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焊缝受剪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86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焊缝受剪施工方法,所属钢结构技术领域,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结构包括钢屋盖结构架,所述的钢屋盖结构架下方设有框架柱,所述的框架柱与钢屋盖结构架间设有支承钢柱,所述的支承钢柱与框架柱间设有与框架柱呈一体化浇筑的埋件,所述的支承钢柱与钢屋盖结构架件设有支座杆架,所述的支座杆架与支承钢柱间、埋件与支承钢柱间均设有抗震支座。具有措施简单,易操作和安全可靠的特点通过结构支承柱周边临时支撑系统卸载,对钢柱进行自适应受压,确保钢柱底部支座与埋件之间顶紧压实,随后进行支座与埋件之间的连接焊缝施焊,保证焊缝受剪力不受压力。保证焊缝受剪力不受压力。保证焊缝受剪力不受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焊缝受剪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焊缝受剪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型钢结构建筑的结构和功能需求不断提高,结构设计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其复杂多样的设计要求导致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如大型钢屋盖结构的支承柱设计,根据受力特点,通过合理的自由度释放来满足整体结构的受力要求,但是同时也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焊缝受剪施工方法,其具有措施简单,易操作和安全可靠的特点通过结构支承柱周边临时支撑系统卸载,对钢柱进行自适应受压,确保钢柱底部支座与埋件之间顶紧压实,随后进行支座与埋件之间的连接焊缝施焊,保证焊缝受剪力不受压力。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焊缝受剪施工方法,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结构包括钢屋盖结构架,所述的钢屋盖结构架下方设有框架柱,所述的框架柱与钢屋盖结构架间设有支承钢柱,所述的支承钢柱与框架柱间设有与框架柱呈一体化浇筑的埋件,所述的支承钢柱与钢屋盖结构架件设有支座杆架,所述的支座杆架与支承钢柱间、埋件与支承钢柱间均设有抗震支座。
[0005]施工方法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加工埋件、抗震支座和支承钢柱。
[0006]第二步:浇筑框架柱时需要对埋件进行水平度的控制,要根据外围四周轴线、标高控制桩,经复测闭合后,结合图纸尺寸,将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的框架柱。
[0007]第三步:钢屋盖结构架通过提升、吊装进行安装并预留出预留装配孔,在钢屋盖结构架安装时同步完成临时支撑点的装配确保钢屋盖结构架安装符合标高及高度结构的支撑。
[0008]第四步:将支承钢柱底部的抗震支座与埋件进行安装。
[0009]第五步:支承钢柱提升安装就位,需保证支承钢柱无垂直度偏差。
[0010]第六步:支承钢柱安装到位后,安装支承钢柱上部的抗震支座,对抗震支座的支座杆架进行后补,通过支座杆架使得抗震支座与钢屋盖结构架进行连接固定。
[0011]第七步:将支承钢柱周边的临时支撑点进行卸载。
[0012]第八步:支承钢柱通过内力重分布后自适应加载,保证支承钢柱与抗震支座,抗震支座与埋件之间利用结构原有的荷载进行压实顶紧。
[0013]第九步:确保顶紧后,进行焊缝的焊接工作,此时抗震支座焊缝只受剪力。
[0014]作为优选,将埋件的顶部、抗震支座的底板及顶板和支承钢柱的底板进行精加工,确保平整度。
[0015]作为优选,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用直角坐标法放出每个支座纵横轴线,进行地脚螺栓的定位放线,测设好平面位置的控制线及底面标高线,将所测轴线弹墨线后,量距复核相邻柱间尺寸。
[0016]作为优选,轴线复核无误,画红油漆三角标记,作为支座螺栓就位时的对中依据;纵横轴线上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指挥,使定位钢板平行移动到望远镜的十字丝上,而不允许只将钢板纵横轴线的中心点移到望远镜的十字丝上,仅将定位钢板转动。
[0017]作为优选,由于支座与操作平台有高差,首先在埋件区域内定出待检点,然后用全站仪进行检查,复检标高、横向、纵向的偏差。
[0018]作为优选,埋件的水平度,用角尺,板尺进行检查验收。
[0019]作为优选,钢柱垂直度控制用两台激光经纬仪置于柱基相互垂直的两条轴线上,视线投射到预先固定在钢柱的靶标上,光束中心同靶标中心垂直,且通过旋转最少3次经纬仪水平度盘,若投测点都重合,表明钢柱垂直度无偏差。
