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转向机构及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980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转向机构,属于车辆转向机构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左转向臂、右转向臂以及横拉杆组件,所述横拉杆组件包括左横拉杆和右横拉杆,所述左横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转向臂,所述左横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右横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右转向臂,所述右横拉杆的另一端开设有齿形槽;所述传动齿轮嵌设于所述齿形槽并与其啮合传动,使得所述左横拉杆与所述右横拉杆之间能够相对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致动机构以及所述车辆转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梯形转向架无法实现阿克曼转向的缺陷,实现了梯形转向架的连杆补偿功能,使得汽车能够进行阿克曼转向。使得汽车能够进行阿克曼转向。使得汽车能够进行阿克曼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转向机构及转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转向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机构及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阿克曼(Ackerman)转向原理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每个车轮的运动轨迹都必须完全符合它的自然运动轨迹,从而保证轮胎与地面之间处于纯滚动而无滑移的状态。汽车在进行阿克曼转向时,内前轮与外前轮的轴线相交于同一个瞬时中心点,并且该瞬时中心点位于两个后轮的轴线延长线上,也即,内前轮与外前轮的转向角之间满足阿克曼转向关系式。
[0003]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运用阿克曼转向原理制造的梯形汽车转向架。然而,该类梯形转向架一般是双摇杆的四连杆机构,当汽车前轮进行转向时,受限于连杆的长度固定、无法伸缩,导致内前轮与外前轮的转向角之间无法满足阿克曼转向关系式,汽车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阿克曼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转向机构及转向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梯形转向架在转向过程中的连杆无法伸缩、无法实现阿克曼转向的缺陷,实现了梯形转向架的连杆补偿功能,使得车辆前轮的转向角满足阿克曼转向关系式、汽车能够进行阿克曼转向。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转向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通过左转向节与左前轮连接,所述机架的另一端通过右转向节与右前轮连接;左转向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左转向臂通过所述第一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与所述左转向节的连接处;右转向臂,具有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右转向臂通过所述第三端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与所述右转向节的连接处;所述左转向臂与所述右转向臂之间设置有横拉杆组件,包括左横拉杆和右横拉杆,所述左横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转向臂的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左横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右横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右转向臂的所述第四端部,所述右横拉杆的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齿形槽;所述传动齿轮嵌设于所述齿形槽并与其啮合传动,使得所述左横拉杆与所述右横拉杆之间能够相对伸缩。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机构,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横拉杆上。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机构,所述齿形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左横拉杆与所述右横拉杆的伸缩方向;所述齿形槽的传动齿设置为一排,多个所述传动齿沿齿形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齿条;所述齿形槽位于所述传动齿的相对侧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沿所述齿形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机构,所述左横拉杆与所述传动齿轮之间连接有齿轮轴,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转向臂,所述传动齿轮同轴固定在所述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齿形槽的所在平面。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机构,还包括辅助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另一端自由设置;所述辅助板与所述机架之间呈角度设置。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机构,所述辅助板位于其自由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左横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形成嵌设滑移配合。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机构,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左横拉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覆盖所述限位槽并抵接所述辅助板的表面。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转向机构,所述左转向臂、所述右转向臂以及所述横拉杆组件均位于所述机架与所述辅助板的同一侧。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固定连接有输出轴;致动机构,与所述方向盘的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车辆转向机构,与所述致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车辆转向机构通过转向节与车辆的前轮传动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系统,所述致动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致动臂、转向摇臂以及转向节臂,所述致动臂转动连接在所述方向盘的输出轴,且所述致动臂与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转向节臂固定连接在所述左转向臂的所述第一端部。
[0015]本技术提供的车辆转向机构及转向系统,通过将横拉杆组件设置为可相对伸缩的两段,即设置有传动齿轮的左横拉杆,以及开设有齿形槽的右横拉杆,传动齿轮嵌设于齿形槽并与之啮合传动;当车辆前轮进行转向时,横拉杆组件的总长度可以发生改变,实现了梯形转向架的连杆补偿功能,使得车辆前轮的转向角满足阿克曼转向关系式,从而汽车能够进行阿克曼转向。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车辆转向机构的轴测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车辆转向机构的俯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传动齿轮与齿形槽具体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齿轮轴与轴承配合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转向系统的轴测图;
[0022]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转向系统的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车辆转向机构;100、机架;200、左转向臂;201、第一端部;202、第二端部;300、右转向臂;301、第三端部;302、第四端部;400、横拉杆组件;401、左横拉杆;402、右横拉杆;500、传动齿轮;600、齿形槽;601、齿条;602、导槽;700、齿轮轴;800、辅助板;801、限位槽;900、限位块;20、方向盘;210、输出轴;30、致动机构;310、致动臂;320、转向摇臂;330、转向节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上”、“下”、“正”、“反”、“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转向机构(10),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的一端通过左转向节与左前轮连接,所述机架(100)的另一端通过右转向节与右前轮连接;左转向臂(200),具有第一端部(201)和第二端部(202),所述左转向臂(200)通过所述第一端部(201)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00)与所述左转向节的连接处;右转向臂(300),具有第三端部(301)和第四端部(302),所述右转向臂(300)通过所述第三端部(301)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00)与所述右转向节的连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向臂(200)与所述右转向臂(300)之间设置有横拉杆组件(400),包括左横拉杆(401)和右横拉杆(402),所述左横拉杆(40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左转向臂(200)的所述第二端部(202),所述左横拉杆(401)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500);所述右横拉杆(40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右转向臂(300)的所述第四端部(302),所述右横拉杆(402)的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齿形槽(600);所述传动齿轮(500)嵌设于所述齿形槽(600)并与其啮合传动,使得所述左横拉杆(401)与所述右横拉杆(402)之间能够相对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500)转动连接在所述左横拉杆(40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转向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槽(600)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左横拉杆(401)与所述右横拉杆(402)的伸缩方向;所述齿形槽(600)的传动齿设置为一排,多个所述传动齿沿齿形槽(60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齿条(601);所述齿形槽(600)位于所述齿条(601)的相对侧开设有导槽(602),所述导槽(602)沿所述齿形槽(600)的长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转向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横拉杆(401)与所述传动齿轮(500)之间连接有齿轮轴(700),一端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赛赛赵俊张玉松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系统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