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及货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74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及货车,其中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包含取景结构、显像结构、桅杆和第一激光器;所述桅杆能够连接于车体;所述桅杆的长度可调;所述取景结构设置于所述桅杆的一端;所述显像结构用于显示所述取景结构获得的图像;所述第一激光器连接于取景结构;所述第一激光器的轴线与所述桅杆垂直;所述第一激光器的朝向与所述取景结构的朝向相反;使用该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能解决现有货车由于车辆高度数据不准确或通道未设置限高标识,难以判断自身高度与前方通道高度的关系,容易与通道碰撞或卡在通道内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及货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特别是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及货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车辆一般不具备高度报警或高度指示装置,当驾驶员想确认车辆是否能通过某一通道时,需要驾驶员将车辆生产厂商提供的车辆高度数据与通道的限高标识数据进行对比,若通道的限高高度大于车辆全高,则说明车辆可以通过该通道。
[0003]但车辆生产厂商提供的车辆高度仅为车辆在厂家原装配置下的裸车高度,对于常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改变车厢种类,或使用开放式车厢的货车,货车的全高会根据所使用的车厢种类或搭载货物的尺寸发生变化;因而若驾驶员仍将车辆生产厂商提供的车辆高度数据作为货车的全高,则容易发生通道的限高高度大于车辆生产厂商提供的车辆高度,但货车无法通过通道的情况;且这种方式需要驾驶员自行记忆车辆数据,容易发生记错或遗忘的情况。
[0004]同时,现有的小型货车,如电动垃圾货车,常需要出入于非交通干道场合,如居民楼巷道或商业街;这些场合往往存在大量临时构造,如临时设置的广告牌或横幅,但大部分情况下不设置对应的限高标识,因而驾驶员无法得知前方通道与其所驾驶货车高度的相对关系,进而无法判断其所驾驶货车能否通过前方通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货车由于车辆高度数据不准确或通道未设置限高标识,难以判断自身高度与前方通道高度的关系,容易与通道碰撞或卡在通道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及货车。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包含取景结构、显像结构、桅杆和第一激光器;
[0008]所述桅杆能够连接于车体;所述桅杆的长度可调;
[0009]所述取景结构设置于所述桅杆的一端;所述取景结构用于观察车厢;
[0010]所述显像结构用于显示所述取景结构获得的图像;
[0011]所述第一激光器连接于取景结构;所述第一激光器的轴线与所述桅杆垂直;所述第一激光器与所述取景结构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激光器的轴线与所述桅杆另一端的距离为H1;所述取景结构的轴线与所述桅杆另一端的距离为H2;H1≥H2。
[0012]取景结构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摄像头,只要将桅杆安装于车体时,能获得车厢的图像即可;显像结构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显示屏,只要能显示取景结构获得的图像即可。
[0013]桅杆的长度调节参考现有技术,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现,如采用伸缩机构或折叠
机构。
[0014]H1和H2的具体差值代表货车顶部与通道顶部之间间距的最小值,视实际需求而定;如若需要货车顶部与通道之间间距至少50cm,则H1=H2+50cm。
[0015]当使用本方案时,将桅杆连接于车体,且桅杆沿车体高度方向,使取景结构朝向车体后方,第一激光器朝向车体前方;调整桅杆长度至取景结构可采集到车厢或车厢内货物的图像并显示在显像结构中;随后根据显像结构中的图像调整桅杆的长度,直至取景结构与车厢或车厢内货物的最高处平齐;则此时取景结构的高度即代表了货车的最高高度,而第一激光器此时的轴线高度即代表了最小通过高度。
[0016]当货车前方出现通道时,打开第一激光器;若通道的高度小于第一激光器的高度,则第一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照射于通道上方的实体结构,如墙体,并留下光斑,驾驶员在通道的实体结构上观察到光斑即可判断货车无法通过前方通道;若通道的高度大于第一激光器的高度,则第一激光器所发射的激光会通过通道照射至远方,无法在通道的实体结构,如墙体上留下光斑;驾驶员未在通道的实体结构上观察到光斑即可判断货车可通过前方通道。
