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盆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429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面盆龙头,包括通过筒体,所述筒体外壁设有出水孔;还包括配水板,所述配水板设有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以及出水道,所述出水道位于配水板侧面的一端与出水孔对应并与出水孔焊接对接,所述配水板下表面设有一端与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焊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至筒体下端的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下端均设有对接头;所述筒体上端设有用于将冷热水阀芯固定于配水板上的压盖;所述筒体侧面设有与出水孔对应连通的出水臂,所述出水臂设有出水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有效减少行业支撑领域,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时对大型生产设备的依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外形美观度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盆龙头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盆龙头。

技术介绍

[0002]面盆龙头(台盆龙头)在生产时,一般采用翻砂的工艺进行主体、出水臂等结构的成型,同时后期需要通过镗内端面的方式加工出阀芯安装位,以及在主体上通过打孔的方式加工出各个水道,并在水道口加工出对接螺纹;如想减少材料上的损耗,一般会将主体底部尽可能做成内凹进行偷料,由于冷热水阀芯的进水孔及出水孔均与阀芯中心首先呈现偏移设置,故主体底部的进水孔在打孔时也跟随着偏移,这就导致进水管路在接入时也随之偏移,容易与主体底部的螺纹安装筒内壁发生干涉,因此有些厂家会在生产时直接通过在焊接铜管的方式将对接螺纹外引至主体底部端面处,从而保证正常接水;因此整体工序复杂,材料损耗大,生产成本较高,过于依赖外部其他行业的外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行业支撑领域,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时对大型生产设备的依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外形美观度的面盆龙头。
[000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盆龙头,包括通过管状型材裁切形成的筒体,所述筒体外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水孔;还包括配水板,所述配水板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以及自配水板上表面向下开设后往配水板侧面方向开设的出水道,所述出水道位于配水板侧面的一端与出水孔对应并与出水孔焊接对接,所述配水板下表面设有一端与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焊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至筒体下端的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下端均设有对接头;所述筒体上端设有用于将冷热水阀芯固定于配水板上的压盖;所述筒体侧面设有与出水孔对应连通的出水臂,所述出水臂设有出水嘴。
[0005]上述结构中,筒体通过管状型材裁切形成,可直接购买现成的型材进行切割生产,方便根据高度尺寸调节筒体的长短;配水板的可直接通过激光切割下料并割出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后续只需对出水道进行打孔,并焊接上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而后将其与筒体组装焊接即可;出水道在与出水孔焊接使其两者相连的同时也能直接将配水板固定于筒体内,同时也为冷热水阀芯的安装提供支撑,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对筒体及配水板进行电阻焊或点焊加固;由于配水板的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通过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外引,并在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延伸端设置对接头,可避免直接在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攻丝加工出对接头而导致对接头与筒体底部呈现偏置状态而影响用户连接管路,由于直接在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攻丝加工出对接头会受其螺纹长度影响及密封面的需求,会大幅提升整个配水板的厚度(厚度至少要15 mm
ꢀ‑
20mm),因此外引对接头也能有效降低配水板的厚度(降低至10mm),从而降低重量,也方便配水板的切割下料。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配水板、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均为不锈钢材质。
[0007]上述结构中,筒体、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均为不锈钢管材,配水板为不锈钢板,切割下料带来的材料损失极小;现有一般翻砂方式生产的主体为黄铜材质,如将材料从不锈钢替换为黄铜,受黄铜自身材料属性的影响(较脆、弹性变形小),同样壁厚下难以甚至无法拉伸出薄壁管材,进而导致工艺成本的提升,因此在此方式下选用不锈钢材质,既减轻了重量,又降低了材料成本,同时同属性材料在焊接时的工艺要求也较低,也能保证可靠性,黄铜焊接一般只能采用钎焊等工艺。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臂为不锈钢材质。
[0009]上述结构中,同属性材料方便焊接。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上端设有压盖板,所述压盖板中心设有向下冲压拉伸而成的旋合筒,所述压盖板外缘与筒体上端面或上端内壁焊接,所述压盖与旋合筒螺纹对接。
[0011]上述结构中,冷热水阀芯从旋合筒置入,并通过压盖与旋合筒螺纹对接的方式将冷热水阀芯压于配水板上,使冷热水阀芯底部的冷水口及热水口分别与配水板上表面的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连通,同时冷热水阀芯底部的出水口与出水道连通。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盖板与旋合筒为不锈钢板材一体冲压拉伸而成。
[0013]上述结构中,便于生产,合理利用不锈钢自身的延展性,如采用黄铜材质难以实现拉伸。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下端设有底盖板,所述底盖板中心设有向上冲压拉伸而成的对接筒,所述底盖板外缘与筒体下端面或下端内壁焊接,所述对接筒内壁设有安装螺纹。
[0015]上述结构中,便于生产,合理利用不锈钢自身的延展性,如采用黄铜材质难以实现拉伸;安装螺纹用于旋合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延伸至台面下方与螺母旋合以此固定筒体。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在水平投影面上与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的对接头错位设置,两对接头中心的虚拟连接线与安装螺纹中心重合。
[0017]上述结构中,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通过冲压弯曲使其两端相互错开。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下端还设有装饰盖,所述装饰盖通过螺钉与底盖板相连的同时与筒体下端端面相抵,所述装饰盖中心设有内径大于安装螺纹大径的装饰盖通孔。
[0019]上述结构中,装饰盖为不锈钢材质。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饰盖下端设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中心设有内径大于安装螺纹大径的支撑垫通孔。
[0021]上述结构中,支撑垫优选为橡胶垫。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与冷热水阀芯的阀杆相连的手柄。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筒体通过管状型材裁切形成,可直接购买现成的型材进行切割生产,方便根据高度尺寸调节筒体的长短;配水板的可直接通过激光切割下料并割
出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后续只需对出水道进行打孔,并焊接上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而后将其与筒体组装焊接即可;出水道在与出水孔焊接使其两者相连的同时也能直接将配水板固定于筒体内,同时也为冷热水阀芯的安装提供支撑,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对筒体及配水板进行电阻焊或点焊加固;由于配水板的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通过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外引,并在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延伸端设置对接头,可避免直接在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攻丝加工出对接头而导致对接头与筒体底部呈现偏置状态而影响用户连接管路,由于直接在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攻丝加工出对接头会受其螺纹长度影响及密封面的需求,会大幅提升整个配水板的厚度(厚度至少要15 mm
ꢀ‑
20mm),因此外引对接头也能有效降低配水板的厚度(降低至10mm),从而降低重量,也方便配水板的切割下料。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图1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盆龙头,包括通过管状型材裁切形成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壁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出水孔;还包括配水板,所述配水板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以及自配水板上表面向下开设后往配水板侧面方向开设的出水道,所述出水道位于配水板侧面的一端与出水孔对应并与出水孔焊接对接,所述配水板下表面设有一端与第一进水道、第二进水道焊接,另一端向下延伸至筒体下端的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下端均设有对接头;所述筒体上端设有用于将冷热水阀芯固定于配水板上的压盖;所述筒体侧面设有与出水孔对应连通的出水臂,所述出水臂设有出水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配水板、第一进水管及第二进水管均为不锈钢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臂为不锈钢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端设有压盖板,所述压盖板中心设有向下冲压拉伸而成的旋合筒,所述压盖板外缘与筒体上端面或上端内壁焊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世柱翁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亿胜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