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451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水平橡胶隔震支座,还包括竖向隔震支座,所述竖向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板、多层厚肉橡胶支座、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位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方位置,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被夹持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所述水平橡胶隔震支座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板上。水平橡胶隔震支座与竖向隔震支座之间相互竖向串联,水平橡胶隔震支座实现水平方向隔震,竖向隔震支座实现竖向隔震,两者的隔振维度相互解耦叠加,实现三维隔震;另外,所采用的多层厚肉橡胶支座可提供较强的弹性支撑效果,隔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振支座,特别地,涉及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隔震支座由于要承担隔震目标对象较大的竖向重力,还要具有较小的水平刚度来实现水平方向上的隔震,加上材料及结构上的限制,致使传统隔震支座(如隔振橡胶支座、摩擦摆)的竖向刚度较大,不能实现竖向隔振。
[0003]另外,绝大部分建筑无竖向隔震需求,因为在地震时,仅震中附近的小部分区域需要竖向隔震,竖向隔震主要用于隔掉地震纵波,而震中以外的地区仅需要水平隔震,水平隔震主要用于隔掉地震横波,这也是传统水平隔震支座能大范围推广的原因。
[0004]近年来,方便快捷的地上、地下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轨道沿线及交通枢纽点周边的建筑极具商业开发价值。在低烈度设防区,列车在轨道上的运营产生的振动和噪音,会明显影响其沿线及交通枢纽点周边建筑的舒适度及商业价值。而传统的隔震支座不能隔离竖向振动及固体传播路径上的噪音,因此在满足设防烈度要求的水平隔震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加竖向隔震,最终实现三维隔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其能同时满足水平隔震以及竖向隔震要求,最终实现三维隔震。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包括水平橡胶隔震支座,还包括竖向隔震支座,所述竖向隔震支座包括上连接板、多层厚肉橡胶支座、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位于所述下连接板上方位置,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被夹持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所述水平橡胶隔震支座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板上。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平橡胶隔震支座与竖向隔震支座之间相互竖向串联,水平橡胶隔震支座实现水平方向隔震,竖向隔震支座实现竖向隔震,两者的隔振维度相互解耦叠加,实现三维隔震;另外,所采用的多层厚肉橡胶支座可提供较强的弹性支撑效果,隔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0008]优选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所述导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板,所述导向杆另一端贯穿于所述上连接板。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竖向隔震支座在导向杆的限位作用下,只能进行竖向运动,可实现更加稳定的竖向隔震作用;另外导向杆具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多层厚肉橡胶沿固定方向弹性变形,只提供竖向刚度;二是限制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的相关水平位移,抗剪切。
[0010]优选的,所述导向杆背离下连接板的杆端突出于所述上连接板并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竖向隔震支座三者通过导向杆、限位螺母相互配合连接的结构形式,拆装更加便捷;限位螺母使三维支座抗拉拔性能最佳。
[0012]优选的,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内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孔径大小大于所述导向杆的杆径大小。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层厚肉橡胶发生形变的过程中,导向孔的孔径设置,可减少多层厚肉橡胶与导向杆之间所产生的直接挤压力,多层厚肉橡胶的实际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提升。
[0014]优选的,所述水平橡胶隔震支座与所述上连接板之间连接有高强度抗剪螺栓。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高强度抗剪螺栓来将水平橡胶隔震支座与上连接板相连,不仅能使水平橡胶隔震支座与上连接板实现了可拆卸连接,而且高强度抗剪螺栓可大幅度提升水平橡胶隔震支座与上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6]优选的,还包括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所述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所述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用于对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产生减震阻尼作用。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为速度型阻尼器,叠加的阻尼比使竖向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达到最优。
[0018]优选的,所述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包括阻尼筒、储液筒,所述阻尼筒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板,所述储液筒安装于所述下连接板,所述阻尼筒设置于所述储液筒内,所述阻尼筒与所述储液筒之间留有间隔,所述间隔内填充有粘滞阻尼液。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竖向隔振过程中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产生竖向相对位移,导致阻尼筒与储液筒之间相对运动剪切阻尼液,提供阻尼力,进一步提升了三围隔震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储液筒包括外筒圈、内筒柱,所述内筒柱位于所述外筒圈中部位置,所述阻尼筒套设于所述内筒柱的外侧,所述阻尼筒与所述内筒柱之间形成有储液腔,所述粘滞阻尼液填充于所述储液腔内。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粘滞阻尼液不仅分布于内筒柱与阻尼筒内筒壁之间,而且也会分布于外筒圈与阻尼筒外筒壁之间,从而使阻尼筒所受到的阻尼效果更强,三围隔震效果更进一步。
[0022]优选的,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的数量为9个,9个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呈矩形阵列的排列形式;所述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呈矩形阵列的排列形式,4个所述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排列于9个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内。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9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多层厚肉橡胶支座与4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相互配合使用,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抗震阻尼效果更佳。
[0024]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实现水平隔震与竖直隔震的解耦分离,传力路径明晰,便于减隔震分析及设计,结构稳定可靠;(2)竖向隔震支座采用多层厚肉橡胶支座并联设计,使厚肉橡胶的挤出变形得以控制和充分释放,保持厚肉橡胶较长的使用寿命
(3)竖向隔震支座的厚肉橡胶本身具有一定阻尼,再并联叠加一个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使竖向隔震支座达到一个最优的竖向阻尼比,得到最优的减震效果;(4)厚肉橡胶支座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不同吨位的三维支座要求进行模块化组合设计,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5)竖向隔震支座通过导向杆限制竖向隔震支座的水平运动,并具有抗拉拔功能,保证支座工作的安全性;(6)采用厚肉橡胶支座并联的方式,相对于采用钢弹簧,空间利用率更高,竖向隔震支座的尺寸更小,成本更低,阻尼比也更接近最优值;(7)竖向隔震支座的竖向投影面积大于水平隔震橡胶支座,将竖向隔震支座串联在水平隔震橡胶支座下方,使整体的三维隔振支座,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的A

A剖面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于重点展示设置有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时的结构状态;图4为实施例一中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中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实施例二中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附图标记:1、水平橡胶隔震支座;2、竖向隔震支座;21、上连接板;22、多层厚肉橡胶支座;23、下连接板;3、导向杆;4、限位螺母;5、导向孔;6、高强度抗剪螺栓;7、半封闭式粘滞阻尼器;71、阻尼筒;72、储液筒;7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包括水平橡胶隔震支座(1),其特征是:还包括竖向隔震支座(2),所述竖向隔震支座(2)包括上连接板(21)、多层厚肉橡胶支座(22)、下连接板(23),所述上连接板(21)位于所述下连接板(23)上方位置,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22)被夹持于所述上连接板(21)与所述下连接板(23)之间,所述水平橡胶隔震支座(1)安装于所述上连接板(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其特征是:还包括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穿过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22),所述导向杆(3)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下连接板(23),所述导向杆(3)另一端贯穿于所述上连接板(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杆(3)背离下连接板(23)的杆端突出于所述上连接板(21)并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其特征是:所述多层厚肉橡胶支座(22)内设有导向孔(5),所述导向杆(3)穿过所述导向孔(5),所述导向孔(5)的孔径大小大于所述导向杆(3)的杆径大小。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支座,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橡胶隔震支座(1)与所述上连接板(21)之间连接有高强度抗剪螺栓(6)。6.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震振双控的三维隔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关卢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震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