[0017]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当货车安装有本方案时,驾驶员可通过显像结构辨认取景结构获得的图像,并调整取景结构的高度至与货车车厢或车厢内货物的最高高度匹配,从而使第一激光器的轴线和最小通过高度匹配,进而能通过观察通道的实体结构,如墙体上是否有光斑确认货车车厢或车厢内货物的最高高度与通道高度的相对关系,即能够判断货车能否通过前方通道,无需实际测量货车及其装载的货物的全高或通道的全高。
[0018]且由于采用了激光的形式判断通道的高度,驾驶员无需靠近通道即可判断货车是否能通过前方通道,从而能免去在通道无法通行时的额外操作,如倒车。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取景结构包含物镜;所述显像结构包含目镜;所述物镜、所述目镜和所述桅杆组合为潜望镜。
[0020]本方案通过物镜、目镜和桅杆组合成潜望镜,目镜、物镜可以采用简单的镜片制作,而无需使用昂贵的摄像头,且无需电力即可运作,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特性。
[002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含丝杆;所述丝杆和所述桅杆平行设置;所述取景结构通过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连接;转动所述丝杆能使所述取景结构靠近或远离所述桅杆的另一端。
[0022]丝杆可以采用各种方式驱动,如伺服电机或人力驱动。
[0023]本方案是一种具体的调节取景结构位置的方式,由于丝杆具备自锁功能,本方案能防止取景结构在外界影响,如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下发生意料外的位置变化,从而导致第一激光器的位置变化、第一激光器的光斑位置发生偏差的情况;同时丝杆还有精度高的优势,能更准确地调整取景结构的位置。
[002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丝杆远离所述取景结构的一端还连接有手柄;转动所述手柄能带动所述丝杆转动。
[0025]本方案能方便驾驶员手动调整取景结构的位置。
[002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柄的轴线与所述丝杆的轴线垂直;所述手柄和所述丝杆通过锥齿轮连接。
[0027]将本方案安装于车体时,需要桅杆沿竖直方向,因而丝杆也沿竖直方向;因此本方
案在手柄和丝杆之间设置锥齿轮传动,从而使手柄的旋转轴线能够相对丝杆的轴线垂直设置,即安装于车体时沿水平方向,更方便驾驶员操作。
[002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含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二激光器连接于所述取景结构;所述第二激光器的发射轴线与所述取景结构的轴线平齐;所述第二激光器的朝向与所述取景结构的朝向相同。
[0029]本方案在取景结构上安装了朝向与取景结构相同的第二激光器,且第二激光器的轴线与取景结构的轴线平齐;当车厢或车厢内的货物高度超过取景结构的高度,则第二激光器能在车厢或车厢内的货物上留下光斑,且光斑的高度对应取景结构的高度;当车厢或车厢内的货物高度均低于取景结构的高度,则第二激光器无法在车厢或车厢内的货物上留下光斑;驾驶员可根据此现象判断取景结构相对车厢或车厢内的货物的高度;相比于不设置第二激光器的其它方案,本方案中驾驶员只需辨认有无光斑,而无需辨认显像结构中图像的具体新增,辨别难度低,能减少误判的几率;同时本方案还能方便驾驶员在光线条件不佳,如夜间情形下辨认取景结果与车厢或车厢内的货物沿高度方向的相对位置。
[0030]作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取景结构、显像结构、桅杆(3)和第一激光器(6);所述桅杆(3)能够连接于车体(1);所述桅杆(3)的长度可调;所述取景结构设置于所述桅杆(3)的一端;所述取景结构用于观察车厢(2);所述显像结构用于显示所述取景结构获得的图像;所述第一激光器(6)连接于取景结构;所述第一激光器(6)的轴线与所述桅杆(3)垂直;所述第一激光器(6)的朝向与所述取景结构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激光器(6)的轴线与所述桅杆(3)另一端的距离为H1;所述取景结构的轴线与所述桅杆(3)另一端的距离为H2;H1≥H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景结构包含物镜(4);所述显像结构包含目镜(5);所述物镜(4)、所述目镜(5)和所述桅杆(3)组合为潜望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丝杆(8);所述丝杆(8)和所述桅杆(3)平行设置;所述取景结构通过丝杆螺母(9)与所述丝杆(8)连接;转动所述丝杆(8)能使所述取景结构靠近或远离所述桅杆(3)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货车的车辆高度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8)远离所述取景结构的一端还连接有手柄(10);转动所述手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海州陈叶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尚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