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及制导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440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及制导方法,该系统包括侦察导引平台和导弹;侦察导引平台为飞行平台,用于探测目标并降落在目标上或与目标伴飞,飞行平台上搭载导引信号源、图像探测器和通讯线缆组件;所述侦察导引平台通过通讯线缆组件与地面控制站进行有线通讯;所述图像探测器用于探测目标所在位置;所述导引信号源用于为导弹提供导引信号;导弹上搭载探测器和制导计算机,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导引信号,制导计算机根据导引信号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精准发现、精准打击隐匿目标。精准打击隐匿目标。精准打击隐匿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及制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武器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及制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战场中,隐匿目标指隐藏于掩体、建筑等障碍物后方或采用电磁干扰等电子防御措施以至于攻方难以探测或攻击的目标。
[0003]基于隐匿目标的特征,当攻方需要攻击隐匿目标时,会面临以下难点:(1)目标探测难:目标隐藏在掩体、建筑之间,直视观瞄装置难以发现目标,部分隐匿目标还具备电子干扰功能,干扰侦察无人机等设备,使目标难以被探测;(2)目标攻击难:目标与在攻击方向上的视线被建筑物阻挡,激光照射器、无线电雷达等常规目标指示器无法照射目标,采用此类制导体制的武器无法攻击目标;(3)信息传输难:目标与攻方之间的建筑物对无线通讯链路具有阻隔作用,侦察/攻击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的控制指令和信息回传难以实现。
[0004]综上,针对打击隐匿目标时面临的探测难、攻击难、信息传输难等问题,需要发展一种对隐匿目标具有精准发现、精准打击功能的武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及制导方法,能够精准发现、精准打击隐匿目标。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包括侦察导引平台和导弹;
[0008]所述侦察导引平台为飞行平台,用于探测目标并降落在目标上或与目标伴飞,飞行平台上搭载导引信号源、图像探测器和通讯线缆组件;所述侦察导引平台通过通讯线缆组件与地面控制站进行有线通讯;所述图像探测器用于探测目标所在位置;所述导引信号源用于为导弹提供导引信号;
[0009]导弹上搭载探测器和制导计算机,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导引信号,制导计算机根据导引信号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0010]进一步地,所述飞行平台采用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动力组件及控制舱;
[0011]所述机架为平板结构,四角各伸出一条板状机臂,每条机臂上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螺旋桨,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桨产生升力;所述机架上表面固定控制舱,控制舱与所述导引信号源固定连接;所述机架头部下方用于固定图像探测器,机架底部用于固定通讯线缆组件。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四旋翼无人机还包括隔音组件,隔音组件包括隔音圈和隔音圈安装壳,隔音圈安装于隔音圈安装壳内壁,且位于动力组件外围;隔音圈与隔音圈安装壳均为中空圆筒状,隔音圈安装于隔音圈安装壳内壁;隔音圈安装壳底部端面设有安装臂,通过安装臂将隔音圈安装壳固定于机臂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舱底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机架固连;控制舱前部为迎风面,迎风面后端面设有电气接口,用于与导引信号源上的电气接口连接;控制舱后部上端面设有两个导轨,用于与导引信号源上设置的导槽配合;同时,控制舱通过弹簧销实现与导引信号源的机械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引信号源采用激光模拟光源或激光照射器或红外信号源或无线电信号源或卫星信号源;导引信号源下端面设有两条导槽,且设有与弹簧销插入配合的孔洞。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图像探测器包括摄像机和云台,云台转动安装于控制舱头部,摄像机转动安装于云台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线缆组件包括通讯线缆、线缆舱及放线器;
[0017]线缆舱包括线缆舱座、线缆舱壳体及线缆舱盖,线缆舱壳体为一端半封闭一端开放的中空筒状结构,开放端由线缆舱盖封闭,半封闭端通过轴承与线缆舱座连接,线缆舱座通过螺钉与机架固连;半封闭端开孔处供通讯线缆伸出、穿过线缆舱座后与控制舱电联;所述线缆舱壳体内设有一圆柱体,通讯线缆缠绕在其上,并通过线缆舱壳体壁面上的通孔伸出进入放线器;所述线缆舱壳体外壁面与放线器铰接,铰接处设置在所述通孔处。
[0018]进一步地,所述放线器包括放线器壳体、弹簧、放线器盖及放线夹;
