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及安装公差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682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组装线液压挺柱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及安装公差调控方法。该结构包括:夹头本体的下端集成有三点球头柱塞;三点球头柱塞在圆周上等距离开设有带内螺纹的腔室;带内螺纹的腔室内间隙容纳有弹簧,所述三点球头柱塞的中间为中空区,在中空区内插接有液压挺柱;液压挺柱前端圆周上与弹簧的前端硬接触。弹簧的后端硬接触有待螺纹的顶丝;顶丝旋拧在带内螺纹的腔室上。发明专利技术在取料夹头设计上,根据液压挺柱形状尺寸,设计内夹紧式取料结构,三点球头柱塞顶压夹头,具备柔性,且松紧可调,既可以自适应工件尺寸及形位公差要求,又可以自适应安装孔位置度公差要求。位置度公差要求。位置度公差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及安装公差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组装线液压挺柱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及安装公差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挺柱是一种常用于工业设备和机械中的装配部件,用于提供支撑和稳定的功能。以下是液压挺柱的组装步骤:
[0003]准备工作:收集所需的液压挺柱组件,包括挺柱本体、活塞、密封件、弹簧等。确保所有组件都是完好无损的,并清洁它们以确保装配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
[0004]安装密封件:将适当的密封件安装在液压挺柱本体和活塞上。确保密封件正确安装,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0005]安装活塞:将活塞插入液压挺柱本体中,确保其与本体之间有适当的间隙以便于运动。根据需要,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或设备来帮助安装活塞。
[0006]安装弹簧:根据设计要求,在液压挺柱中安装弹簧。确保弹簧正确安装,并提供适当的支撑力和回弹力。
[0007]测试和调整:在完成组装后,进行测试以确保液压挺柱正常工作。通过应用适当的压力和力量来测试挺柱的运动和稳定性。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整以确保挺柱满足设计要求。
[0008]完成组装:一旦液压挺柱通过测试并满足要求,将其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使用适当的紧固件或连接件将挺柱安装在设备或机械上,并确保其稳固和安全。
[0009]原有液压挺柱组装手作业流程:作业者拿取液压挺柱(左右手各2枚)、安装至缸盖液压挺柱安装孔,上述动作反复4次(共安装16枚液压挺柱)。
[0010]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液压挺柱安装作业人工完成,液压挺柱内注有机油且形状不规则,取用不便,机油易流出,存在品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及安装公差调控方法。
[0012]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所述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包括:
[0013]夹头本体的下端集成有三点球头柱塞;三点球头柱塞在圆周上等距离开设有带内螺纹的腔室;带内螺纹的腔室内间隙容纳有弹簧,所述三点球头柱塞的中间为中空区,在中空区内插接有液压挺柱;液压挺柱前端圆周上与弹簧的前端硬接触。
[0014]进一步的,弹簧的后端硬接触有待螺纹的顶丝;顶丝旋拧在带内螺纹的腔室上。
[0015]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及安装公差调控方法,方法包括:
[0016]S1,利用外部无损探测器采集三点球头柱塞的中空区插入的液压挺柱6的形位信息;以及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设备安装孔位置度公差;
[0017]S2,根据所述形位信息获取液压挺柱与中空区内部的公差;
[0018]S3,根据获得的公差,与无损探测器、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的处理终端内置的设备安装孔位置度公差对比,获取偏差值,根据偏差值利用顶丝调控带内螺纹的腔室内间隙容纳的不同弹簧的压缩距离,直到符合设备安装孔位置度公差。
[0019]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根据获得的公差,与无损探测器、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的处理终端内置的设备安装孔位置度公差对比,获取偏差值包括:
[0020]利用无损探测器和图像采集设备进行组合定位相应公差,解算出姿态公差偏离集合
[0021]对进行循环计算公差,所述计算公差结果包含垂线偏差和特征明确的无损探测定位芯片/图像采集设备姿态误差项;
[0022]将无损探测定位芯片/图像采集设备姿态误差项中的低频趋势项建模为一阶求导过程,无损探测定位芯片/图像采集设备姿态误差中的周期项作为先验信息;
[0023]用姿态计算公差结果对无损探测器光频解算方程中的发射项进行垂线偏差补偿,消除垂线偏差项,引入已经建模的特征明确的无损探测定位芯片/图像采集设备姿态误差项;
[0024]对补偿后的无损探测器解算模型进行递进记忆滤波,估计出不含垂线偏差信息的姿态公差偏离集合
[0025]用做基准,并与无损探测器/图像采集设备组合定位相应公差解算出姿态公差偏离集合做差,计算公差结果即恢复的调控带内螺纹的腔室内间隙容纳的不同弹簧的压缩距离上的垂线偏差信息;
[0026]以纯光频解算公差调节范围误差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递进因子筛选方法为递进记忆滤波器找出最优递进因子;
[0027]递进因子初值为1,步长为0.01;每遍历一个递进因子,就进行一次递进记忆滤波,判断滤波是否发散,如果是,就终止算法;如果否,则估计出一对水平失准角
[0028]对滤波器估计的水平失准角进行小波包变换,判断其频谱是否在ω
in
处存在一个尖峰;如果否,说明滤波结果不准确,结束本次循环;如果是就说明滤波结果符合先验条件,进而计算垂线偏差;
[0029]用计算出的垂线偏差η(i),ξ(i)对纯光频解算中的发射项进行补偿和修正,计算公差调节范围解算误差之和;
[0030]分析公差调节范围误差之和的曲线,公差调节范围误差之和最小时对应的垂线偏差,为恢复出的垂线偏差,此次循环的递进因子为最优递进因子。
[0031]进一步的,所述利用无损探测器/图像采集设备组合定位相应公差解算出的方向余弦集合记为
[0032][0033]进一步的,所述用进行计算公差,消除反映真实姿态的方向余弦集合包括:
[0034][0035]忽略二阶小量,式(2)写作:
[0036][0037]定义θ=φ

