮合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远离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和所述混料棒连接处啮合设置有自转锥齿轮,所述混料棒固定连接在所述自转锥齿轮上。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源在转动的同时,第一转动源带动输出杆上固定连接的能够带动涡杆进行转动,涡杆上啮合的涡轮随着涡杆的转动而转动,涡轮下表面固定连接的内壳体跟随涡轮的转动而转动,内壳体带动设置在内壳体内部的从动杆而进行转动公转,外壳体转动从动杆在公转的同时带动第一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转动,此时第一从动锥齿轮能够在公转的同时实现绕自身轴线的自转,第一从动锥齿轮的自动带动从动杆与第二从动锥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带动自传锥齿轮转动,并最终由自转锥齿轮带动混料棒自转,进而使得混料棒能够在公转的同时自转,进一步增强了对于混料室中的树脂物料混合的均匀程度。
[0011]第一转动源上的涡轮涡杆在转动的同时,一方面能够提供较大的转矩输出,使混料室中混入大量树脂物料时涡轮涡杆可以对树脂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另一方面涡轮涡杆传动的设置具有自锁特性,停止对混料室内的树脂物料进行搅拌时,输出杆上固定的涡杆会保持在原位,不会因为重力的作用带动内壳体回转,内壳体转动带动混料棒围绕内壳体轴心公转的同时混料棒进行自转,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树脂物料在搅拌过程中发生结块和堵塞现象。
[0012]可选的,所述外壳体上方安装有第二转动源,所述第二转动源驱动轴穿过所述外壳体和所述涡轮后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动源带动输出杆上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进行转动,主轴锥齿轮带动下方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从动锥齿轮带动上方固定连接的从动杆转动,从动杆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二从动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从动锥齿轮带动啮合的自转锥齿轮转动,自转锥齿轮上固定连接的混料棒在第二从动锥齿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0014]可选的,所述内壳体中部向内凹陷设置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上方设置开口,所述
储料仓中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通道设置在所述出料管内部。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内壳体中部的储料仓对进行充分搅拌的树脂物料进行储存,从而不影响混料棒对第一螺纹盘持续运送到内壳体中部的树脂进行搅拌。
[0016]可选的,所述出料管上表面低于所述储料仓上表面设置,所述出料管外壁上开设有往复螺纹,所述出料管上螺纹套设有上料仓,所述主轴锥齿轮下方固定连接有混料辅轴,混料辅轴侧壁上固定套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底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上料仓底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向杆滑动的导向孔。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料管随着内壳体的转动而转动,出料管上开设的往复螺纹随着出料管转动,支撑环随着主轴锥齿轮的转动而转动,导向环带动上料仓随着导向环的转动而转动,上料仓的内壁随着往复螺纹的轨迹而移动,内壳体和主轴锥齿轮的转动速度不统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树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其竖立在水平面上;外壳体(2),所述外壳体(2)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上;内壳体(3),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体(2)内部,所述内壳体(3)中间设置有出料通道(31),所述内壳体(3)和所述外壳体(2)之间为混料室;第一转动源(4),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体(2)上,用于带动所述内壳体(3)进行转动;混料棒(5),所述混料棒(5)与所述内壳体(3)连接,且深入所述混料室设置;第一螺纹盘(33),固定套接在所述内壳体(3)外部,所述第一螺纹盘(33)处于所述混料室顶部且位于所述混料棒(5)下方,能在所述内壳体(3)转动时带动所述混料室底部树脂物料上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合成树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源(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涡杆(41),所述涡杆(41)和所述外壳体(2)上方连接处转动连接有涡轮(42),所述涡杆(41)和所述涡轮(42)啮合,所述涡轮(42)底壁与所述内壳体(3)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3)和所述涡轮(42)连接处下方设置有主动锥齿轮(43),所述主动锥齿轮(43)下方啮合有第一从动锥齿轮(44),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44)上固定连接有从动杆(45),所述从动杆(45)远离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4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46),所述第二从动锥齿轮(46)和所述混料棒(5)连接处啮合设置有自转锥齿轮(47),所述混料棒(5)固定连接在所述自转锥齿轮(4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合成树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上方安装有第二转动源(6),所述第二转动源(6)驱动轴穿过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涡轮(42)后与所述主动锥齿轮(4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合成树脂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3)中部向内凹陷设置有储料仓(7),所述储料仓(7)上方设置开口,所述储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富文滕军向金锋李鹏张永培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中原三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