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及基于该模具总成的浇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85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撞护栏预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及基于该模具总成的浇筑方法,包括钢底模;所述钢底模上设有浇筑模体;所述浇筑模体包括钢外模、钢内模、钢端模以及挡浆板钢模;所述钢外模与钢内模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钢端模;所述钢外模、钢内模以及钢端模围成浇筑凹槽;所述挡浆板钢模连接在钢外模靠近钢内模一侧;所述挡浆板与外模凹槽围成滴水沿浇筑槽;所述挡浆板处于浇筑凹槽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次浇筑混凝土,解决了传统一次浇筑造成气泡和孔洞较多的问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具总成倒置的施工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齿板处漏浆的问题,提高了防撞护栏外观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及基于该模具总成的浇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撞护栏预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及基于该模具总成的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拼装防撞护栏浇筑时:一般是采用模板正置的施工方法,通过定尺钢齿板固定外露护栏主筋,但在实际使用时,主筋随现场实际预埋钢筋情况有多种间距,需根据不同的间距开孔制作对应的齿板,造成材料消耗过多,无法重复利用,不符合绿色节能施工。
[0003]同时,传统的防撞护栏混凝土浇筑采用从上至下、一次浇筑,但护栏滴水沿处较窄,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容易产生孔洞、气泡,影响外观质量。
[0004]传统的防撞护栏混凝土浇筑后,外露钢筋的齿板处容易出现漏浆,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和浪费,影响护栏外观和增加施工成本。
[0005]同时预制后防撞护栏翻转施工时:传统采用空中翻转的施工方法,通过钢丝绳配合门式起重机,在空中旋转180
°
实现翻转,但防撞护栏自重较大,空中翻转时安全风险不可控。
[0006]传统方法翻转过程中,当预埋件背包不在护栏跨中时,吊装护栏两侧所连接的吊点和钢丝绳受力不均,一侧受力过大时,跨中易出现竖向裂纹,不利于防撞护栏整体结构受力且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0007]所以为了改善或者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就需要一种辅助设备来辅助预制防撞护栏的生产浇筑。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的模具总成。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包括钢底模;所述钢底模上设有浇筑模体;
[0011]所述浇筑模体包括钢外模、钢内模、钢端模以及挡浆板钢模;
[0012]所述钢外模上设有外模凹槽;所述钢内模上设有内模凹槽;
[0013]所述钢外模与钢内模相对设置;所述钢外模与钢内模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钢端模;
[0014]所述钢外模、钢内模以及钢端模围成浇筑凹槽;
[0015]所述挡浆板钢模连接在钢外模靠近钢内模一侧;所述挡浆板与外模凹槽围成滴水沿浇筑槽;所述挡浆板处于浇筑凹槽上方。
[0016]所述钢底模上设有底模钢板。
[0017]所述钢底模两侧设有连接机构,每个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钢底模上的支撑型钢;所述支撑型钢竖直截面呈L型。
[0018]所述钢外模与钢内模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机构;每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活动
撑杆,所述活动撑杆一端连接在对应钢外模或钢内模上,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对应支撑型钢上。
[0019]所述钢外模与钢内模连接有至少一个固定机构;每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连接在钢外模与钢内模上的对拉拉杆。
[0020]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方法;所述防撞护栏浇筑时需要用到所述模具总成;
[0021]所述浇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步骤1:安装钢底模;
[0023]步骤2:在钢底模上安装底模钢板;
[0024]步骤3:在钢底模上安装钢外模;同时要求焊接完成防撞护栏钢筋笼;所述钢外模倒置在钢底模上;
[0025]步骤4:把焊接完成后的防撞护栏钢筋笼吊装到钢外模的外模凹槽内;
[0026]步骤5:步骤4完成后,在钢底模上安装钢内模;所述钢内模倒置在钢底模上;使得钢内模与钢外模相对分布在防撞护栏钢筋笼两侧;
[0027]步骤6:步骤5完成后,安装钢端模;
[0028]步骤7:步骤6完成后,在钢外模上安装挡浆板钢模;
[0029]步骤8:步骤7完成后,进行防撞护栏的浇筑施工;
[0030]步骤9:当浇筑完成后的防撞护栏满足设计强度后拆除模具总成,并把浇筑后的防撞护栏吊运至翻转区;实现防撞护栏的翻转操作;
[0031]步骤10:步骤9完成后,一个防撞护栏的浇筑施工完成,如果需要重复其他防撞护栏的浇筑施工,重复上述步骤1

