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88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罐,涉及制浆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其由底壁和侧壁围合而成,所述底壁至少内表面构造为水平面;出料口,其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侧壁设置并限定出沿所述出料口中心轴对称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内形成有朝向所述出料口中心轴倾斜延伸的第一导流面和背离所述出料口中心轴倾斜延伸的第二导流面;密封件,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出料口内以启闭所述出料口;驱动件,其与所述密封件接合以驱动所述密封件沿所述出料通道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壁上配置水平面和将出料口邻近侧壁设置,使搅拌罐更容易出料,提高了出料效率。提高了出料效率。提高了出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浆
,具体涉及一种搅拌罐。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等。电池可以包括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和二次碱性锌锰电池等。电池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粉料,在进行粉料涂布之前,需要将粉料与溶剂混合形成浆料。生产浆料需要进行电匀浆工序,需要将各类原材料添加进入搅拌罐中进行制浆,制浆完成后再通过搅拌罐上的出料口卸料。
[0003]相关技术中搅拌罐的底部一般构造为从中央向外侧逐渐变高的弧形底面,为了便于出料,出料口必须设置在底面最低点,即设置在底面的中间位置。
[0004]倾斜底面加工复杂、成本较高,并且出料口必须设置在底面中间。由于搅拌罐底部空间有限,位于中间的出料口排料时必须外接可形变的软管以将浆料转移,不便于排料。且软管的使用寿命较短,也进一步增加了损耗和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罐,具有便于排料的优点。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搅拌罐,包括:罐体,其由底壁和侧壁围合而成,所述底壁至少内表面构造为水平面;出料口,其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所述出料口靠近所述侧壁设置并限定出沿所述出料口中心轴对称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内形成有朝向所述出料口中心轴倾斜延伸的第一导流面和背离所述出料口中心轴倾斜延伸的第二导流面;密封件,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出料口内以启闭所述出料口;驱动件,其与所述密封件接合以驱动所述密封件沿所述出料通道移动。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搅拌罐,包括由底壁和侧壁围合形成的罐体。相关技术中为了便于出料,一般将搅拌罐底壁设置为从中央向外侧逐渐变高的弧形面。但弧形面加工复杂、成本高,且对于相同高度的罐体来说,具有弧形底面的罐体容积小于具有水平底面的罐体容积,所以具有水平底面的罐体实用性更强,能储存更多浆料。另外,当搅拌罐底壁为从中央向外侧逐渐变高的弧形底面时,出料口就必须设置在弧形底面的中间才能便于出料,即设置在底面最低点。搅拌罐底部空间有限,特别是对于搅拌轴等零件设置在底部的搅拌罐,位于弧形底面中间的出料口排料时必须外接一段可形变的软管以将浆料排放到其他容器内,增加了排料工序。且软管的使用寿命较短,也进一步增加了损耗和生产成本。而在本专利技术中,搅拌罐底壁为水平面,加工方式简单且成本低,且出料口可以设置在底壁两侧,不必受限于狭小的搅拌罐底部空间,出料口附近也有足够空间设置驱动件或传感器等元件。
[0009]出料口贯通底壁设置以便于将罐体内的浆料排放,出料口内壁限定出出料通道,出料通道约束浆料的流动路径。所述出料通道内形成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以引导浆料流出罐体。密封件配置在出料口内,并在驱动件的作用下升降以实现启闭出料口,控制浆料排放。
[0010]可选的,所述出料口连通有朝向远离所述底壁的方向延伸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中轴线与所述搅拌罐的中轴线倾斜相交。出料管相对于搅拌罐倾斜设置,且出料管的末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出罐体,便于将浆料转移至下步工序所用的容器内,不必外接软管,便于出料。
[0011]可选的,所述出料口包括位于所述底壁内的导流段和位于所述底壁外的衍设段,所述第一导流面至少构造为所述导流段内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导流面至少构造为所述衍设段内表面的一部分。导流段位于底壁内,衍设段位于底壁外,导流段和衍设段通过一开口连通,浆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导流段流动至衍设段。部分浆料沿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排出搅拌罐,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增加了浆料的流动性;另一部分浆料从导流段和衍设段之间的开口垂直落下。
