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外部吸能减震防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37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外部吸能减震防撞结构,包括:防撞条,所述防撞条设置有若干组形成五边形框架式结构的基础单元,若干组所述基础单元之间相互拼接组装,若干组所述防撞条之间形成的框架式结构中包括若干组减震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轻量化材料,3D打印技术,可完成基础单元模块生产,基础组合模块可自由拼装,实现防撞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及难度;为撞击后整个保险杠的溃散方式,撞击力传导置每个单元,每单元按固定节点溃散吸能;受到不同的撞击力后,每单元的吸能点会根据力度逐一溃散,并将未吸收的能量传递置下一个单元,然后下一单元继续进行溃散吸能过程。能过程。能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外部吸能减震防撞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吸能减震防撞结构
,更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外部吸能减震防撞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条件下,车辆更多的使用传统的溃缩防撞结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首先接触到保险杠,然后保险杠会把力分散到两边的吸能盒传递给左右纵梁,再传递给车身其他结构。吸能盒是车辆防撞的重要结构。吸能盒为金属材质,闭合多边形筒身结构,筒身设计溃缩引导槽。当车辆撞击时,吸能盒将撞击力吸收且自身变形,最大限度保证纵梁不受到伤害。
[0003]现有汽车防撞结构对车内人员保护效果大于外部交通参与者(人、车或物体),但无人驾驶环境下车辆对于外部交通参与者的保护更为重要,所以传统汽车的保险杠结构不适用无人驾驶环境,现有技术在发生碰撞时,受限于结构和材质,溃缩受力条件较高,导致外部人员受伤可能性较高,传统碰撞溃缩结构多仅设置于车前方左右两侧,防护区域有一定局限性,传统碰撞溃缩结构多与底盘车架直接连接,碰撞溃缩后维修和更换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外部吸能减震防撞结构,解决了现有汽车防撞结构对车内人员保护效果大于外部交通参与者(人、车或物体),但无人驾驶环境下车辆对于外部交通参与者的保护更为重要,所以传统汽车的保险杠结构不适用无人驾驶环境,现有技术在发生碰撞时,受限于结构和材质,溃缩受力条件较高,导致外部人员受伤可能性较高,传统碰撞溃缩结构多仅设置于车前方左右两侧,防护区域有一定局限性,传统碰撞溃缩结构多与底盘车架直接连接,碰撞溃缩后维修和更换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外部吸能减震防撞结构,包括:防撞条,所述防撞条设置有若干组形成五边形框架式结构的基础单元,若干组所述基础单元之间相互拼接组装,若干组所述防撞条之间形成的框架式结构中包括若干组减震槽。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撞条采用轻量化材料制成。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础单元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八组所述基础单元相互拼接形成基础组合模块。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础组合模块中包括第一碰撞受力点、第二碰撞受力点、第三碰撞受力点和第四碰撞受力点。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震槽为矩形、等腰梯形、五边形结构
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采用轻量化材料,3D打印技术,可完成基础单元模块生产,基础组合模块可自由拼装,实现防撞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及难度;为撞击后整个保险杠的溃散方式,撞击力传导置每个单元,每单元按固定节点溃散吸能;受到不同的撞击力后,每单元的吸能点会根据力度逐一溃散,并将未吸收的能量传递置下一个单元,然后下一单元继续进行溃散吸能过程;能量会根据受力的方向逐一传递置所要吸能的单元,直至能量被完全吸收;溃散后的单元即为吸能后损坏的单元,可单独更换以防止整个保险杠整体换新。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基础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基础组合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基础组合模块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基础单元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防撞条;2、减震槽;3、第一碰撞受力点;4、第二碰撞受力点;5、第三碰撞受力点;6、第四碰撞受力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外部吸能减震防撞结构,包括:防撞条1,所述防撞条1设置有若干组形成五边形框架式结构的基础单元,若干组所述基础单元之间相互拼接组装,若干组所述防撞条1之间形成的框架式结构中包括若干组减震槽2,采用轻量化材料,3D打印技术,可完成基础单元模块生产,基础组合模块可自由拼装,实现防撞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及难度;为撞击后整个保险杠的溃散方式,撞击力传导置每个单元,每单元按固定节点溃散吸能;受到不同的撞击力后,每单元的吸能点会根据力度逐一溃散,并将未吸收的能量传递置下一个单元,然后下一单元继续进行溃散吸能过程;能量会根据受力的方向逐一传递置所要吸能的单元,直至能量被完全吸收;溃散后的单元即为吸能后损坏的单元,可单独更换以防止整个保险杠整体换新。
[0022]进一步改进的,如图1所示:所述防撞条1采用轻量化材料制成,轻量化便于组装,并提高减震防撞效果。
[0023]进一步改进的,如图1所示:所述基础单元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使其一次成型。
[0024]进一步改进的,如图3所示:八组所述基础单元相互拼接形成基础组合模块。
[0025]进一步改进的,如图3所示:所述基础组合模块中包括第一碰撞受力点3、第二碰撞
受力点4、第三碰撞受力点5和第四碰撞受力点6,多个碰撞受力点的设置使撞击力传导置每个单元,每单元按固定节点溃散吸能;受到不同的撞击力后,每单元的吸能点会根据力度逐一溃散,并将未吸收的能量传递置下一个单元,然后下一单元继续进行溃散吸能过程;能量会根据受力的方向逐一传递置所要吸能的单元,直至能量被完全吸收。
[0026]进一步改进的,如图3所示:所述减震槽2为矩形、等腰梯形、五边形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7]工作原理:采用轻量化材料,3D打印技术,可完成基础单元模块生产,基础组合模块可自由拼装,实现防撞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及难度;为撞击后整个保险杠的溃散方式,撞击力传导置每个单元,每单元按固定节点溃散吸能;受到不同的撞击力后,每单元的吸能点会根据力度逐一溃散,并将未吸收的能量传递置下一个单元,然后下一单元继续进行溃散吸能过程;能量会根据受力的方向逐一传递置所要吸能的单元,直至能量被完全吸收;溃散后的单元即为吸能后损坏的单元,可单独更换以防止整个保险杠整体换新。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外部吸能减震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条(1),所述防撞条(1)设置有若干组形成五边形框架式结构的基础单元,若干组所述基础单元之间相互拼接组装,若干组所述防撞条(1)之间形成的框架式结构中包括若干组减震槽(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外部吸能减震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条(1)采用轻量化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无人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章李论沈叶李杭泽王慧中
申请(专利权)人:矩阵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