ψ,θ在东向和北向投影写作:
[0038][0039]用θ
E
和θ
N
进行垂线偏差补偿,补偿后的公差调节范围微分方程写作:
[0040][0041]式(5)中,V
c
为计算的公差调节范围,为计算的方向余弦集合,为包含加公差调节范围计器件误差的比力测量,和分别为和的计算值;补偿后的公差调节范围误差方程写作:
[0042][0043][0044]式中,表示垂线偏差补偿后光频解算的姿态失准角。
[0045]进一步的,所述姿态误差ψ包含常值项,缓慢增长项以及周期项,周期项的角频率等于的大小,将式(7)的最后一项建模为:
[0046][0047]式中,a
E1
(t)和a
N1
(t)表示时间相关的函数,a
E2

in
t)和a
N2

in
t)表示角频率为ω
in
的周期函数;a
E1
(t),a
N1
(t)均包含常值项和缓慢增长项,同陀螺漂移的特征非常相似,常值误差项类似于陀螺漂移的零偏重复性误差,缓慢增长项类似于陀螺的零偏稳定性误差;a
E1
(t)和a
N1
(t)的模型表示为:
[0048][0049]式中,a
E11
(t),a
N1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设置有夹头本体(1),所述夹头本体(1)的下端集成有三点球头柱塞(2),三点球头柱塞(2)在圆周上等距离开设有带内螺纹的腔室(3);带内螺纹的腔室(3)内间隙容纳有弹簧(4),所述三点球头柱塞(2)的中间为中空区,在中空区内插接有液压挺柱(6);液压挺柱(6)前端圆周上与弹簧(4)的前端硬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弹簧(4)的后端硬接触有待螺纹的顶丝(5);顶丝(5)旋拧在带内螺纹的腔室(3)上。3.一种安装公差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挺柱组装机夹头结构,该方法包括:S1,利用外部无损探测器采集三点球头柱塞(2)的中空区插入的液压挺柱6的形位信息;以及利用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设备安装孔位置度公差;S2,根据所述形位信息获取液压挺柱(6)与中空区内部的公差;S3,根据获得的公差,与无损探测器、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的处理终端内置的设备安装孔位置度公差对比,获取偏差值,根据偏差值利用顶丝(5)调控带内螺纹的腔室(3)内间隙容纳的不同弹簧(4)的压缩距离,直到符合设备安装孔位置度公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公差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根据获得的公差,与无损探测器、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的处理终端内置的设备安装孔位置度公差对比,获取偏差值包括:利用无损探测器和图像采集设备进行组合定位相应公差,解算出姿态公差偏离集合对进行循环计算公差,所述计算公差结果包含垂线偏差和特征明确的无损探测定位芯片/图像采集设备姿态误差项;将无损探测定位芯片/图像采集设备姿态误差项中的低频趋势项建模为一阶求导过程,无损探测定位芯片/图像采集设备姿态误差中的周期项作为先验信息;用姿态计算公差结果对无损探测器光频解算方程中的发射项进行垂线偏差补偿,消除垂线偏差项,引入已经建模的特征明确的无损探测定位芯片/图像采集设备姿态误差项;对补偿后的无损探测器解算模型进行递进记忆滤波,估计出不含垂线偏差信息的姿态公差偏离集合用做基准,并与无损探测器/图像采集设备组合定位相应公差解算出姿态公差偏离集合做差,计算公差结果即恢复的调控带内螺纹的腔室(3)内间隙容纳的不同弹簧(4)的压缩距离上的垂线偏差信息;以纯光频解算公差调节范围误差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递进因子筛选方法为递进记忆滤波器找出最优递进因子;递进因子初值为1,步长为0.01;每遍历一个递进因子,就进行一次递进记忆滤波,判断滤波是否发散,如果是,就终止算法;如果否,则估计出一对水平失准角对滤波器估计的水平失准角进行小波包变换,判断其频谱是否在ω
in
处存在一个尖峰;如果否,说明滤波结果不准确,结束本次循环;如果是就说明滤波结果符合先验条件,进而
计算垂线偏差;用计算出的垂线偏差η(i),ξ(i)对纯光频解算中的发射项进行补偿和修正,计算公差调节范围解算误差之和;分析公差调节范围误差之和的曲线,公差调节范围误差之和最小时对应的垂线偏差,为恢复出的垂线偏差,此次循环的递进因子为最优递进因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公差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无损探测器/图像采集设备组合定位相应公差解算出的方向余弦集合记为采集设备组合定位相应公差解算出的方向余弦集合记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公差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进行计算公差,消除反映真实姿态的方向余弦集合包括:忽略二阶小量,式(2)写作:定义θ=φ

ψ,θ在东向和北向投影写作:用θ
E
和θ
N
进行垂线偏差补偿,补偿后的公差调节范围微分方程写作:式(5)中,V
c
为计算的公差调节范围,为计算的方向余弦集合,为包含加公差调节范围计器件误差的比力测量,和分别为和的计算值;补偿后的公差调节范围误差方程写作:差方程写作:式中,表示垂线偏差补偿后光频解算的姿态失准角。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丰田发动机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