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307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一种用于实现导电体相互间连接以及信号传输的接触器,包括:芯部,其沿纵向延伸,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绝缘部,其包围上述芯部的横向表面,并且能够弹性变形;屏蔽部,其以与上述芯部隔开的方式包围上述绝缘部的横向表面,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执行导电体相互间连接以及信号传输的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是一种传输线路,其用于弥补具有因趋肤效应(Skin Effect)而在高频下导线的有效电阻上升的缺陷的双线式平行电缆。图1是示出同轴电缆以及组装在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的图。通常,同轴电缆10的两个圆柱形导体以及绝缘体共享中心轴。同轴电缆10的中心部导体用于传输实际的信号,包围中心部导体的绝缘体被设置为填充在中心部导体和外部导体之间,以使它们彼此分离。包围绝缘体的外部导体由用于遮蔽的金属屏蔽罩(网)构成。例如,外部导体可以由网状的铝或铜形成。
[0003]参照图1,与同轴电缆10端部连接的金属连接器20由中心部的销、包围销的绝缘体以及包围绝缘体的端子构成。连接器20用于实现导电体之间的机械及电性连接,并且可以根据用途设计成M型连接器、N型连接器以及F型连接器等各种形状。
[0004]然而,对于现有的同轴电缆10和连接器20而言,单独部件的制造以及组装过程复杂,并且不具有弹性变形而紧贴的结构。因此,现有的同轴电缆10和连接器20存在难以保障导电体相互之间的可靠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为执行导电体相互间连接以及信号传输,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
[0007]另外,提供一种为了执行导电体相互间连接以及信号传输而一体形成的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
[0008]然而,本实施例要实现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还可能存在其他技术问题。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接触器,上述接触器为用于实现导电体相互间连接以及信号传输的接触器,包括:芯部,其形成为沿纵向延伸,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绝缘部,其形成为包围上述芯部的横向表面,并且能够弹性变形;屏蔽部,其形成为以与上述芯部隔开的方式包围上述绝缘部的横向表面,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接触器的制造方法,上述方法为制造用于实现导电体相互间连接以及信号传输的接触器的方法,包括:形成芯部的步骤,上述芯部沿纵向延伸,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形成绝缘部的步骤,上述绝缘部包围上述芯部的横向表面,并且能够弹性变形;以及形成屏蔽部的步骤,上述屏蔽部以与上述芯部隔开的方式包围上述绝缘部的横向表面,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
[0012]上述解决问题的方案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专利技术。除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之外,还可以存在记载于附图以及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中的附加实施例。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通过弹性变形而加压及紧贴于结构物,从而能够保障可靠的连接,并且能够降低接触电阻。并且,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存在接触表面的公差或形状差异,也可以实现有效的相互连接的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
[0015]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由于芯部、绝缘部以及屏蔽部彼此接合而一体制成,从而可以省略组装过程并且可以节省制造费用。进而,可以提供一种将芯部、绝缘部以及屏蔽部各自制造成具有各种形状以及物性的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出同轴电缆以及组装在同轴电缆的连接器的图。
[0017]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接触器的图。
[0018]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接触器的图。
[0019]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接触器的图。
[0020]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接触器的方法的图。
[0021]图6至图14是示出图5所示的制造接触器的方法的步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然而,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且不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并且,为了在附图中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针对相似的部分,赋予相似的附图标记。
[0023]在整个说明书中,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连接”不仅指“直接连接”,而且指两者之间还具有其他元件而“电连接”的情况。并且,当某一部分“包括”某一结构要素时,除非另有相反的记载,并不排除其他结构要素,而是表达还可包括其他结构要素,应当理解,并不事先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结构要素、部件或这些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的可能性。
[0024]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接触器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100可以包括芯部110、绝缘部120以及屏蔽部130。参照图2,芯部110、绝缘部120以及屏蔽部130可以构成为同心圆柱形。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设计成同心圆柱形的芯部110、绝缘部120以及屏蔽部130可以共享中心轴。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芯部110、绝缘部120以及屏蔽部130通过相变而固化,从而能够彼此一体形成。例如,液相的芯部110、绝缘部120以及屏蔽部130可以相变为固相,并且可以随着粘度(viscosity)增加而固化。接触器100可以形成芯部110、绝缘部120以及屏蔽部130通过相变而直接接合为一体的结构体。
[0027]如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器100被制造成芯部110、绝缘部120以及屏蔽部130彼此接合而形成一体,从而不仅可以省略组装过程并且可以节省制造费用,还可以将芯部110、
绝缘部120以及屏蔽部130各自制造成各种形状。以下,将描述每个结构。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芯部110可以形成为沿纵向延伸,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芯部110可以起到用于传输信号的导线作用。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屏蔽部130可以形成为以与芯部110隔开的方式包围绝缘部120的横向表面,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屏蔽部130由导电性材质构成,当芯部110传输信号时,可以起到屏蔽干扰等的作用。
[0029]例如,芯部110和屏蔽部130可以由包括含有导电性颗粒的硅酮(silicone)的材质构成。芯部110和屏蔽部13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高分子物质。芯部110和屏蔽部130可以由硅酮、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SBR、NBR等以及诸如它们的氢化合物的二烯型橡胶形成,另外,还可以由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等以及诸如它们的氢化合物的嵌段共聚物构成。另外,芯部110和屏蔽部130可以由氯丁二烯、聚氨酯橡胶、聚乙烯型橡胶、环氧氯丙烷橡胶、乙烯

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等材质构成。...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接触器,其为用于实现导电体相互间连接以及信号传输的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包括:芯部,所述芯部形成为沿纵向延伸,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绝缘部,所述绝缘部包围所述芯部的横向表面,并且能够弹性变形;屏蔽部,所述屏蔽部以与所述芯部隔开的方式包围所述绝缘部的横向表面,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所述绝缘部以及所述屏蔽部通过相变而固化,从而彼此一体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所述绝缘部以及所述屏蔽部为同心圆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和所述屏蔽部分别具有沿所述纵向比所述绝缘部更加突出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形成为沿所述纵向比所述屏蔽部更加突出,所述芯部形成为沿所述纵向比所述绝缘部更加突出。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和所述屏蔽部的物理性质中至少一种彼此不同,所述物理性质包括硬度、弹性模量以及电阻率。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以及所述屏蔽部中所含有的导电性颗粒沿所述纵向排列。8.一种接触器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用于实现导电体相互间连接以及信号传输的接触器的方法,所述接触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芯部的步骤,所述芯部沿纵向延伸,含有导电性颗粒,并且能够弹性变形;形成绝缘部的步骤,所述绝缘部包围所述芯部的横向表面,并且能够弹性变形;以及形成屏蔽部的步骤,所述屏蔽部以与所述芯部隔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璜燮朴钟君尹淇相金景豪
申请(专利权)人:宇德曼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