[0020]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焊缝受剪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措施简单,易操作和安全可靠的特点通过结构支承柱周边临时支撑系统卸载,对钢柱进行自适应受压,确保钢柱底部支座与埋件之间顶紧压实,随后进行支座与埋件之间的连接焊缝施焊,保证焊缝受剪力不受压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钢柱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钢屋盖结构架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承钢柱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座杆架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临时支撑点卸载后的示意图。
[0026]图中:钢屋盖结构架1,抗震支座2,支承钢柱3,埋件4,框架柱5,临时支撑点6,预留装配孔7,支座杆架8。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8]实施例:如图1

5所示,一种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焊缝受剪施工方法,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结构包括钢屋盖结构架1,钢屋盖结构架1下方设有框架柱5,框架柱5与钢屋盖结构架1间设有支承钢柱3,支承钢柱3与框架柱5间设有与框架柱5呈一体化浇筑的埋件4,支承钢柱3与钢屋盖结构架1件设有支座杆架8,支座杆架8与支承钢柱3间、埋件4与支承钢柱3间均设有抗震支座2。
[0029]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加工埋件4、抗震支座2和支承钢柱3。将埋件4的顶部、抗震支座2的底板及顶板和支承钢柱3的底板进行精加工,确保平整度。
[0030]第二步:浇筑框架柱5时需要对埋件4进行水平度的控制,要根据外围四周轴线、标高控制桩,经复测闭合后,结合图纸尺寸,将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的框架柱5。埋件4的水平度,用角尺,板尺进行检查验收。
[0031]在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用直角坐标法放出每个支座纵横轴线,进行地脚螺栓的定位放线,测设好平面位置的控制线及底面标高线,将所测轴线弹墨线后,量距复核相邻柱间尺寸。
[0032]轴线复核无误,画红油漆三角标记,作为支座螺栓就位时的对中依据;纵横轴线上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指挥,使定位钢板平行移动到望远镜的十字丝上,而不允许只将钢板纵横轴线的中心点移到望远镜的十字丝上,仅将定位钢板转动。
[0033]由于支座与操作平台有高差,首先在埋件区域内定出待检点,然后用全站仪进行检查,复检标高、横向、纵向的偏差。
[0034]第三步:钢屋盖结构架1通过提升、吊装进行安装并预留出预留装配孔7,在钢屋盖结构架1安装时同步完成临时支撑点6的装配确保钢屋盖结构架1安装符合标高及高度结构的支撑。
[0035]第四步:将支承钢柱3底部的抗震支座2与埋件4进行安装;第五步:支承钢柱3提升安装就位,需保证支承钢柱3无垂直度偏差。钢柱垂直度控制用两台激光经纬仪置于柱基相互垂直的两条轴线上,视线投射到预先固定在钢柱的靶标上,光束中心同靶标中心垂直,且通过旋转最少3次经纬仪水平度盘,若投测点都重合,表明钢柱垂直度无偏差。
[0036]第六步:支承钢柱3安装到位后,安装支承钢柱3上部的抗震支座2,对抗震支座2的支座杆架8进行后补,通过支座杆架8使得抗震支座2与钢屋盖结构架1进行连接固定。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焊缝受剪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柱顶支座与钢柱连接结构包括钢屋盖结构架(1),所述的钢屋盖结构架(1)下方设有框架柱(5),所述的框架柱(5)与钢屋盖结构架(1)间设有支承钢柱(3),所述的支承钢柱(3)与框架柱(5)间设有与框架柱(5)呈一体化浇筑的埋件(4),所述的支承钢柱(3)与钢屋盖结构架(1)件设有支座杆架(8),所述的支座杆架(8)与支承钢柱(3)间、埋件(4)与支承钢柱(3)间均设有抗震支座(2);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加工埋件(4)、抗震支座(2)和支承钢柱(3);第二步:浇筑框架柱(5)时需要对埋件(4)进行水平度的控制,要根据外围四周轴线、标高控制桩,经复测闭合后,结合图纸尺寸,将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的框架柱(5);第三步:钢屋盖结构架(1)通过提升、吊装进行安装并预留出预留装配孔(7),在钢屋盖结构架(1)安装时同步完成临时支撑点(6)的装配确保钢屋盖结构架(1)安装符合标高及高度结构的支撑;第四步:将支承钢柱(3)底部的抗震支座(2)与埋件(4)进行安装;第五步:支承钢柱(3)提升安装就位,需保证支承钢柱(3)无垂直度偏差;第六步:支承钢柱(3)安装到位后,安装支承钢柱(3)上部的抗震支座(2),对抗震支座(2)的支座杆架(8)进行后补,通过支座杆架(8)使得抗震支座(2)与钢屋盖结构架(1)进行连接固定;第七步:将支承钢柱(3)周边的临时支撑点(6)进行卸载;第八步:支承钢柱(3)通过内力重分布后自适应加载,保证支承钢柱(3)与抗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观根万敬新郭丁鑫周丽娜朱熔基许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