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件、电动交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831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46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件、电动交通工具。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并列排布的电池组,电池组中包括至少一块电池,所述电池组的外部设有柔性换热器,所述柔性换热器包括柔性基底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换热管并行设置在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之间。本申请具有包装和运输方便、换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的技术优势。占用空间小的技术优势。占用空间小的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件、电动交通工具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件、电动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电动交通工具的电池组是其动力源,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电动交通工具的整车性能。当电池组件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进行大电流充放电时,电池温度会迅速上升,此时需要对电池组进行快速冷却,以将产生的热量交换出去,否则可能会造成电池寿命下降,甚至会引起起火爆炸等安全问题。一般来说,换热器需要尽可能大面积地与电池进行接触,减少换热器与电池的空气热阻,保证换热充分。
[0003]传统的电池组散热装置一般是填充在柱状电池的间隙内,通过散热装置与电池的接触部分传递热量,以将电池散发出来的热量交换出去。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811613033.8公开了一种圆柱动力电池液冷热管理结构,在电池箱体内部两侧分别布置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并呈行列式布置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是由各电池组合体呈行列式排布;在电池组合体中,电芯分布在四角位置上,电芯间空隙填充导热材料形成导热星形块,导热星形块的中心设置竖直细管,同一行中电池组合体的竖直细管由水平细管相连成一路液体换热管;液体换热管在两端与进水母管和出水母管连通;将处在同一行中的导热星形块设置为不同高度,并设置隔热防冲击薄板将各电池组合体合围成四周侧壁封闭的单元体。该技术的缺陷在于导热星形块的硬度较大,无法与电池形成紧密贴合的接触,从而降低了换热效率;无法折叠,不便于包装和运输;连接各电池的水平细管设置在电池的上下方向,使得电池组占据的空间较大;竖直细管的数量只有一根而且尺寸较大,使得换热的比表面积较低,降低了换热效率。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能够用于电动交通工具的、包装和运输方便、换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的电池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件、电动交通工具,其具有包装和运输方便、换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的技术优势。
[0006]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并列排布的电池组,电池组中包括至少一块电池,所述电池组的外部设有柔性换热器,所述柔性换热器包括柔性基底和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换热管并行设置在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之间。
[0007]其中,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可以与外部换热组件相连,构成换热循环系统;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的至少一个内可以设有挡流板;所述柔性换热器和所述电池组的外部之间可以设有导热胶,或者所述柔性换热器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外部,或者所述柔性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池箱内壁上;所述换热管的当量直径可以为0.1~4mm,优选为0.2~2mm;所述换热管可以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的内部,或者所述换
热管可以从所述柔性基底中部分露出;所述电池组件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池组,所述柔性换热器可以连续或间隔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上;每个所述电池组可以包括一排或两排电池。
[0008]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电动交通工具,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为如上所述的电池组件。
[0009]本申请的柔性换热器的柔性基层可以与换热管所形成的换热面与电池外表面紧贴,形成良好的热接触关系,换热介质从集进管流入,通过与电池外表面接触的换热面将电池的热量汲取使电池降温,带有热量的换热介质从集出管流出,进入外部散热机组的换热器,与外部换热器充分热交换后使换热介质降温,重新流回到电池组内部,实现电池的降温。具体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0010](1)本申请的柔性换热器能够与电池的表面紧密贴合,可以自适应电池表面的起伏变化,从而能够提高电池的换热效率,使得电池热量能够尽快散发出去,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安全性;
[0011](2)本申请柔性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当量直径小于4mm,从而使得本申请的柔性换热器不仅易于折叠、便于包装运输和安装,而且还能够大幅提高换热管的比表面积,使得换热效率提高,降低材料使用量,从而可以降低制造和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申请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申请的柔性换热器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申请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16]如图1

3所示,其中显示了一种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并列排布的电池组,电池组中包括至少一块电池1,电池组的外部包裹有柔性换热器3,柔性换热器3和电池组的外部之间可以通过导热胶2粘连,也可以将柔性换热器3直接包裹在电池组的外部,此时主要采用热传导的方式散发热量。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柔性换热器3铺设在电池箱的内壁上,再将电池组件放入电池箱中。电池组件散发的热量通过热对流传入电池箱内部的空气中,然后通过柔性换热器将电池箱内部空气中的热量传递出去。
[0017]导热胶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材料,不再赘述。柔性换热器3包括柔性基底30和换热管31,换热管31设置在柔性基底30上。换热管31并行设置在第一集管4和第二集管5之间,换热管31与第一集管4和第二集管5之间可以焊接连接。换热介质从集管中汇流流入,在并行管路之间并行流动,然后再从集管中汇流流出。根据需要,还可以在第一集管4和第二集管5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挡流板,使得换热介质在换热管中可以分级流动,能够更好地提高换热效率,此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此时,可能会出现第一集管4或第二集管5
兼具集进管或集出管功能的情形。
[0018]换热管31可以埋设或嵌设在柔性基底30中,也可以从柔性基底30中部分露出。柔性基底30采用导热性能好的现有材料制成,为满足导热的需求,换热管31与柔性基底30之间、柔性基底30和导热胶2之间需要形成良好的热接触。第一集管4和第二集管5与外部换热组件相连,通过换热介质的循环,实现电池的降温。本申请中,柔性换热器的换热管31的当量直径为0.1~4mm,优选为0.2~2.0mm,例如可以是1.0mm。管内径越小,换热器管壁更薄,具有更好的柔性,便于折叠、运输和安装,而且还能够与电池表面的导热胶更紧密地配合接触,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大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降低成本。
[0019]当电池有两组以上时,可以将多个集进管相连接、多个集出管相连接,连接后分别与电池组外的散热机组相连,实现换热介质的制冷循环。如图3所示,可以将多组电池的第一集管4连通,将多组电池的第二集管5连通,然后将其分别连接到外部散热机组的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如图3所示,每个并列排布的电池组为一排,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还可以将两排电池作为一组;相邻两个包裹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之间的一排电池外部不设置柔性换热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柔性换热器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并列排布的电池组,电池组中包括至少一块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的外部设有柔性换热器,所述柔性换热器包括柔性基底、换热管、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与外部换热组件相连,构成换热循环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管和所述第二集管的至少一个内设有挡流板。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换热器和所述电池组的外部之间设有导热胶,或者所述柔性换热器直接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外部,或者所述柔性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池箱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时红赵云鹏茅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