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431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S1、获取待测物体的初始模型数据,将初始模型数据输入控制系统,生成初始运动轨迹;S2、根据待测物体的形状,将所初始运动轨迹划分为多个检测段,控制系统根据每一检测端对应的初始运动轨迹,控制激光定位器沿待测物体表面运动,并对待测物体的轮廓进行扫描和仿形,获得每一检测段对应的精确模型数据,控制系统根据精确模型数据生成每一检测段对应的精确运动轨迹;S3、选取一个检测段进行探伤;S4、控制系统控制超声探头沿着检测段对应的精确运动轨迹运动,对检测段进行探伤;S5、对其余的检测段重复步骤S4;S6、所有的检测段探伤完成后,获得探伤结果。本方法可有效保护超声探头及待测物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探伤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波探伤仪是一种便携式工业无损探伤仪器,它能够快速、便捷、无损伤、精确地进行工件内部多种缺陷(裂纹、疏松、气孔、夹杂等)的检测、定位、评估和诊断。既可以用于实验室,也可以用于工程现场。广泛应用在锅炉、压力容器、航天、航空、电力、石油、化工、海洋石油、管道、军工、船舶制造、汽车、机械制造、冶金、金属加工业、钢结构、铁路交通、核能电力、高校等行业。
[0003]现有的超声波探伤仪在对物体进行探伤时,超声探头先沿着物体表面运动,获得物体的轮廓,然后超声探头再沿着获得的物体的轮廓运动,对该物体进行探伤。
[0004]现有超声波探伤仪在获取物体轮廓时,存在损伤物体或损伤超声探头的风险,其获得的物体轮廓准确度也较低,导致后续探伤时也存在损伤物体或损伤超声探头的风险,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超声探头损伤物体或损伤超声探头的风险,提高超声波探伤仪探伤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所述探伤仪包括超声探头、激光定位器和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获取待测物体的初始模型数据,将所述初始模型数据输入所述控制系统,生成初始运动轨迹;
[0009]S2、根据所述待测物体的形状,将所初始运动轨迹划分为多个检测段,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每一所述检测端对应的初始运动轨迹,控制所述激光定位器沿所述待测物体表面运动,并对所述待测物体的轮廓进行扫描和仿形,获得每一所述检测段对应的精确模型数据,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精确模型数据生成每一所述检测段对应的精确运动轨迹;
[0010]S3、选取一个所述检测段进行探伤;
[0011]S4、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超声探头沿着所述检测段对应的所述精确运动轨迹运动,对所述检测段进行探伤;
[0012]S5、对其余的所述检测段重复步骤S4;
[0013]S6、所有的所述检测段探伤完成后,获得探伤结果。
[0014]可选的,所述获取待测物体的初始模型数据包括:在所述控制系统中调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三维图纸文件,离散所述三维图纸中待测物体的轮廓线生成相应的位置点,形成所述待测物体的所述初始运动轨迹。
[0015]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6]S01、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所述初始模型数据前,进行准备工作。
[0017]可选的,所述准备工作包括:
[0018]S011、检查压缩空气气路;
[0019]S012:开启压缩空气泵,正常供气后开启所述探伤仪的电源;
[0020]S013:开启各个仪器的开关,全机通电,开启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水泵供应循环耦。
[0021]可选的,所述准备工作还包括:
[0022]S014、使用按照所述探伤仪设计文件要求的标准试块对所述探伤仪进行校准,调节所述探伤仪的灵敏度。
[0023]可选的,所述准备工作还包括:
[0024]S015、将待测物体通过桁架机械手放置在旋转辊上,使待测物体随旋转辊旋转。
[0025]可选的,所述探伤仪的所述超声探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超声探头并列,共同对所述待测物体进行探伤,且每一所述超声探头均沿所述精确运动轨迹运动。
[0026]可选的,所述探伤仪具有打标装置,所述打标装置随所述超声探头一同运动;所述步骤S4包括:
[0027]S401、当所述超声探头检测到所述待测物体存在缺陷时,所述打标装置对存在的缺陷位置进行标记。
[0028]可选的,步骤S2中,所述激光定位器的起始位置距离所述初始运动轨迹的起点49mm~51mm,所述超声探头距离所述待测物体的表面199mm~201mm。
[0029]可选的,步骤S4中,所述超声探头距离所述待测物体表面9mm~11mm。
[0030]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先根据待测物体的模型文件离散出待测物体轮廓的位置点,进而确定初始运动轨迹。初始运动估计确定好后,激光定位器沿着初始运动轨迹运动,对待测物体的轮廓进行精确地扫描、仿形,得到超声探头运动的精确运动轨迹,最后超声探头根据精确运动轨迹对待测物体进行精确地探伤。因此,超声探头的运行轨迹精确,可以有效避免探伤仪在获取物体轮廓或探伤的过程中,由于超声探头与待测物体发生碰撞,而使超声探头或者待测物体受到损伤的情况,并且还能够提高超声探头测得的探伤结果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在检查内外穿透伤、折叠、夹杂、裂缝、伤痕、裂纹、凹坑、分层等内部横向伤、纵向伤、管壁分层测厚等缺陷时均能够良好适用。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探伤仪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
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34]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5]本专利技术请求公开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探伤仪包括超声探头、激光定位器和控制系统。
[0036]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S1、获取待测物体的初始模型数据,将初始模型数据输入控制系统,生成初始运动轨迹。
[0038]S2、根据待测物体的形状,将所初始运动轨迹划分为多个检测段,控制系统根据每一检测端对应的初始运动轨迹,控制激光定位器沿待测物体表面运动,并对待测物体的轮廓进行扫描和仿形,获得每一检测段对应的精确模型数据,控制系统根据精确模型数据生成每一检测段对应的精确运动轨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伤仪的控制方法,所述探伤仪包括超声探头、激光定位器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待测物体的初始模型数据,将所述初始模型数据输入所述控制系统,生成初始运动轨迹;S2、根据所述待测物体的形状,将所初始运动轨迹划分为多个检测段,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每一所述检测端对应的初始运动轨迹,控制所述激光定位器沿所述待测物体表面运动,并对所述待测物体的轮廓进行扫描和仿形,获得每一所述检测段对应的精确模型数据,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精确模型数据生成每一所述检测段对应的精确运动轨迹;S3、选取一个所述检测段进行探伤;S4、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超声探头沿着所述检测段对应的所述精确运动轨迹运动,对所述检测段进行探伤;S5、对其余的所述检测段重复步骤S4;S6、所有的所述检测段探伤完成后,获得探伤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测物体的初始模型数据包括:在所述控制系统中调取所述待测物体的三维图纸文件,离散所述三维图纸中待测物体的轮廓线生成相应的位置点,形成所述待测物体的所述初始运动轨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S01、获取所述待测物体的所述初始模型数据前,进行准备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备工作包括:S011、检查压缩空气气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龙徐悠悠李正杰李开春顾嘉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苏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