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51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属于隔震支座技术领域,包括:顶板和底板,以及安装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橡胶支座,橡胶支座与底板之间设有缓冲间隙,缓冲间隙内设有多个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与橡胶支座相抵的第一套筒以及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滑动连接并形成制振腔,制振腔内安装有簧片,第一套筒内设有提离腔,提离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卡榫,限位卡榫与第一套筒顶壁之间安装有弹簧,限位卡榫设有限位室,底板上安装有延伸至限位室内滑动连接的第二螺栓,橡胶支座上安装有延伸至提离腔内与限位卡榫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簧片和弹簧进行竖向制振,通过弹簧进行提离缓冲,降低了对弹簧和簧片的刚度需求。片的刚度需求。片的刚度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隔震支座
,具体涉及一种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0002]2021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中规定,在高烈度设防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学校、医院等八类公共建筑,应当采用减隔震技术,橡胶隔震支座是目前世界上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隔震产品,是隔震系统中最重要的支撑和耗能元件。
[0003]三维隔震是实现建筑的震/振双控,制震指的是对抗水平方向的地震激励,而制振指的是对抗如轨道车辆经过建筑下方或侧近时向上传递的高频竖向激励带来的噪声和振动问题,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筑下方或侧近的轨道交通带来的高频激励会带来严重的噪声和振动问题,极大影响建筑的适用性和舒适性。
[0004]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产生较大的倾覆力矩,安装在建筑四周的隔震支座通常需要承受一定的拉力作用。然而由于现有隔震支座普遍缺乏抗拉能力,而振动时,隔震支座在竖向制振和抗拉时对弹性阻尼件的刚度需求不同,因此通过同一组弹性阻尼件难以实现竖向制振和抗拉的效果。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同一组弹性阻尼件难以实现竖向制振和抗拉效果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包括:顶板和底板,以及安装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橡胶支座,所述橡胶支座与底板之间设有缓冲间隙,所述缓冲间隙内以橡胶支座轴心周向设有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与橡胶支座相抵的第一套筒以及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限位滑动连接并在内部形成制振腔,所述制振腔内安装有簧片,所述第一套筒内设有提离腔,所述制振腔包围所述提离腔设置,所述提离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卡榫,所述限位卡榫与第一套筒顶壁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限位卡榫设有限位室,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延伸至限位室内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限位卡榫限位滑动连接,所述橡胶支座上安装有延伸至提离腔内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限位卡榫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螺栓延伸至限位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室底壁和顶壁之间均设有限位间隙。
[0010]进一步,所述橡胶支座靠近底板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弹性支座,所述弹性支座与所述限位槽顶壁抵接,所述限位槽的高度大于限位间隙的初始高度。
[0011]进一步,所述橡胶支座与底板之间设有用于安装缓冲组件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
包括底架,所述底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架上限位滑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底架与支撑架连接形成用于安装弹性支座的安装空间以及用于安装缓冲组件的缓冲间隙,所述支撑架与弹性支座限位滑动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底架上设有与缓冲组件同轴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连接为一体。
[0013]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以支撑板轴心周向设有多个滑槽,所述缓冲组件位于多个滑槽之间,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沿支撑板径向方向滑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内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滑块上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块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外壁铰接。
[0014]进一步,所述滑块与滑槽远离缓冲组件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套筒与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专利技术当发生振动导致橡胶支座下移时,缓冲组件竖向压缩,使簧片和弹簧压缩,第一套筒沿第二套筒向下滑动,以起到竖向制振的作用,当发生振动导致橡胶支座上移,橡胶支座脱离第一套筒顶壁,通过第一螺栓带动限位卡榫上移,此时簧片保证正常状态,弹簧压缩,以起到提离缓冲的作用,降低了对弹簧和簧片的刚度需求。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缓冲组件安装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性支座安装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板与缓冲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限位示意图。
[0024]附图中标记如下:顶板1、第一螺栓101、底板2、第二螺栓201、限位块202、限位间隙203、橡胶支座3、限位槽301、缓冲间隙4、缓冲组件5、第一套筒501、限位块5011、第二套筒502、限位滑槽5021、制振腔503、簧片504、提离腔505、限位卡榫506、限位室507、弹簧508、弹性支座6、安装架7、底架701、支撑架702、螺纹孔703、支撑板704、滑槽705、滑块706、弹性件707、连接杆708。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如图1,包括:顶板1和底板2,以及安装在顶板1和底板2之间的橡胶支座3,所述橡胶支座3与底板2之间设有缓冲间隙4,所述缓冲间隙4内以橡胶支座3轴心周向设有多个缓冲组件5,所述缓冲组件5包括与橡胶支座3抵接的第一套筒501以及与底板2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筒502,如图2,所述第二套筒502
与所述第一套筒501限位滑动连接以形成制振腔503,所述制振腔503内安装有簧片504,所述第一套筒501内设有提离腔505,所述制振腔503包围所述提离腔505设置,所述提离腔505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卡榫506,所述限位卡榫506与第一套筒501顶壁之间安装有弹簧508,所述限位卡榫506设有限位室507,所述底板2上安装有延伸至限位室507内的第二螺栓201,所述第二螺栓201与所述限位卡榫506限位滑动连接,所述橡胶支座3上安装有延伸至提离腔505内的第一螺栓101,所述第一螺栓101与所述限位卡榫506螺纹连接。
[0026]在本方案中,簧片504可以是碟簧,簧片504的顶端与制振腔503顶壁抵接,在初始状态,顶板1上由于有重物,使簧片504处于压缩状态,当发生振动导致橡胶支座3下移时,缓冲组件5竖向压缩,使簧片504进一步压缩,第一套筒501沿第二套筒502向下滑动,以起到竖向制振的作用,当发生振动导致橡胶支座3上移,在簧片504的弹性作用下,第一套筒501向上移动,橡胶支座3带动第一螺栓101和限位卡榫506与第一套筒501同步移动,直至簧片504恢复正常状态后,此时第一套筒501受到第二套筒502的限位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包括:顶板和底板,以及安装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座与底板之间设有缓冲间隙,所述缓冲间隙内以橡胶支座轴心周向设有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与橡胶支座相抵的第一套筒以及与底板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限位滑动连接并在内部形成制振腔,所述制振腔内安装有簧片,所述第一套筒内设有提离腔,所述制振腔包围所述提离腔设置,所述提离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卡榫,所述限位卡榫与第一套筒顶壁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限位卡榫设有限位室,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延伸至限位室内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限位卡榫限位滑动连接,所述橡胶支座上安装有延伸至提离腔内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限位卡榫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延伸至限位室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室底壁和顶壁之间均设有限位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提离三维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支座靠近底板侧设有限位槽,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弹性支座,所述弹性支座与所述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兢兢郑皓文赖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研善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