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196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装置在研磨塑料颗粒过程中塑料过热,从而发生粘连的问题,包括包括支撑机构、研磨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下壳体底部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顶部设有下磨盘,所述冷却腔内侧顶部设有第一水冷管,所述下壳体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下壳体顶部设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底部设有冷却块,所述冷却块内侧底部设有第二水冷管,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本装置通过通过第一水冷管的设置,便于冷却腔对下磨盘进行降温,通过第二水冷管的设置,便于冷却块对上磨盘进行降温,避免塑料在研磨过程中过热的情况发生。研磨过程中过热的情况发生。研磨过程中过热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塑料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又称塑料成型加工。是将合成树脂或塑料转化为塑料制品的各种工艺的总称,是塑料工业中一个较大的生产部门。塑料加工一般包括塑料的配料、成型、机械加工、接合、修饰和装配等。后四个工序是在塑料已成型为制品或半制品后进行的,又称为塑料二次加工。
[0003]在2022年10月18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21759756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
[0004]包括过筛分箱、研磨箱、废料箱、收集箱、支撑腿、研磨电机、传动杆、实心研磨块、研磨板、进料口、散热风扇、出风口、第一下料口、滑槽、筛分板、滑块、出料口、隔板、第二下料口、取料门,所述筛分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研磨箱。
[0005]该方案记载的技术方案通过研磨电机会通过传动杆带动实心研磨块对塑料进行研磨,在实心研磨块对塑料进行研磨的过程中,扇热风扇的转动会对研磨板的外表面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塑料在研磨的过程中发生融化现象导致粘连在实心研磨块上,提高了实心研磨块的研磨效率和研磨质量,但是该装置只能通过散热风扇对研磨板进行降温,不能对内部的研磨块进行降温,且散热风扇的降温效果较为有限,仍然会出现塑料颗粒在研磨的过程中与眼模块接触的一侧过热,从而发生粘连的情况。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以解决现在的装置在研磨塑料颗粒过程中塑料过热,从而发生粘连的问题。
[0008]本技术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9]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包括支撑机构、研磨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下壳体,所述研磨机构包括上磨盘和下磨盘,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腔和冷却块,所述下壳体底部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顶部设有下磨盘,所述冷却腔内侧顶部设有第一水冷管,所述下壳体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且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与第一水冷管两端连通,所述下壳体顶部设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底部设有冷却块,所述冷却块内侧开设有空腔,所述冷却块内侧底部设有第二水冷管,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且所述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与第二水冷管两端连通。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却腔和冷却块,便于对上磨盘和下磨盘进行冷却,避免塑料在研磨过程中过热的情况发生,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设置,便于向第一水冷管内部通入冷却水,通过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便于向第二水冷管
内部通入冷却水,通过第一水冷管的设置,便于冷却腔对下磨盘进行降温,通过第二水冷管的设置,便于冷却块对上磨盘进行降温。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冷管与第二水冷管均为一体成型的螺旋状管体,且所述第一水冷管与第二水冷管材质均为紫铜。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水冷管与第二水冷管均为一体成型的螺旋状管体,增加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冷却效果,避免在塑料研磨的过程中出现过热的情况。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块底部与上磨盘顶部贴合,所述冷却块顶部设有斜坡。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却块底部与上磨盘顶部贴合,便于冷却块吸收上磨盘的热量,通过冷却块顶部设有斜坡,将从料斗落入的塑料滑落到下磨盘上,便于研磨。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中部固定安装有层板,所述层板顶部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内部穿插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底部设有轴座,所述轴座底部与电机箱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顶部与上磨盘固定连接。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箱的设置,便于对内部机械传动结构进行保护,通过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便于电机工作带动传动轴旋转,通过传动轴顶部与上磨盘固定连接,便于电机工作带动上磨盘旋转,从而研磨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的塑料。
[0017]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外侧套设有护管,所述护管底部与电机箱顶部连通,所述护管顶部设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顶部与上磨盘底部固定连接。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护管的设置,便于对传动轴进行保护,避免传动轴卷入异物,通过转动轴承的设置,便于将上磨盘与护管转动连接,使护管承受上磨盘的重量,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料斗,所述料斗底部与上壳体内侧相通,所述下磨盘中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底部固定连接有输料管,且所述输料管一端套设在护管外部。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出料口的设置,便于研磨完毕的塑料落入输料管,通过输料管的设置,便于使用容器将研磨完毕的塑料颗粒进行收集。
[0021]进一步的所述上磨盘与下磨盘均为锥形,且所述下磨盘锥度大于上磨盘。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磨盘锥度大于上磨盘,使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的距离由外向内逐渐变小,上磨盘向下与出料口最小距离为合格的塑料颗粒最大直径,使塑料颗粒被研磨至直径小于合格的塑料颗粒最大直径时才能通过出料口。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通过冷却腔和冷却块,便于对上磨盘和下磨盘进行冷却,避免塑料在研磨过程中过热的情况发生,通过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设置,便于向第一水冷管内部通入冷却水,通过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便于向第二水冷管内部通入冷却水,通过下磨盘锥度大于上磨盘,使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的距离由外向内逐渐变小,上磨盘向下与出料口最小距离为
合格的塑料颗粒最大直径,使塑料颗粒被研磨至直径小于合格的塑料颗粒最大直径时才能通过出料口。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第一立体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左视图。
[0026]图3是本技术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剖切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电机箱内部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第一水冷管立体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第二水冷管立体示意图。
[003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1]101、支撑机构;102、研磨机构;103、冷却机构;10101、支撑腿;10102、层板;10103、电机箱;10104、护管;10105、下壳体;10106、上壳体;10201、下磨盘;10202、上磨盘;10203、传动轴;10204、出料口;102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01)、研磨机构(102)和冷却机构(103),所述支撑机构(101)包括下壳体(10105),所述研磨机构(102)包括上磨盘(10202)和下磨盘(10201),所述冷却机构(103)包括冷却腔(10301)和冷却块(10305),所述下壳体(10105)底部开设有冷却腔(10301),所述冷却腔(10301)顶部设有下磨盘(10201),所述冷却腔(10301)内侧顶部设有第一水冷管(10302),所述下壳体(10105)一侧设有第一进水口(10303)和第一出水口(10304),且所述第一进水口(10303)和第一出水口(10304)分别与第一水冷管(10302)两端连通,所述下壳体(10105)顶部设有上壳体(10106),所述上壳体(10106)底部设有冷却块(10305),所述冷却块(10305)内侧开设有空腔,所述冷却块(10305)内侧底部设有第二水冷管(10306),所述上壳体(10106)顶部设有第二进水口(10307)和第二出水口(10308),且所述第二进水口(10307)和第二出水口(10308)分别与第二水冷管(10306)两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冷管(10302)与第二水冷管(10306)均为一体成型的螺旋状管体,且所述第一水冷管(10302)与第二水冷管(10306)材质均为紫铜。3.如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加工用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块(10305)底部与上磨盘(10202)顶部贴合,所述冷却块(10305)顶部设有斜坡。4.如权利要求1所述塑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九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