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控制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98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7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身控制装置和车辆,车身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多个第一连接端子、通信控制电路、多个第二连接端子和车身控制电路。第一连接端子用于传输通信信号;通信控制电路与多个第一连接端子分别电连接;第二电路板的尺寸与第一电路板的尺寸一致;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传输车身控制信号和车辆驱动信号中的至少一者;车身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车身控制信号输出车辆驱动信号。本申请通过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设置为尺寸相同,且在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上相同位置分别设置通信控制电路和车身控制电路,在设计壳体时,可以实现通信控制电路和车身控制电路的壳体共享。控制电路和车身控制电路的壳体共享。控制电路和车身控制电路的壳体共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控制装置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控制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先进驾驶辅助功能提升、车辆控制电气化程度提高、座舱体验的多元化、远程控制与实时车间通讯等新需求的出现,车辆内电控系统日趋复杂,造成物料供应复杂、新部件导入整合不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身控制装置及车辆,实现通信控制电路和车身控制电路的壳体共享。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身控制装置,所述车身控制装置包括:
[0005]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区域;
[0006]多个第一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边缘,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用于传输通信信号;
[0007]通信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区域,所述通信控制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电连接;
[0008]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对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区域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尺寸一致;
[0009]多个第二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外边缘,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传输车身控制信号和车辆驱动信号中的至少一者;
[0010]车身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区域;所述车身控制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别电连接;所述车身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车身控制信号输出所述车辆驱动信号。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还设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二电路板还设有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对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三区域的位置设置;
[0012]所述车身控制装置还包括:
[0013]第一信号传输电路,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三区域;所述通信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电路传输所述通信信号;
[0014]第二信号传输电路,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四区域;所述车身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电路传输所述车身控制信号和所述车辆驱动信号。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还设有第五区域,所述第二电路板还设有第六区域,所述第六区域对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五区域的位置设置;
[0016]所述车身控制装置还包括:
[0017]第一测试电路,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五区域;所述第一测试电路用于对所述
通信控制电路进行测试;
[0018]第二测试电路,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六区域,所述第二测试电路用于对所述车身控制电路进行测试。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控制装置还包括:
[0020]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围合形成第一容置空腔,所述通信控制电路、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电路、所述车身控制电路及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电路均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腔内。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控制装置还包括:
[0022]第一散热组件,对应所述通信控制电路和所述车身控制电路的位置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一散热组件用于对所述通信控制电路和所述车身控制电路进行散热。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一体成型。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控制装置还包括:
[0025]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围合形成第二容置空腔;所述通信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电路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腔内;
[0026]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电路板围合形成第三容置空腔;所述车身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电路设于所述第三容置空腔内。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三壳体的尺寸一致。
[00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控制装置还包括:
[0029]第二散热组件,对应所述通信控制电路的位置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用于对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进行散热;
[0030]第三散热组件,对应所述车身控制电路的位置设于所述第三壳体上;所述第三散热组件用于对所述车身控制电路进行散热。
[0031]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控制装置。
[0032]本申请通过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设置为尺寸相同,且在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上相同位置分别设置通信控制电路和车身控制电路,在设计壳体时,可以实现通信控制电路和车身控制电路的壳体共享。且设置多个第一连接端子以满足通信控制电路的所有功能需求,设置多个第二连接端子以满足车身控制电路的所有功能需求,使用者可以根据应用场景和项目需求不同调整第二连接端子的接线方式,不需要重新设计电路和壳体,在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项目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开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申请车身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0034]图2为本申请车身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申请的第一散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申请的车身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申请的第二散热组件和第三散热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9]车身控制装置
ꢀꢀꢀꢀꢀꢀꢀꢀ
100
ꢀꢀꢀꢀꢀꢀꢀꢀ
第一电路板
ꢀꢀꢀꢀꢀꢀꢀꢀꢀ
110
[0040]第一连接端子
ꢀꢀꢀꢀꢀꢀꢀꢀ
111
ꢀꢀꢀꢀꢀꢀꢀꢀ
通信控制电路
ꢀꢀꢀꢀꢀꢀꢀꢀ
112
[0041]第二电路板
ꢀꢀꢀꢀꢀꢀꢀꢀꢀ
120
ꢀꢀꢀꢀꢀꢀꢀꢀ
第二连接端子
ꢀꢀꢀꢀꢀꢀꢀꢀ
121
[0042]车身控制电路
ꢀꢀꢀꢀꢀꢀꢀꢀ
122
ꢀꢀꢀꢀꢀꢀꢀꢀ
第一壳体
ꢀꢀꢀꢀꢀꢀꢀꢀꢀꢀ
130
[0043]第二信号传输电路
ꢀꢀꢀꢀ
123
ꢀꢀꢀꢀꢀꢀꢀꢀ
第一信号传输电路
ꢀꢀꢀꢀ
113
[0044]第一测试电路
ꢀꢀꢀꢀꢀꢀꢀꢀ
114
ꢀꢀꢀꢀꢀꢀꢀꢀ
第二测试电路
ꢀꢀꢀꢀꢀꢀꢀꢀ
124
[0045]第一散热组件
ꢀꢀꢀꢀꢀꢀꢀꢀ
140
ꢀꢀꢀꢀꢀꢀꢀꢀ
第二壳体
ꢀꢀꢀꢀꢀꢀꢀꢀꢀꢀ
150
[0046]第三壳体
ꢀꢀꢀꢀꢀꢀꢀꢀꢀꢀ
160
ꢀꢀꢀꢀꢀꢀꢀꢀ
第二散热组件
ꢀꢀꢀꢀꢀꢀꢀꢀ
170
[0047]第三散热组件
ꢀꢀꢀꢀꢀꢀꢀꢀ
180
[004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一区域;多个第一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外边缘,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用于传输通信信号;通信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区域,所述通信控制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分别电连接;第二电路板,设有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对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区域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尺寸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尺寸一致;多个第二连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外边缘,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与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传输车身控制信号和车辆驱动信号中的至少一者;车身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区域;所述车身控制电路与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别电连接;所述车身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车身控制信号输出所述车辆驱动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还设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二电路板还设有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对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三区域的位置设置;所述车身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信号传输电路,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三区域;所述通信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信号传输电路传输所述通信信号;第二信号传输电路,设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四区域;所述车身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信号传输电路传输所述车身控制信号和所述车辆驱动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还设有第五区域,所述第二电路板还设有第六区域,所述第六区域对应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五区域的位置设置;所述车身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测试电路,设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五区域;所述第一测试电路用于对所述通信控制电路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典融
申请(专利权)人:富泰京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