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及转子铁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927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所述冲片本体呈环形,所述冲片本体上设有沿所述冲片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磁极单元、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其中,所述第一空槽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磁极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磁极单元设置在第三空槽背离所述冲片本体轴线一侧,所述磁极单元包括沿所述冲片本体的径向呈镜面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磁钢槽;所述第二空槽与所述磁极单元对应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槽之间的中间位置。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转子铁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导热性能好,且漏磁现象少。且漏磁现象少。且漏磁现象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及转子铁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及转子铁芯。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转子的铁芯通常由若干转子冲片组成。转子冲片上设有磁钢槽,转子冲片堆叠后,各转子冲片的磁钢槽形成的空间用于嵌入磁钢。磁钢的永磁体磁场与电机定子线圈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耦合,并随之旋转。
[0003]当转子正常运行时,处于高速旋转的状态,堆叠成的转子铁芯会产生大量的热。
[0004]当磁钢的永磁体磁场的磁力线恰都能够汇集分布于所述磁极圈的外圈,即转子的圆周处时,永磁体磁场在穿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空气隙后,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定子线圈绕组的旋转磁场耦合做功,永磁电机的输出功率最大。当磁钢的永磁体磁场的磁力线没有参与耦合做功时,即为漏磁。
[0005]转子冲片的结构直接影响到转子铁芯的导热性能和磁钢的漏磁情况,因此,设计一款导热性能好,且漏磁现象少转子冲片,对于提升电机使用寿命及输出转矩十分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其导热性能好,且漏磁现象少。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所述冲片本体呈环形,所述冲片本体上设有磁极单元、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所述磁极单元、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均沿所述冲片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
[0008]所述第一空槽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磁极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
[0009]所述磁极单元设置在第三空槽背离所述冲片本体轴线一侧,所述磁极单元包括沿所述冲片本体的径向呈镜面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磁钢槽;
[0010]所述第二空槽与所述磁极单元对应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槽之间的中间位置。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磁极单元还包括第二磁钢槽,所述第二磁钢槽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槽之间;
[0012]所述第一磁钢槽内设有钕铁硼,所述第二磁钢槽内设有铁氧体。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个所述第一磁钢槽与所述第一空槽、所述第二空槽、所述第三空槽的距离均不小于8mm;
[0014]所述第二磁钢槽与所述第一空槽、所述第二空槽、所述第三空槽的距离均不小于8mm。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磁钢槽与所述第二空槽沿径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二空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磁钢槽远离所述冲片本体轴线一侧。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空槽及所述第二空槽均设置在所述第三空槽背离
所述冲片本体轴线一侧。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空槽的两侧壁均为与所述冲片本体同轴的圆弧面,所述第三空槽的数量小于所述磁极单元的数量,且所述第三空槽的数量*所述第三空槽侧壁的圆弧弧度≥300
°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空槽沿所述冲片本体的径向向外发散设置,所述第二空槽向垂直于所述冲片本体直径的方向延伸设置。
[001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磁钢槽为长条形槽,各磁极单元的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槽的夹角为65~85
°

[0020]所述第二磁钢槽为与所述第二空槽平行设置的长条形槽。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磁钢槽及所述第二磁钢槽的形状与大小相同,且四周均设有倒角或圆角。
[0022]此外,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永磁电机转子冲片的永磁电机转子铁芯。
[0023]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通过沿所述冲片本体的周向均匀设置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且将第一空槽设置在相邻两个磁极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将第二空槽设置在各磁极单元的两个第一磁钢槽之间的中间位置,将第三空槽设置在磁极单元与冲片本体的轴线之间,确保每个第一磁钢槽的两侧,以及靠近轴线一侧均布有帮助导热的空槽,帮助均匀地通风散热,且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能够使转子冲片轻量化,在动平衡测试时,便于放入平衡泥或粘贴平衡块;第一空槽设于相邻两个磁极单元之间,可以减少从而显著减少了极间漏磁现象的产生;第一磁钢均匀散布在各空槽之间,各空槽作为空气磁障,可以帮助减少整体漏磁现象,增大电机功率密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冲片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冲片的一实施例,具体包括冲片本体1,所述冲片本体1呈环形,所述冲片本体1上设有磁极单元、第一空槽3、第二空槽4第三空槽5,所述磁极单元、第一空槽3、第二空槽4和第三空槽5均沿所述冲片本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第一空槽3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磁极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磁极单元设置在第三空槽5背离所述冲片本体1轴线一侧,所述磁极单元包括沿所述冲片本体1的径向呈镜面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磁钢槽21;所述第二空槽4与所述磁极单元对应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槽21之间的中间位置。
[0029]本实施例通过沿所述冲片本体1的周向均匀设置第一空槽3、第二空槽4和第三空槽5,且将第一空槽3设置在相邻两个磁极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将第二空槽4设置在各磁极
单元的两个第一磁钢槽21之间的中间位置,将第三空槽5设置在磁极单元与冲片本体1的轴线之间,确保每个第一磁钢槽21的两侧,以及靠近轴线一侧均布有帮助导热的空槽,帮助均匀地通风散热,防止堆叠在一起的转子冲片在高速旋转时产生大量的热,从而防止电动机被烧坏;且第一空槽3、第二空槽4和第三空槽5能够使转子冲片轻量化,进行动平衡测试时,便于放入平衡泥或粘贴平衡块,另外,第一空槽3和第二空槽4在转子冲片叠放时可以帮助定位;第一空槽3设于相邻两个磁极单元之间,可以减少从而显著减少了极间漏磁现象的产生;第一磁钢槽21均匀散布在各空槽之间,各空槽作为空气磁障,可以帮助减少整体漏磁现象,增大电机功率密度。
[0030]所述磁极单元还包括第二磁钢槽22,所述第二磁钢槽22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槽21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磁钢槽21内设有钕铁硼,所述第二磁钢槽22内设有铁氧体。第一磁钢槽21与第二磁钢槽22内设置不同材质的磁钢,放在中间位置的铁氧体有利于增加电机的磁阻转矩输出能力,继而增加电机的扭矩输出能力。每个所述第一磁钢槽21、所述第二磁钢槽22与所述第二空槽4、第三空槽5的距离均不小于8mm,以使永磁电机在降低漏磁现象的同时,冲片本体1的结构能够承受永磁体施加的应力,保证转子的机械强度。
[0031]所述第一空槽3、所述第二空槽4、第三空槽5、第一磁钢槽21及所述第二磁钢槽22均贯穿冲片本体1的厚度。
[0032]所述第二磁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片本体,所述冲片本体呈环形,所述冲片本体上设有磁极单元、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所述磁极单元、第一空槽、第二空槽和第三空槽均沿所述冲片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所述第一空槽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磁极单元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磁极单元设置在第三空槽背离所述冲片本体轴线一侧,所述磁极单元包括沿所述冲片本体的径向呈镜面对称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磁钢槽;所述第二空槽与所述磁极单元对应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槽之间的中间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极单元还包括第二磁钢槽,所述第二磁钢槽设于两个所述第一磁钢槽之间;所述第一磁钢槽内设有钕铁硼,所述第二磁钢槽内设有铁氧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磁钢槽与所述第一空槽、所述第二空槽、所述第三空槽的距离均不小于8mm;所述第二磁钢槽与所述第一空槽、所述第二空槽、所述第三空槽的距离均不小于8mm。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永磁电机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钢槽与所述第二空槽沿径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二空槽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兆琳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