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设备及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338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6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设备和移动电源,散热设备包括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围合形成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被构造为供冷却介质流通。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能够承载功能模块,并将功能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流通通道。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能够承载另一功能模块,并将另一功能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流通通道。散热设备独通过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被配置为能够与功能模块接触并导热,使散热设备可同时散热多个功能模块,且散热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设备及移动电源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设备及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电源、油动发电机等设备内通常具有电控模组,目前对电控模组常规的散热方式是将散热架直接装配在电控模组的电路板上,并使得电控模组的功能模块贴设于散热架上以实现散热,但将散热架直接装配于电路板上会导致电路板结构强度受到影响,同时,多个电控模组需要配置多个散热架,导致实现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整体散热效果好的散热设备及移动电源。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设备,散热设备包括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围合形成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被构造为供冷却介质流通。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能够承载功能模块,并将功能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流通通道。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能够承载另一功能模块,并将另一功能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流通通道。
[0005]散热设备独立于功能模块,无需设置于功能模块内,增大了功能模块内的布局空间;散热设备设置有位于流通通道周侧的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被配置为能够与功能模块接触并导热,使散热设备可同时散热多个功能模块,且散热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散热设备设有多个分隔部,分隔部贯通散热设备的两侧,分隔部沿流通通道的贯通方向延伸,多个分隔部间隔地设置于流通通道内,并将流通通道分隔形成多个分通道。
[0007]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分通道使进入散热设备的气流分散在各个分通道,而分通道的体积远小于无分隔部的流通通道的体积,使分通道内的气流沿贯通方向移动,进而使分通道内的气流带动热量及时散发至外部。而无分隔部的流通通道的气流存在向不同方向分散的问题,这将导致气流的流动路径的长度变长,进而导致热量不能够及时从流通通道散热至外部。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隔部连接于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之间。
[0009]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分隔部连接在相对两侧的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利于使分通道均匀分布,以提高热量散热至外部的均匀性。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多个传热部,传热部被构造为供冷媒介质流通。
[0011]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传热部的热传导系数高于第二主散热板的热传导系数,进
而使传热部将逆变器模组中发热部位的热量快速传导至第二主散热板,避免热量聚集在逆变器模组的该发热部位处,提高散热效果。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散热面,散热面与功能模块接触并导热,散热面仿形于功能模块朝向散热设备的一侧。
[0013]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散热面仿形于功能模块,使散热面与功能模组的发热部位无论相对位置如何,功能模块的发热部位均能够与散热面接触导热,进而提高散热设备的导热效果。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散热设备还包括风扇,风扇设置于流通通道的开口处,且被配置为向流通通道吸风或吹风。
[0015]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风扇能够加速流通通道内的气流流动速度,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多个功能模块和散热设备,多个功能模块包括逆变器模组和电源机构,散热设备包括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围合形成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被构造为供冷却介质流通。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能够承载功能模块,并将功能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流通通道。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能够承载另一功能模块,并将另一功能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流通通道。第一主散热板与逆变器模组接触并导热,第二主散热板与电源机构接触并导热。
[0017]上述移动电源中,散热设备独立于逆变器模组和电源机构,无需设置于功能模块内,增大了功能模块内的布局空间;散热设备设置有位于流通通道周侧的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第一主散热板、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被配置为能够与功能模块接触并导热,使散热设备可同时散热多个功能模块,且散热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电源还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抵接于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分别背离流通通道的一侧,且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至少部分从支撑主体露出,以与功能模块接触。
[0019]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靠近支撑主体的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处能够容置体积较小的功能模块,且吸收功能模块的热量,并传导至流通通道,以提升移动电源整体的散热效果。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位于散热设备的相对两侧。
[0021]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移动电源通过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位于散热设备的相对两侧,利于在散热设备的周侧布局功能模块,也利于保证相对两侧的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的面积相等或接近,利于在散热设备相对两侧布置发热量较高的多个功能模块,多个功能模块的散热可通过一个散热设备实现,利于移动电源的布局紧凑性。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源机构包括电池组和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电池组连接,且与散热设备的侧壁接触并导热。
[0023]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电池组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集中设置于电池组的一侧,便于将第一主散热板与电源机构中需要散热的第二电路板设置为接触,而保证第二电路板的散热。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移动电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所示移动电源去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所示移动电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5和图6分别为图1所示移动电源中散热设备在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图2所示的移动电源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1]200

移动电源
ꢀꢀꢀꢀꢀꢀ
50

流通通道
ꢀꢀꢀꢀꢀꢀꢀ
1031

电池组
[0032]100

散热设备
ꢀꢀꢀꢀꢀꢀ
501

分通道
ꢀꢀꢀꢀꢀꢀꢀꢀ
1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散热板和第二主散热板、第一侧散热板和第二侧散热板,所述第一主散热板、所述第二主散热板、所述第一侧散热板和所述第二侧散热板围合形成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被构造为供冷却介质流通;所述第一主散热板和所述第二主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能够承载功能模块,并将所述功能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流通通道;所述第一侧散热板和所述第二侧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能够承载另一功能模块,并将另一所述功能模块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流通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设备设有多个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贯通所述散热设备的两侧,所述分隔部沿所述流通通道的贯通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分隔部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流通通道内,并将所述流通通道分隔形成多个分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散热板和所述第二主散热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散热板、所述第二主散热板、所述第一侧散热板和所述第二侧散热板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多个传热部,所述传热部被构造为供冷媒介质流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散热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臻吴东陈熙王雷陈鹏杨克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