[0019]所述放线器壳体为一端开放的筒状结构,开放端内壁为螺纹面,通过螺纹与放线器盖连接,封闭端设有供通讯线缆进入的通孔;所述放线器盖为两端开放的筒状结构,一端端面设有环形凸台,用于与放线器壳体开放端卡合,放线器盖外筒壁面为螺纹面,用于与放线器壳体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放线器盖内壁开有一条导槽,导槽部分为导电材料;所述放线夹为圆柱体结构,置于放线器盖中,圆柱体沿轴向开设通孔,用于供通讯线缆通过;所述圆柱体外圆周设有滑块,与所述放线器盖的导槽配合构成闭合回路;所述圆柱体朝外的端面设有电磁铁材质的夹子;所述弹簧置于放线器壳体中,其一端与放线器壳体封闭端内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放线夹内侧端面固连。
[0020]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线缆组件包括通讯线缆及线缆舱,通讯线缆上涂非固化胶,通讯线缆缠绕在线缆舱内部的圆柱体上,并由线缆舱上端面和外周面伸出,分别与控制舱、地面控制站电连。
[0021]一种反隐匿目标制导方法,采用上述的武器系统,制导方法如下:
[0022]步骤一:攻方将选定的导引信号源安装到侦察导引平台上;
[0023]步骤二:攻方施放侦察导引平台,使其通过图像探测器侦察隐匿目标所在位置,并将图像信息通过通讯线缆组件传输给地面控制站;
[0024]步骤三:地面控制站根据回传的图像信息选取需要攻击的隐匿目标,并将目标图像通过通讯线缆组件传输给侦察导引平台;
[0025]步骤四:侦察导引平台在接收到需要攻击的目标图像信息后,飞向该目标,之后降落在目标上或与目标伴飞;
[0026]步骤五:侦察导引平台启动导引信号源,导引信号源发出导引信号;
[0027]步骤六:攻方发射导弹;
[0028]步骤七:导弹通过信号探测器探测导引信号源发射的导引信号,制导计算机根据导引信号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0029]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采用分布式武器系统,利用隐蔽性好、机动性强的侦察导引平台探测并指示目标,用攻击性强的导弹打击目标,提升了对隐匿目标的发现和打击能力;
[0031]其次,采用有线传输的信息传输方式,抗干扰性更强;由于线缆搭载于侦察导引平台上,即使线缆缠绕于障碍物上,侦察导引平台仍可继续飞行,对复杂作战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0032]2、采用自适应闭环控制通讯线缆施放速度的方案,保证线缆施放速度与侦察导引平台的飞行速度匹配,既避免了通讯线缆对飞行速度的阻碍,又避免了通讯线缆下垂造成的工作距离浪费.
[0033]3、在侦察导引平台电机周围加装隔音组件,提升了侦察导引平台工作时的隐蔽性,进而提升了其战场生存能力。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0036]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中侦察导引平台斜上视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中侦察导引平台斜下视结构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中侦察导引平台爆炸视图;
[0037]图4为动力组件爆炸视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侦察导引平台和导弹;所述侦察导引平台为飞行平台,用于探测目标并降落在目标上或与目标伴飞,飞行平台上搭载导引信号源、图像探测器和通讯线缆组件;所述侦察导引平台通过通讯线缆组件与地面控制站进行有线通讯;所述图像探测器用于探测目标所在位置;所述导引信号源用于为导弹提供导引信号;导弹上搭载探测器和制导计算机,探测器用于探测所述导引信号,制导计算机根据导引信号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平台采用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机架、动力组件及控制舱;所述机架为平板结构,四角各伸出一条板状机臂,每条机臂上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和螺旋桨,电机用于驱动螺旋桨产生升力;所述机架上表面固定控制舱,控制舱与所述导引信号源固定连接;所述机架头部下方用于固定图像探测器,机架底部用于固定通讯线缆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旋翼无人机还包括隔音组件,隔音组件包括隔音圈和隔音圈安装壳,隔音圈安装于隔音圈安装壳内壁,且位于动力组件外围;隔音圈与隔音圈安装壳均为中空圆筒状,隔音圈安装于隔音圈安装壳内壁;隔音圈安装壳底部端面设有安装臂,通过安装臂将隔音圈安装壳固定于机臂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舱底部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机架固连;控制舱前部为迎风面,迎风面后端面设有电气接口,用于与导引信号源上的电气接口连接;控制舱后部上端面设有两个导轨,用于与导引信号源上设置的导槽配合;同时,控制舱通过弹簧销实现与导引信号源的机械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信号源采用激光模拟光源或激光照射器或红外信号源或无线电信号源或卫星信号源;导引信号源下端面设有两条导槽,且设有与弹簧销插入配合的孔洞。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探测器包括摄像机和云台,云台转动安装于控制舱头部,摄像机转动安装于云台上。7.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反隐匿目标智能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线缆组件包括通讯线缆、线缆舱及放线器;线缆舱包括线缆舱座、线缆舱壳体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剑桥蒋军吴小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星箭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