[0012]可选的,所述导流段内表面配置为在靠近所述衍设段的方向上内径不断减小的所述第一导流面。第一导流面构造为从上到下内径不断减小的圆台形,用于引导浆料流动至导流段和衍设段之间的开口,也能起到汇聚浆料的作用。
[0013]可选的,所述衍设段内表面包括竖直面和在靠近所述导流段的方向上内径不断减小的所述第二导流面。浆料先经过第二导流面再经过竖直面然后离开搅拌罐。第二导流面在靠近所述导流段的方向上内径不断减小,即从上到下第二导流面的内径不断增大,则浆料的排出量也增大,有利于排料。
[0014]可选的,所述导流段和所述衍设段一体设置,所述出料管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在所述衍设段底部。导流段和衍设段一体成型在底壁上,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出料管一端与衍设段底部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便于维修和拆卸。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气缸和滑杆,所述滑杆依次穿过所述出料管和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密封件固接以驱动所述密封件纵向移动。气缸设置在罐体底部,用于驱动滑杆升降。而滑杆又与密封件连接,在滑杆升降时密封件也跟随滑杆升降。用户通过操控气缸即可实现出料口的自动启闭,操作方式简单快捷。
[0016]可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环和设置在所述密封环顶面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滑杆的端部固定以压紧所述密封环。密封环设置在出料通道中以密封出料通道,实现出料口的启闭,压板和滑杆配合压紧密封环,以使密封环跟随滑杆升降。
[0017]可选的,所述压板构造为纵截面呈T形,所述密封环具有通孔;所述压板下部穿设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压板上部抵接在所述密封环的顶面。T形压板的下部穿设在密封环的通孔中并与滑杆固接以压紧密封环。
[0018]可选的,所述底壁内表面与所述侧壁内表面的接合处构造为弧形过渡。底壁内表面和侧壁内表面之间具有弧形过渡段以避免两者接合处出现不易清理的缝隙,避免藏污纳垢。
[0019]1.在本专利技术中,搅拌罐的罐体由底壁和侧壁围合而成,底壁至少内表面构造为水平面以便于出料口偏心设置在靠近侧壁的侧边,则出料口附近的可用空间变大,便于设置
驱动或传感器等其他零件,出料口排料时也无需外接可形变软管。
[0020]2.对于相同高度的罐体来说,具有弧形底面的罐体容积小于具有水平底面的罐体容积,所以具有水平底面的罐体实用性更强,能储存更多浆料。
[0021]3.本专利技术的出料口内配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受驱动件驱动而升降,以实现自动启闭出料口。
[0022]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专利技术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匀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密封座的爆炸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1),其由底壁(111)和侧壁(112)围合而成,所述底壁(111)至少内表面构造为水平面;出料口(1111),其设置在所述底壁(111)上,所述出料口(1111)靠近所述侧壁(112)设置并限定出沿所述出料口(1111)中心轴对称的出料通道(1112);所述出料通道(1112)内形成有朝向所述出料口(1111)中心轴倾斜延伸的第一导流面(1112a)和背离所述出料口(1111)中心轴倾斜延伸的第二导流面(1112b);密封件(12),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出料口(1111)内以启闭所述出料口(1111);驱动件(13),其与所述密封件(12)接合以驱动所述密封件(12)沿所述出料通道(1112)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111)连通有朝向远离所述底壁(111)的方向延伸的出料管(14),所述出料管(14)的中轴线与所述搅拌罐的中轴线倾斜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111)包括位于所述底壁(111)内的导流段(1111a)和位于所述底壁(111)外的衍设段(1111b),所述第一导流面(1112a)至少构造为所述导流段(1111a)内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导流面(1112b)至少构造为所述衍设段(1111b)内表面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萍郑邵雍卞慧民陈积瑜龚叶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汉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