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8329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该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条金属导线、多条感测线以及多个检测接垫。多条金属导线设置于基板表面,多条感测线配置于该基板上且分别电连接于该些金属导线。多个检测接垫分别位于该些感测线与该些金属导线的交接处,并电性连接对应的该感测线与该金属导线,用以检测该感测线的电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于工艺中即可检 测电性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移动通信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更 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 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输入装置,其中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更为现今 最流行的产品。于已知内嵌式电容触控面板的工艺中,彩色滤光片与触控用的感测结构多设置于 同一基板上,并且因为彩色滤光片多需采用双面工艺,因此感测结构可能于滤光片工艺中 发生断路或短路的问题。目前,触控面板的工艺中测试大部分采用目视检查或是光学检查, 少有电性检测的设计可供机台检测,这会使得目视正常但电性异常存在瑕疵的触控面板半 成品续流到成品阶段或产品出厂检测时才能检测出缺陷,但是却已浪费了从瑕疵的触控面 板产生之后的制造成本,并占用了原可供其他合格的触控面板使用的生产线,进而降低了 生产线的利用率。因此有需要提出一种可于工艺中找出缺陷的触控面板,以避免流入后续工艺徒增 制造成本及减少产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感测线转接到 周边金属导线的转接点放置检测接垫,用以在工艺中检测感测线的电性,提高触控面板的良率。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条金属导线、 多条感测线以及多个检测接垫。多条金属导线设置于基板表面,多条感测线配置于该基板 上且分别电连接于该些金属导线。多个检测接垫分别位于该些感测线与该些金属导线的交 接处,并电性连接对应的该感测线与该金属导线,用以检测该感测线的电性。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检测接垫为该金属导线的延伸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检测接垫为该感测线的延伸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条感测线包括多条第一感测线,配置于该基板上并沿 第一方向延伸;以及多条第二感测线,配置于该基板上并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方向 与该第二方向相交。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些感测线选自氧化铟锡层与透明电极层其中之一。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些检测接垫位于该基板的周边区域。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形成多条金属 导线于该基板上;形成多条感测线于该基板上,该些感测线分别电连接于该些金属导线;以及形成多个检测接垫使其分别位于该些感测线与该些金属导线的交接处,并电性连接对 应的该感测线与该金属导线,用以检测该感测线的电性。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条感测线包括多条第一感测线,配置于该基板上并沿 第一方向延伸;以及多条第二感测线,配置于该基板上并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方向 与该第二方向相交。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检测接垫为该金属导线的延伸部。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检测接垫为该感测线的延伸部。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简略示意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一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二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 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简略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1,触控面板1包括基板2、 多条金属导线3、多条感测线4以及多个检测接垫5。基板2例如为透明基板。多条金属导 线3设置于基板2表面,例如在基板1上形成一层金属层,金属层是经图样化为具有多条金 属导线3的形式,以作为后续接线连接至面板外部之用。接着,在金属层上提供感测层,感 测层是利用预定的绝缘图样而经图样化,以形成多条感测线4。该些感测线4配置于基板1 上,且分别电连接于该些金属导线3。请参见图3和图4,图3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一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 图,图4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第二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多条感测线4包括 多条第一感测线6以及多条第二感测线7,多条第一感测线6平行配置于基板2上并沿第一 方向Dl延伸,每一排第一感测线6包含多个电性串联的第一感测垫61 (仅标示其一)。多 条第二感测线7配置于基板2上并沿第二方向D2延伸,其中第一方向Dl与第二方向D2相 交,每一排第二感测线7包含多个电性串联的第二感测垫71 (仅标示其一)。于本实施方 式中,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l,多排第二感测线7与多排第一感测线6交错绝缘设 置。利用交错排列的第一感测垫61和第二感测垫71即可对触控位置进行定位处理,因此 于实际产品设计中,第一方向Dl不以与第二方向D2垂直为必要,仅需彼此间形成夹角即可 (例如成菱形交锚设置)。其中,该些感测线4选自氧化铟锡层与透明电极层其中之一,例 如,形成第一感测线6以及第二感测线7的方法例如是先在基板2上形成例如是铟锡氧化 物(Indium Tin Oxide, IT0)层的透光导电材料层(未绘示),再通过适当的制程方法图案 化该透光导电材料层,以形成第一感测线6以及第二感测线7。多条感测线4分别电连接于该些金属导线3,且多条感测线4与该些金属导线3的重叠处或连接处位于基板2的周边区域即触控面板显示区域的周围。此外在基板2的周边 区域还包括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压合区10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金属导线4是藉由不同于 感测层的金属层经图样化而形成;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亦可利用同一感测层的图样化来 同时形成金属导线4以及触控感测线。此外,触控面板1还包括多个检测接垫5,分别位于该些感测线4与该些金属导线 3的交接处,并电性连接与其对应的感测线4和金属导线3,用以检测感测线4的电性。其 中,该些感测线4与该些金属导线3的交接处亦即感测线4转接到基板2周边走线的转接 点,请继续参见图2,例如第一感测线6与与其对应周边金属导线3的交接处8以及第二感 测线7与其对应的周边金属导线3的交接处9,亦即于交接处8、9设置检测接垫5。检测接 垫5例如为金属导线3的延伸部,或是检测接垫5例如为感测线4的延伸部。且检测接垫 5的接触面积较大,类似于显示面板线路测试用的接垫(Pad),可以直接让测试机台下针进 行测量,从而可实现个别测量每一条感测线的短路、断路以及电容等电性情况,使触控面板 在图案化完成后可监控阻值及寄生电容值,进而确认触控组件是否正常。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触控面板1的制作方法。请参见图5,图5所示为根 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1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首先,步骤S11,提供基板2,基板2例如为透明基板。接着,步骤S12,形成多条金属导线3于基板2上,例如在基板2上形成一层金属 层,金属层是经图样化为具有多条金属导线3的形式,以作为后续接线连接至面板外部之用。再接着,步骤S13,形成多条感测线4于基板2上,多条感测线4分别电连接于该些 金属导线3,多条感测线4包括多条第一感测线6以及多条第二感测线7,多条第一感测线 6平行配置于基板2上并沿第一方向Dl延伸,每一排第一感测线6包含多个电性串联的第 一感测垫61 (仅标示其一)。多条第二感测线7配置于基板2上并沿第二方向D2延伸,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包括基板,该基板表面设置有多条金属导线;多条感测线,配置于该基板上,且分别电连接于该些金属导线;以及多个检测接垫,分别位于该些感测线与该些金属导线的交接处,并电性连接对应的该感测线与该金属导线,用以检测该感测线的电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豪捷陈建良廖一遂邱振伦陈冠宇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