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128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套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蓄电池接线端子和蓄电池内部铅极棒的电极套。通过凹槽和凸块使得电极套和底板限位卡接,电极套通过螺栓和底板紧固连接,电极套和蓄电池内侧铅极棒通过第一螺孔配合顶轴安装紧固连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配合定位杆对接线柱和底板固定连接,提高了接线柱和底板安装的可靠性,推杆在第二螺孔内侧转动使得挤压块在装配槽内侧滑动将放入接线柱内侧的外部线缆对压固定,提高了接线柱和外部线缆的装配强度和维护便捷性。配强度和维护便捷性。配强度和维护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的
,具体为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蓄电池接线端子是用于将负载或充电器连接到单节或多节电池的电触点,接线端子具有各种各样的设计、尺寸和功能,蓄电池接线端子常见由连接板、连接柱、连接套,连接柱和外部电缆连接,连接套和蓄电池内部铅极棒连接,中国专利号为CN210074016U所公开的一种蓄电池用接线端子采用接线柱和连接座通过凸台和锥孔活动连接,从而使得接线柱方便替换,接线孔与通过螺纹与外部线缆连接,连接套和连接板通过安装孔和止转槽配合焊接固定,连接套内侧设置上锥孔和下锥孔增加连接套内侧与蓄电池内部铅极棒焊接强度,其存在以下问题:
[0003]一、采用凸台和锥孔配合螺纹使得接线柱与连接板活动,接线柱与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在使用中容易发生回转松动,不能保证接线柱和连接板稳定连接,同时通过接线孔内侧螺纹与外部线缆连接增加外部线缆安装拆卸操作难度。
[0004]二、连接套与连接板采用焊接方式以及连接套和蓄电池铅极棒采用焊接方式,后期维护蓄电池必须拆卸蓄电池内部结构,增加蓄电池接线端子后期替换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采用凸台和锥孔配合螺纹使得接线柱与连接板活动,接线柱与连接板通过螺纹连接在使用中容易发生回转松动,不能保证接线柱和连接板稳定连接,同时通过接线孔内侧螺纹与外部线缆连接增加外部线缆安装拆卸操作难度和连接套与连接板采用焊接方式以及连接套和蓄电池铅极棒采用焊接方式,后期维护蓄电池必须拆卸蓄电池内部结构,增加蓄电池接线端子后期替换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的问题,实现以上连接柱防动、对压接线、连接套和连接板以及连接套和铅极棒可活动分离的目的。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套的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极套,该电极套用于连接蓄电池接线端子和蓄电池内部铅极棒,所述电极套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用于电极套和底板限位的防转组件,所述电极套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电极套和蓄电池内部铅极棒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用于配合第一螺孔固定电极套和蓄电池内部铅极棒的顶轴。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蓄电接线端子连接柱的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蓄电池接线端子和外部线缆连接的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用于接线柱和底板卡位的止挡边,所述接线柱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用于接线柱和底板安装固定的定位组件,所述接线柱的内侧开设有用于接线柱和外部线路连接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用于接线柱和外部线路的紧固的夹持组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口和电极套同轴线,所述电极套和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防转组件包括开设于第一槽口内侧用于固定电极套和底板的凹槽、固定连接于电极套底部用于配合凹槽对电极套限位的凸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圆形等角度排列在第一槽口的内侧,所述凸块圆形等角度排列在电极套的外部,所述第一槽口和电极套的数量位移一一对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孔等角度圆形排列在电极套的表面,所述顶轴与第一螺孔的位置相对应且规格相匹配,所述顶轴的长度大于第一螺孔的长度,所述顶轴和第一螺孔通过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槽口中心线与接线柱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止挡边与第二槽口的限位卡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于底板侧面的第一安装孔、开设于接线柱侧面的第二安装孔、活动连接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侧用于固定底板和接线柱的定位杆,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均与定位杆通过螺纹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开设于接线柱表面的第二螺孔、滑动连接于装配槽内侧的挤压块、活动连接于挤压块外部用于配合第二螺孔固定外部线缆和接线柱的推杆,所述推杆与第二螺孔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孔和装配槽位置中心对称且内部相通。
[0013]本技术提供了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凹槽和凸块使得电极套和底板限位卡接,电极套通过螺栓和底板紧固连接,电极套和蓄电池内侧铅极棒通过第一螺孔配合顶轴安装紧固连接,从而使得电极套和底板,电极套和蓄电池内侧铅极棒在后期安装维护中可独立拆卸维护,降低了蓄电池接线端子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同时第二槽口和止挡边使得接线柱和底板限位防转卡接,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配合定位杆对接线柱和底板固定连接,提高了接线柱和底板安装的可靠性,推杆在第二螺孔内侧转动使得挤压块在装配槽内侧滑动将放入接线柱内侧的外部线缆对压固定,提高了接线柱和外部线缆的装配强度和维护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底板、第一槽口、凹槽、第二槽口、第一安装孔之间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电极套、第一螺孔、顶轴之间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电极套、凸块、顶轴之间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电极套、凸块、第一螺孔之间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顶轴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接线柱、止挡边、定位组件、装配槽、夹持组件之间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接线柱、止挡边、第二安装孔、装配槽、第二螺孔之间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技术接线柱、止挡边、第二安装孔、装配槽、第二螺孔之间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技术定位杆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技术夹持组件之间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底板;11、第一槽口;12、电极套;13、防转组件;131、凹槽;132、凸块;14、第一螺孔;15、顶轴;2、第二槽口;21、接线柱;22、止挡边;23、定位组件;231、第一安装孔;232、第二安装孔;233、定位杆;24、装配槽;25、夹持组件;251、第二螺孔;252、挤压块;253、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该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一:
[0029]请参阅图1-图6,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套的第一槽口11,第一槽口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极套12,该电极套12用于连接蓄电池接线端子和蓄电池内部铅极棒,电极套1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套的第一槽口(11),所述第一槽口(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极套(12),该电极套(12)用于连接蓄电池接线端子和蓄电池内部铅极棒,所述电极套(12)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用于电极套(12)和底板(1)限位的防转组件(13),所述电极套(12)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固定电极套(12)和蓄电池内部铅极棒的第一螺孔(14),所述第一螺孔(1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用于配合第一螺孔(14)固定电极套(12)和蓄电池内部铅极棒的顶轴(15);所述底板(1)的表面开设有用于安装蓄电接线端子连接柱的第二槽口(2),所述第二槽口(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蓄电池接线端子和外部线缆连接的接线柱(21),所述接线柱(2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用于接线柱(21)和底板(1)卡位的止挡边(22),所述接线柱(21)的外部活动连接有用于接线柱(21)和底板(1)安装固定的定位组件(23),所述接线柱(21)的内侧开设有用于接线柱(21)和外部线路连接的装配槽(24),所述装配槽(2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用于接线柱(21)和外部线路的紧固的夹持组件(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11)和电极套(12)同轴线,所述电极套(12)和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防转组件(13)包括开设于第一槽口(11)内侧用于固定电极套(12)和底板(1)的凹槽(131)、固定连接于电极套(12)底部用于配合凹槽(131)对电极套(12)限位的凸块(1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珊林燕袁丹磊王惠军赵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亚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