9即可。
[0032]所述步骤8中要求分步浇筑防撞护栏,第一次浇筑至挡浆钢模板下方;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剩余防撞护栏滴水沿部分。
[0033]所述步骤1中钢底模安装完成后,需要测量钢底模平整度;钢底模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底模钢板的布置安放。
[0034]所述步骤4中当防撞护栏钢筋笼放置完成后,在防撞护栏钢筋笼上布置预埋件以及吊点。
[0035]所述步骤9中要求通过翻转支撑装置实现浇筑后防撞护栏的翻转操作。
[003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及基于该模具总成的浇筑方法。
[0038]本专利技术通过钢外模与钢内模倒置,代替了传统模具总成正置的预制方法,方便了防撞护栏钢筋间距的调节,解决了施工材料消耗高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通过两次浇筑混凝土,解决了传统一次浇筑造成气泡和孔洞较多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具总成倒置的施工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齿板处漏浆的问题,提高了防撞护栏外观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3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40]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板体系的俯视图。
[0041]图2为图1的端面正视图。
[0042]图3为图1的轴测图。
[0043]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模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专利技术翻转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机构的俯视图。
[0046]图7为本专利技术翻转防撞护栏前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8为本专利技术翻转防撞护栏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8]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0049]1、纵向支撑部,2、水平钢底板,3、支撑钢轴,4、防撞护栏,6、U型圆钢,7、预埋钢管,8、预埋吊点;
[0050]2‑
1、活动撑杆,2

2、钢外模,2

3、钢内模,2

4、挡浆板钢模,2

5、钢底模,2

6、支撑型钢,2

7、钢面板,2

8、工字钢,2

9、底模钢板,2

10、螺栓,2

11、对拉拉杆,2

12、钢端模,2

13、防撞护栏钢筋笼。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52]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本专利技术公开模具总成主要是用于防撞护栏的浇筑施工,在实际设计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模具总成主要包括钢底模2

5;钢底模2

5起到很好的底部支撑作用,而在所述钢底模2

5上设有浇筑模体;浇筑模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底模;所述钢底模上设有浇筑模体;所述浇筑模体包括钢外模、钢内模、钢端模以及挡浆板钢模;所述钢外模上设有外模凹槽;所述钢内模上设有内模凹槽;所述钢外模与钢内模相对设置;所述钢外模与钢内模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钢端模;所述钢外模、钢内模以及钢端模围成浇筑凹槽;所述挡浆板钢模连接在钢外模靠近钢内模一侧;所述挡浆板与外模凹槽围成滴水沿浇筑槽;所述挡浆板处于浇筑凹槽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底模上设有底模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底模两侧设有连接机构,每个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钢底模上的支撑型钢;所述支撑型钢竖直截面呈L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外模与钢内模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机构;每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活动撑杆,所述活动撑杆一端连接在对应钢外模或钢内模上,另一端连接在相邻对应支撑型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用模具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外模与钢内模连接有至少一个固定机构;每个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连接在钢外模与钢内模上的对拉拉杆。6.一种防撞护栏倒置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护栏浇筑时需要用到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模具总成;所述浇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安装钢底模;步骤2:在钢底模上安装底模钢板;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涛黄卫东张山根王永明李阳刘鹏飞姚文伟王彬彬方希成张壮华徐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